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2016-04-12 05:58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肠梗阻腹部病情

韩 丹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1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韩 丹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保守治疗治愈率,并用我院的自制问卷调查其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组采用保守治疗的治愈率为94.9%,比对照组(74.0%)高,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病情,提高其保守治疗治愈率与护理满意度。

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护理措施;保守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目前大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二次开腹手术会使患者的痛苦与创伤增加,并且很可能术后再次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相关报道显示,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病情好转,改善保守治疗效果,避免行二次手术[1]。笔者探讨了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包括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7~72岁,平均(55.8±1.9)岁;手术类型:胃大部切除术21 例,胆囊切除术18 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2 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6例,阑尾切除术11 例,其他腹部手术12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在两组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共包括以下措施。

(1)病情观察。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呼吸、血压等,频率为30 min/次,治疗期间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肛门排气变化、呕吐、腹胀、腹痛等现象,要及时判断其是否符合手术指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确保腹腔胃肠减压管与腹腔引流管通常,认真观察引流量与引流液颜色,一旦颜色加深且量持续增多,警惕可发生肠瘘与腹腔内出血,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做好手术准备[2]。

(2)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会产生烦躁、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不信任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更有甚者拒绝配合。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与家属沟通交流,解释出现肠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强调可能的后果与及时治疗、护理的重要性,介绍成功病例,使其心理压力减轻,提高治疗依从性。

(3)饮食与营养护理。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后,要求患者禁食,并实施胃肠减压处理,结合其检验结果与皮肤弹性对水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判断,遵循医嘱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待患者病情缓解、腹胀腹痛好转且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将胃管拔出的当天要求患者每隔4小时要饮水20 ml。第二天可以喝半碗米汤,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如果一切正常可进食流食与半流食,之后过渡至普食。

(4)体位护理。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嘱咐家属定时帮助患者拍背咳痰,避免发生肺部感染,指导患者练习翻身运动。护理人员每日要按摩患者腹部,或者用红外线理疗器进行肠热敷治疗,待病情好转后鼓励其下床活动。

(5)并发症预防与护理。腹腔感染与肠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频率为30分钟/次,注意对患者的腹壁切口变化进行观察,如果其持续高热或腹痛,切口流出粪臭液体或出现红肿,提示可能发生腹腔感染与肠瘘,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的治愈率,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用t检验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用X2检验计数数据的组间比较。如果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干预组采用保守治疗的治愈率为94.9%(47/50),高于对照组的74.0%(37/5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患者由于病情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而采用手术治疗。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为(95.6±4.2)分,高于对照组的(80.3±5.3)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许多原因都会导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比如未采取适合的营养与饮食护理措施;术后未有效开展护理工作或胃肠减压效果不理想;手术创伤引发腹腔组织粘连与炎症反应;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引起了机体应激反应,抑制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肠蠕动减慢,引发梗阻。护理人员要根据引发肠梗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通过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使其神经系统紊乱得到调节,促进肠蠕动速度加快,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认真观察患者病情,给予胃肠减压处理,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预防与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率。护理人员在实施体位护理时要督促患者多翻身,鼓励其下床活动,加快胃肠蠕动,缩短康复时间。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安排山石,禁食辛辣、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改善保守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经过护理,干预组采用保守治疗的治愈率为94.9%,比对照组(74.0%)高,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病情,提高其保守治疗治愈率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1]梁妍静,于君红.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1):203-204.

[2]张小英.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441+4444.

猜你喜欢
肠梗阻腹部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