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卫生院门诊输液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探讨

2016-04-12 05:58王宇军赵立标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卫生院输液部队

潘 新 王宇军 赵立标

1中国人民解放军95926部队卫生队 吉林省长春市 130103

2中国人民解放军95926部队司令部 吉林省长春市 130103

部队卫生院门诊输液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探讨

潘 新1王宇军1赵立标2

1中国人民解放军95926部队卫生队 吉林省长春市 130103

2中国人民解放军95926部队司令部 吉林省长春市 130103

目的:探讨部队卫生院门诊输液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方法:选取部队卫生院门诊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接收的需进行输液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普通的输液管理,研究组则给予合理化的护理标识输液管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输液风险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72.0%,研究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15.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部队卫生院门诊的输液管理而言,合理应用护理标识,意义较大,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可减少输液中的风险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部队卫生院门诊;输液管理;护理标识

部队卫生院门诊属于较为复杂、多样化的门诊。现阶段随着部队制度的改革,部队卫生院门诊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部队卫生院门诊输液中给予科学的管理意义重大。护理标识是采用文字、图案等制定的科学性、针对性的标识,可以对医生、护士、家属以及患者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更好的避免因生理、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等因素造成的风险事件[1]。进行规范性的护理标识有助于部队卫生院门诊的输液管理,达到提高门诊整体质量目的。根据此种情况,我部队门诊部做了具体研究,选取了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接收的需进行输液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以下为研究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部队卫生院门诊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接收的需进行输液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研究组中男95例,女5例,年龄为18-46岁,平均年龄为(29.6±2.3)岁,对照组中男96例,女4例,年龄为18-45岁,平均年龄为(28.6±2.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输液管理,如配药管理、叮嘱患者正常输液、常规的输液护理等。

(2)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标识的合理应用,具体如下:①腕部标识:对于心血管疾病采用红色腕带进行标识,呼吸系统疾病采用蓝色腕带标识,消化系统疾病采用橙色腕带标识。在患者确定病情起,护理人员应在腕带上详细记录患者资料、常用药物以及注意事项,护理人员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分类,做到对号入座。做好详细记录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腕带标识的锁扣,这样既有助于护理人员分类观察患者,又可以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出院后,责任护士解除腕带。②药物使用标识:护理人员应将药物的配比、搭配禁忌药以及药物注意事项书写在红色纸张上,并贴在药物区域明显位置,以方便护士查询,避免错误出现。容易混淆的药物应该标识出来,如根据不同颜色的标签标注,并标注应使用的剂量等[2]。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输液风险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100-80分;满意:79-60分;不满意:低于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输液风险主要有:配药错误、条换座位、调节滴速以及惊呼护士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96例),对照组为72.0%(72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风险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发生的风险为:配药错误1例、调换座位1例、调节滴速1例,发生率为3.0%(3例);对照组发生的风险为:配药错误3例、调换座位2例、调节滴速4例、急呼护士6例,风险发生率为15.0%(15例),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部队卫生院门诊为了适应军队编制,进行了制度改革, 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部队的干部护士不断减少,而需要培训的护士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到岗人员逐步减少,因此门诊的护理工作必须有卫生员承担;其二随着护理工作知识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前部队门诊都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扎实、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工作经验相对丰富,但卫生员各种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加大了护理难度,另外受兵役制度的影响,门诊部的护理质量随之降低[3]。门诊输液属于较为基础,又比较重要的环节,做好相应的管理十分重要。护理标识属于科学性的警示标识,可以更好的辅助护理工作,且应用效果显著。

通过本次实验分析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在输液管理中给予护理标识的应用,护理效果较明显。研究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由此可见,护理标识可以减少风险发生,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部队卫生院门诊的输液管理而言,合理应用护理标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1]卢玲.护理标识在门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109-110.

[2]华丽.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02):67-68.

[3]护理标识在规避门诊输液风险中的应[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5):353-353.

猜你喜欢
卫生院输液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