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创新管理手段

2016-04-12 00:05谢向岩
上海工运 2016年8期
关键词:劳模精神工作

谢向岩

弘扬劳模精神创新管理手段

谢向岩

本文以中海工业有限公司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例,浅谈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现实意义、特征和实质,以及工会如何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建设,光大传承劳模精神。

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精神工会

创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突破和载体。实践证明,在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运用和发挥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有效集约资源,在传承劳模精神、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培养科技人才、促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等方面将会起到独特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正确认识劳模创新工作的现实意义

1、劳模创新工作是促进企业进步的有效平台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之所以深受企业管理层重视欢迎,是因为成功的劳模创新活动是企业技术攻关的“实验室”,是培养青年技术人才的“摇篮”,是新工艺诞生的“孵化器”,是企业长期积累而获得的一笔特殊宝贵财富。具有鲜明的行业和劳模个性化色彩,是新时期工会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结合部的亮点,是实实在在的劳模精神发源地。

2、劳模创新工作扎根在实干的沃土

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不替代企业的技术工艺和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的面上工作,而是在劳模原有工作的部门和岗位基础上,发挥劳模在某一领域的管理或技术专长,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渊源。

3、劳模创新工作是企业优秀文化的分支

创新文化建设是当今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课题。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是创新文化建设的主角之一。劳模创新是发扬“大国重器”工匠精神的前沿阵地。劳模创新工作也是对企业科创事业的极大补充,已经成为企业优秀文化的重要分支。

二、劳模精神的特征和实质

1、劳模精神是优秀劳动者艰苦实践的总结

实践证明,在企业生产一线中诞生一名市级以上劳模,尤其是全国劳模殊为不易。每一名劳模的问世,都离不开企业各级组织的精心培养,都离不开劳模个人非凡的努力,离不开优异工作业绩的积累。劳模是产业工人队伍中的精英和“旗帜”,是我国工人阶级最优秀的代表,是各行业、各企业稀缺的“明星”。

2、劳模精神是优秀劳动者成功实践的反映

劳模精神是创新理论探索和成功实践的升华。在新时期,劳模不仅仅是一种光荣称号,他还意味着诸多的内涵:第一,在精神层面上,劳模一定是本职岗位的劳动英雄,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楷模;第二,在心理层面,劳模一定是刻苦学习、善于钻研的先锋;第三,在技术层面,劳模一定是勤恳奉献、技能过人的专家;第四,在业绩层面,劳模也一定是果实累累、芳香馥郁的收获者,为企业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劳模精神是优秀劳动者创新实践的结晶

劳模是企业优秀文化的开创者和传承人,劳模是企业创新实践的领路人和先行者。劳模创新实践贯穿并依托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或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或善于组织管理团队克难攻坚,或善于针对性地解决具体技术工艺问题,是“老黄牛”+“探索者”+“成功者”的复合集成。他们在思想品德、职业操守、专业技能、工作业绩、创新精神等各方面表现突出,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综上所述,劳模精神的实质是:善于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创新超越,艰苦拼搏,无私奉献。

三、重塑和再造劳模创新工作室

现实工作中,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也面临着劳模在岗和劳模退休两种情形。

对于在岗劳模,按照市总工会部署,结合企业实际,逐步深化创建实践活动,推进工作成效。2013年11月,中海工业长兴船厂“夏学禹修船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第二批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该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从事修造船生产的单船管理、技术革新、技术攻关、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和青年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工作。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夏学禹带领22名管理和技术骨干组成,团队有研究生1名,本科生13名,大专生7名,技校生1名。

几年来,“夏学禹修船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先后确立了船舶修造总主管管理能力和技术业务能力提升、船舶修造工艺的创新和完善、工艺员精细化管理及业务能力的提升、生产设计软件的运用、线型建立、三维建模、合理套料等生产现场技术革新、工装件的设计及运用。以老带新,逐步培养现场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等创新工作课题,通过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落实人员、资金和攻关项目,在企业管理提升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是在科技创新自主建造方面,承担了“巴士500客”黄浦江观景船建造中的技术工艺创新工作。实践证明,劳模工作室团队对该船所制定的施工工序及各个项目施工工艺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对建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工程质量的保证以及船体变形量的控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在系列化生产,知识产权掌握和降本增效方面的典型项目主要是球鼻艏改造工程。2014年~2015年上半年,长兴船厂完成了36艘集装箱船舶球鼻艏的改造项目,工作室组织研发中心人员制定的施工工艺、生产设计、吊运方案满足了球鼻艏改造项目的需要,并形成了自己独立完整的一套施工设计方案,已实现球鼻艏改造工程系列化生产,得到了船东、船级社的认可。工作室团队对工艺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在建造质量、精度、船期、材料利用率等方面不断改进,36艘集装箱船舶球鼻艏的改造项目,累计达到产值近1个亿。

三是承担了油轮改半潜船“振华7”轮改造工程的技术支持工作。从制定拆旧工艺方案到改装施工,工作室团队迎难而上,完成整个项目生产设计图纸,在半潜船改造自主工艺和施工设计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标志着中海长兴修船基地在海工配套半潜船改造项目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了进军海工项目市场的能力。

四是探索轴系负荷试验,运用软件编程,实现中间轴承顶举测负荷法。该技术得到了各船级社和船公司的认可,每次可节省约20000元外协费用,公司平均每年得到60万利润。

五是在节能环保方面,对公司“中海普陀山”船坞的海底阀应急开关系统进行改造。经改造完成后,船坞在失电、不开启坞内发电机的情况下,可确保海底阀开启和关闭,满足船坞进出坞时的安全操作。这既保证了进出坞安全生产,又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对于退休劳模,作为企业领导和党群组织,亦可联系实际,加强设计引导和推进,建议重点抓好几个环节:

一是重塑灵魂。实施构架再造,流程再造。对劳模退休后的创新工作室建设重新规划,延续原有行之有效的制度做法,并深化改进,优化工作流程。二是择优选好接班人,搭设创新团队。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选好传人最重要。可以从原有的师徒带教中选,可以在原有团队中选择几个人担纲,也可以组织重新选拔。但需要强调的是,劳模接班人要有一定的能力基础,是业务尖子,能人,还要有热情,愿意担当领头羊。三是组织的关怀和支持。一般情况是,劳模传承人并非劳模,他也许小有名气,也许默默无闻,与退休劳模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挑起创新工作室重担也许压力较大,也许信心不足,但这都不是问题,企业的领导和党群组织应该给予传承人以坚强的后盾,提供足够的人、财、物支持。四是强化团队建设。保持和优化原有创新工作团队,适时增添新鲜血液。五是做好选题。项目要量力而行,活动要精准发力。要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小微选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管理能力,攻克技术难关,培养青年人才。发挥劳模工作室的“杠杆”作用,撬动技术攻关,拉动团队建设。六是做好机制配套。工会组织要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机制上,即目标、课题、制度、场地、资金、考核与激励、对外交流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以满足劳模工作室持续正常运转的需要。七是借助退休劳模发挥余热。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请退休劳模担当顾问,定期给予工作指导。

要解决劳模退休后劳模创新工作室“人走茶凉”、“青黄不接”、“后继泛人”等现象,持续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独特作用,就要在“接力”上下工夫,虽然“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但原有的工作室物质基础尚在,管理制度尚在,原来参与活动的人员尚在,企业党群组织要办好劳模工作室的强烈愿望尚在,只要企业领导重视,加强顶层设计,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劳模创新工作室必将焕发青春,再创辉煌。

(作者单位/中海工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劳模精神工作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