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4-12 05:58杨继岭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性肝炎胆红素酒精

杨继岭

磐石市医院肝胆感染内科 吉林省磐石市 132300

7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继岭

磐石市医院肝胆感染内科 吉林省磐石市 132300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3年5月到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中抽取140例作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组,治疗组(n=140)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酒肝消方治疗,对照组(n=70)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2组用药疗效和总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4%,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且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推广意义。

酒精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总胆红素

本研究为明确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将14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西药治疗,现报道2组用药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14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均为医院自2013年5月到2015年1月收治,已经病史询问、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检查等明确诊断为酒精性肝炎,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中毒性肝损伤、肝病毒感染患者,本组患者均神志清醒,并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随机将上述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均7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为34~70岁,平均年龄为(41.6±2.2)岁;病程是2~7年,平均病程是(4.5±0.7)年;对照组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41.7±2.0)岁;病程是3~7年,平均病程是(4.6±0.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生产厂家: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28mg*24s;生产批号:20120926】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同时口服美他多辛(生产单位: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8s;生产批号:131205),每次2粒,每日2次;治疗组则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酒肝消方,其药物组成如下:茵陈30g,葛根、姜半夏、虎杖各12g,丹参、山楂各15g,汉防己、郁金、猪苓、茯苓、炒白术和栀子各10g。每日一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体征、临床症状以及血脂水平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

(2)检测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1]

(1)治愈:患者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均彻底消失,血脂水平恢复正常;(2)显效:患者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脂水平显著改善;(3)有效:患者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脂水平好转;(4)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对比则以X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其对比则接受t检验;P<0.05表示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70例患者中,治愈4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其治疗总有效率是97.14%;对照组70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30例,无效15例,其治疗总有效率是78.57%;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4.07,P=0.044)。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变化

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的总胆红素是(58.74±2.39)μmol/L、(58.68±2.62)μmol/L,其对比有统计学差异(t=0.268,P=0.814);治疗后,治疗组总胆红素是(15.57±4.15)μmol/L,远低于对照组的(32.66±7.95)μmol/L,其对比有统计学差异(t=9.644,P=0.000)。

3 讨论

酒精性肝炎是一种因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其致病机制极为复杂。当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基础是长期大量饮酒,乙醇以及乙醇衍生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可间接或者直接诱导炎症反应,而在炎性介质、肠源性内毒素、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下引发肝脏发炎、纤维化、坏死,导致患者预后不良[2]。当前,临床上对于酒精性肝炎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美他多辛等均为本病患者常用西药,具有解毒功能,但效果一般,联合中药治疗成为本病临床治疗的研究方向之一[3]。

酒肝消方中的茵陈有清利湿热、退黄疸作用;栀子可清泄患者三焦湿热;猪苓、茯苓、炒白术和汉防己等则具有利湿、健脾、化浊作用;郁金可疏肝解郁,半夏则能化痰散结,虎杖、丹参等有活血凉血、化瘀通络之功效;山楂可消食化积,而葛根能够分解酒毒,诸药合用则共奏行气化痰、健脾养肝、通络活血、清热利湿之功。根据本组研究结果得知,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较低,可见在常规西药基础上使用酒肝消方,可有效解除酒精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改善其肝脏生化治疗,值得借鉴。

[1]张成贵.活血清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6,31(03):378-379.

[2]杜洋,于长城,杨进.慢性酒精性肝炎患者肝炎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46-48.

[3]董安民.80例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8-19.

猜你喜欢
性肝炎胆红素酒精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75%医用酒精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跟踪导练(一)(2)
酒精除臭
酒精脾气等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