浅析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2016-04-11 21:21张祎
视听 2016年3期
关键词:存储数字技术制作

□张祎



浅析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张祎

摘要:随着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社会视听媒体的普及使用,数字技术以其高速传输、易于存储、强大的编辑功能被广泛应用到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许多影视作品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后期制作,将艺术创意和表现推陈出新,突破观众固有的思维想象,取得了更好的艺术传播效果。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视后期;制作;存储;特效

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促使数字技术得到飞速发展。随着社会视听媒体的普及使用,数字技术以其高速传输、易于存储、强大的编辑功能被广泛应用到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为影视制作带来了更多的艺术表现空间,逐步成为了影视后期制作的主流技术。

一、数字技术对影视后期制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使用,人们的生活进入到“视听时代”,影视艺术也成为现代社会最为普遍存在的艺术形式。数字技术引入到影视制作过程,不仅有效提升了影视制作的工作效率,数字技术的多维度编辑性能也让后期制作人员在有限的影视原材料上做出更多的艺术操作,继而使得影视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为影视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艺术空间。数字技术对影视后期制作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往往采用较为生硬的线性编辑来对影视素材进行相应的修饰,其修饰效果并不能够完全达到编创人员的艺术追求,因此,许多影视制作往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达成艺术感。而利用数字技术,采用非线性的编辑系统对影视素材进行处理、编辑以及合成,能够更加简单地处理影视素材,并且具有更高的艺术完成度。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制作完成很多传统影视制作做不到的镜头。

二、影视后期制作中常用的几种数字技术

(一)数字化处理技术

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地对影视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数字化的非线性编辑能够通过对一些影视基础元素进行自行组合,产生新的影视画面,增加了影视创作空间。一般来说,影视基础元素通常来自于实地拍摄,后期制作往往需要利用专门的数字设备将这些源元素转化为数字素材,才能够进一步被使用在影视艺术的后期制作中。

视频是一种动态的影视素材,影视创作往往也是通过进行实地的影视拍摄,并经过存储以及后期剪辑后呈现为影视艺术作品。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对视频的处理技术相对有限,引入视频的数字化处理技术,为影视视频素材的二次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视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一般需要涉及到视频信号的扫描、取样、量化和编码相关过程。扫描是视频数字化转换的必要过程,扫描的主要对象为图像,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扫描,由于扫描过程是连续的,因此逐行扫描得到的图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扫描后产生的电信号会进行取样操作,把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变成时间轴上不连续的离散信号,这样模拟信号就可以被看做一个连续的函数图像,根据空间坐标对每个像素进行离散排列。量化过程则是对每一个离散点进行数字化处理,采用有限数量的量化电平来代替无数个取样电平,使原来幅度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变成了一系列离散的量化电平值,进一步展现信号幅值被数字化的示意。

(二)数字化剪辑、调色以及合成技术

在影视制作的后期作品中,往往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对画面的色彩与光影进行调整,以进一步突显画面美感,达成艺术追求,营造出能够打动观众的影视画面。数字调色工作一般通过调色软件,以插件形式或者是独立的可执行程序进行操作。插件形式通常还需要与之配套的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配套使用才能完成对影视素材的剪辑和调色,而独立的程序则相对独立性较高,调色操作更加简便。

如果利用插件软件配合非线性编辑软件对影视素材调色,一般性的流程为:粗剪——调色——特技——字幕——声音——输出。而如果利用独立的数字调色软件进行数字化调色,调色流程往往与粗剪同时发生。这是因为许多调色软件中粗剪与调色能够在一个程序中同时完成。但无论是何种数字调色,都必须要在调色后同时对字幕、声音以及特技进行编辑之后,才能够转出为输出的格式。

影视合成是基于数字化剪辑技术的深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混合处理影视素材的方式。它的手法包含多种,例如数字复制、抠像以及镜头记录等。影视合成是许多大型数字化特效的基础。数字复制技术往往应用在许多大型的镜头中。例如一些战争场面,往往无法调用数以万计的演员进行实地拍摄,为了进一步突显镜头的庞大感,往往会运用数字复制技术来对演员素材进行复制,制作出一个恢弘的镜头,营造出真实感。抠像技术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影视素材合成技术,它主要应用于对背景的更换、影视素材的叠加或者删除等方面。例如一些较为复杂的背景难以通过实际拍摄获取,往往会利用特效进行代替,此时则需要将原有摄影素材中的人像从画面中抠出去,使背景透出来。

(三)数字化存储技术

传统的影视素材的存储形式为胶片、磁带,这些存储方式往往需要较大的实际存储空间,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不可预期的变化,或者是由于人为原因出现损坏,使得许多影视素材难以得到长久安全的保存。而计算机数字化的存储技术具有更可靠的稳定性,能够对影视素材进行压缩,并且存储至硬盘、光盘以及云中,不仅仅大大提升了影视素材的存储量,同时还节省了实际存储空间。特别是云存储推出以来,其借助虚拟空间进行存储,极大提升了存储效率。

数字化存储中主要应用到的数字技术包含有视频压缩技术、数字存储技术、云存储技术。视频压缩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日益成熟,其压缩过程中产生的视频信号损失也越来越少。目前,比较常用的压缩方式为M-JPEG和MPEG两种形式。相对而言,MPEG压缩格式的兼容性更好,能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视频画面,并且所造成的视频信号损失更少。当前形势下,云技术异军突起,成为互联网数字存储中的有力竞争者。云存储也成为现阶段一种脱离了实物的存储形式,相比于计算机硬盘存储,云存储的存储效率更高,数据传输速度更快,但相对而言的安全性有所降低。

三、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形式

数字技术可以综合运用实景拍摄、三维影像、特效表现、画面合成等各种技术手段和特技效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无限制地发挥创作思维,实现高难度的编辑功能和多层特技等复杂的编辑工作。其主要的应用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动画制作。现代影视剧类目愈加丰富,动画片也逐渐成为一种影视艺术呈现方式。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丰富人物造型,例如三维技术能够设计和创造出更加立体的动画人物形象,并通过赋予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供创作者进行影视创作。数字技术的产生,改变了以往动画的制作方式,不用摄像设备同样能获得逼真的画面,带领虚拟影像进入充满魅力的数字时代。与此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往往还能够在一些传统的影视剧中创造出新奇的元素,例如华语电影《捉妖记》中的胡巴、《花千骨》中的糖宝动画形象,都为剧集本身增添了额外的吸引力。

其二是数字特效。在影视作品的拍摄中,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特效,或者由于经济、拍摄技术上的限制,经常选择用特技合成方式解决这一类场景的制作难题,如部分实景与后期三维技术合成等技术在场景搭建中也经常出现。

四、结语

数字技术的参与使影视后期制作在技术层面得到了新的提升,在实现传统剪辑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影视工业的生产效率,也为影视创作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与此同时,基于数字技术所衍生出来的影视艺术的创新形式,也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相信数字技术将为影视艺术带来更为广阔的服务空间。

参考文献:

1.芥末.影视后期制作科技继续加速[J].中国传媒科技,2008(06): 20-21.

2.梁国伟.电影剪辑技术与电影的时空构造[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5):7-16.

3.李兴亮.关于数字技术与影视创作观念的冷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0(05):141-143.

4.周新霞.电影剪辑工艺的新发展:谈“非线性剪辑系统”在电影中的作用[J].影视技术,2000(4):21-24.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猜你喜欢
存储数字技术制作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的存储探究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云计算与虚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