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2016-04-12 05:58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椎间盘脑脊液硬膜外

傅 蓉

太原科技大学卫生所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傅 蓉

太原科技大学卫生所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下肢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以男性为多见,多发生部位L4/5、L5/ S1。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在基层医院普及。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康复与护理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腰间盘突出;骨科;护理

l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14~71岁,平均41±岁。;L4/5椎间盘突出18例,L5/S1突出30例,L4/5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者2例。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均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后正中切口椎间盘摘除术,其中开窗减压29例,半椎板切除16例,全椎板切除5例,术后均置负压引流管,卧硬板床。

2 护理要求

2.1 搬运和翻身要求

术后正确的搬运是保证手术效果和防止发生意外的重要环节,搬运绝不能让病人家属单独完成,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由3~4人协作完成,要求动作协调一致,避免发生腰部扭转而加重创伤、或引起负压引流管滑出,尤其是全椎扳切除,易引起脊柱异常活动而导致神经损伤。术后平卧6h,有利压迫止血,6h后开始翻身,翻身时避免腰部扭转一般4h1次,以防产生褥疮。

2.2 脑脊液漏的观察

硬脊膜撕裂引起术后脑脊液漏是常见手术并发症之一。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术后有时出现后头部波动性疼痛,坐位及臀部抬高时加重.女性多见,高龄者较少出现。脑脊液漏引起术后头痛的机制为:脑脊液减少,颅内压降低,使脑血管机械性扩张.刺激位于血管壁中的痛敏感组织而产生头痛。此外,脑脊液容量的过度减少,使其对大脑组织的支撑垫作用减弱,当患者处于头高位时,重力作用使大脑产生一种向下的牵引力.也刺激脑膜上的痛敏感组织而产生头痛。对于有脑脊液漏的患者要头低脚高位平卧,避免坐起,视引流情况尽早拔除引流管。应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并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脊柱手术的术后感染率大约为1%以下,如果术后5~6d体温在38~40℃以上,应慎重对待,观察是否出现切口感染或化脓性脊膜炎。化脓性脊膜炎患者大多有头痛、颈部僵硬、轻度意识模糊等症状,及时检查切口和穿刺脑脊液检查。

2.3 下肢神经功能观察

术后应初步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因大多数患者由于麻醉作用还不能主动做足、趾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可检查膝腱、跟腱反射及巴氏征,如腱反射和病理反射存在,说明无脊髓伤。术后72h严密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深浅反射及括约肌功能恢复,双下肢远侧肌群,如胫前肌、伸踇长肌、屈趾肌群活动情况。

2.4 伤口引流管的观察

术后24h内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及时检查引流液的质、色和量,拔除引流管后要仔细观察伤口敷料.如发现引流液的量明显增多,颜色呈淡黄,可确诊脑脊液漏。同时可向主治医生、麻醉医师询问术中失血情况.必要时检查末梢血来确定是否需要补液和输血。

2.5 一般护理

病人应卧硬板床,床铺要干燥、平整、舒适。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定时翻身。翻身时由2名护士操作。使患者胸、腰、臀一起翻转以保持脊柱稳定状态,避免旋转,每2h翻身1次,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以保持腰部的筋膜、韧带、肌肉的良好愈合.避免损伤软组织。

2.6 心理护理

如果出现术后并发症后,患者精神高度紧张,顾虑伤口不能愈台,手术疗效差或遗留后遗症。术前应向患者讲解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大概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患者一个心理准备,术后要针对出现的不良并发症耐心地向患者解释。

2.7 疼痛的护理

因疼痛是精神忧虑而不能入睡者,随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以解除痛苦,保持睡眠充足,使病人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镇痛药物大多采用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及硬膜外腔给药,肌内注射被经常使用,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有疼痛感,药物吸收不完全,大约需要30分起效,静脉滴注,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但易引起并发症;留置硬膜外管实施硬膜外腔给药近来被广泛应用,其优点为镇痛作用强,不影响交感神经和运动神经,具有长时间镇痛效果,但是需要监测血压和注意呼吸抑制。

2.8 大小便的护理

保持二便通畅、减少腹压是减少切口出血、促进切口愈合的重要一环。术后当日应留置尿管。术前即应训练床上使用便器,以免术后平卧的体位的不习惯而影响大小便排泄。解除患者怕弄脏床单的顾虑,注意排便时床铺的保护.防止污染。一旦发生污染应安慰病人并及时更换干净的被服,不可埋怨,以免增加病人的思想负担。可让病人听流水声,轻柔大腿内侧,按摩或是热敷腹部.以刺激排便反射。无效可给予导尿术。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是骨伤科常见手术.术后护理质量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通过临床观察体会到,护理人员不仅要懂得手术常规护理,而且要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特殊护理,熟练地掌握有关理论知识,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分析和判断能力,针对手术的不同方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后按摩和康复治疗对防止术后疤痕粘连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是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一环,临床应用按摩和康复治疗能使病人早日和高质量地康复,值得重视。

[1]苏伟平.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骨伤,2001,14(09):57l-572.

[2]刘显风,许金梅.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要点[J].护理与心理杂志,1997,8(02):117-118.

猜你喜欢
椎间盘脑脊液硬膜外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
脑脊液流式细胞术在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