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高温下战斗在3号线上的“汗”子们

2016-04-12 00:05立夏
上海工运 2016年8期
关键词:群团号线高温

◎立夏

致敬高温下战斗在3号线上的“汗”子们

◎立夏

“39.1℃高温下,昨天我们离烤肉只差一撮孜然,今天继续!”、“致敬!42.5℃高温下战斗在3号线上的‘汗’子们”、“温度高高高,清凉送送送”……眼下酷暑连连,魔都“烧烤”模式不停歇。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职工,看到这些文章的标题,心中平添了几分“清凉”:这“清凉”来自文章所唤起的职业使命感,同时也从中看到了公司党政工对一线职工战高温工作的肯定与关爱。

这些文章由“关爱运三”传递,它是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工会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不仅成为推进工会工作的重要抓手,更广受公司职工青睐。

工会主席当“小编”。每个工作日,公司的职工们都会准时收到“关爱运三”的推送消息,及时了解前一天公司管理层发了啥文件,听听其他线路的同事有啥新鲜事,再看看昨天活动的精彩照片。或许,一个不小心还从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那也不是不可能。职工小陈向记者表示,每天早上不开微信刷一下“关爱运三”,都觉得好像一天有什么事没做一样,“爱死‘关爱运三’的小编啦!”

小编是谁?或许许多职工都不知道,小编正是公司工会主席陈匡。每天早上7点多,陈匡一到单位,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编辑前一天的消息,再给大家第一时间发出来。

陈匡告诉记者,“关爱运三”这一微信号,早在2014年年底自己刚调到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就开始了,“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已成为职工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我们公司的职工多85后、90后,做工会工作更应占领这块‘高地’。”

智囊团支持“关爱运三”。目前,“关爱运三”共有粉丝3000多名。可以说,公司几乎所有的职工都关注它。打开“关爱运三”,翻阅历史消息,其内容包括公司重点工作项目、工作计划、活动安排等,同时还能查询一系列公司规章制度、工会服务、职工办事指南。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信息量,如何搜集是个难题。“这个不用担心,我背后还有智囊团呢。”陈匡说道。

原来,陈匡并非“单枪匹马在作战”。在工会新媒体建设上,他们成立了公司工会新媒体管理维护工作小组、分工会信息支撑团队、工会志愿者队伍的三级新媒体信息员网络。“另外,‘关爱运三’还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矩阵。它由公司工会‘关爱运三’微信公众号、三号线分工会‘阳光三号线’微信公众号、四号线分工会‘幸福环线’微信公众号、七号线‘彩虹之橙’微信公众号组成。”

搭起工会与职工的“连心桥”。有个车站的列车司机出乘室,以前,由于种种原因会有漏水现象,那里的列车司机便以照片形式反映给了“关爱运三”的“小编”。在某次总经理办公会议上,工会主席陈匡向行政反映了这一情况。总经理知道后高度重视,不多久问题便得到了解决。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陈匡说,如此一来二去,“关爱运三”似乎又成了一个自己可以与职工直接沟通的窗口。

引领职工正能量的“洪流”。去年,公司行政查职工假病假期间,职工中有小部分因为不理解而有议论。这时候,“关爱运三”马上发出了请病假要诚信的文章,正面引导。“这篇文章阅读量上万。通过文章,一些原来对查假病假有抵触情绪的职工开始理解这件事情,促进了公司顺利推进这项工作。”陈匡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工会新媒体的建设,也正是顺应了群团改革的目的。

猜你喜欢
群团号线高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温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高温来袭,警惕寒湿作祟
《共产党宣言》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团工作
贯彻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我们有探索
关于构建大群团服务平台实现精准服务的思考
略论中国梦视野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