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亲近边疆行”第三站暨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综述

2016-04-12 09:52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委员会图书馆儿童

吕 梅 赵 雅

(1中山图书馆,广东中山 528403;2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天津 300071)



·会议综述·

“经典亲近边疆行”第三站暨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综述

吕 梅1赵 雅2

(1中山图书馆,广东中山 528403;2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天津 300071)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经典亲近边疆行”第三站活动暨工作会议于6月15-18日在云南省腾冲市召开。

开幕式由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顾玉青主任主持。云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鲁兴勇致欢迎辞,他说:腾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乡和翡翠集散地,拥有火山热海奇观、滇缅抗战博物馆、国殇墓园、和顺图书馆、绮罗图书馆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人文历史与生活休闲高度融合,散发出腾冲独有的文化魅力。他希望通过此次“经典亲近边疆行”活动进一步推动腾冲阅读推广事业的发展。阅读推广委员会顾问吴晞先生在致辞中对进一步完善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方向:专业、广泛和深入。专业:指图书馆同仁的专业精神,包括态度和水平,要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推动理论研究,做好实际工作,并且要定期举行专业会议来研究专业问题;广泛:指广泛开展活动,利用多样化形式,借助多种平台,面向最广泛人群开展传播活动,让读者爱上读书;深入:指深入推动阅读推广,使其有实质性发展,经典阅读与少儿阅读的推广尤其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最后,吴晞顾问代表阅读推广委员会宣布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与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一一为参会委员颁发聘书。此次会议有如下内容。

1 举行“经典亲近边疆行”第三站论坛

在论坛上,保山市图书馆张安益馆长首先介绍了保山市和保山市图书馆的概况:保山市地处云南西部,是滇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读书的氛围较为浓厚。为满足市民的读书需求,保山市图书馆积极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部队、进农村”等活动,建起了包含市、县、乡、村四级以及各行业在内的服务体系。2015年,为建设书香保山和学习型社会,保山市图书馆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市图书馆与缅泰文化交流密切,举办缅泰文化专题讲座,并从2000年起向缅甸华文学校免费赠送中国教材,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以及中缅文化融合。同时他也指出了保山市图书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馆藏少,每年新书不足万册,纸质图书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不佳,公共图书馆馆员较少,各县图书馆馆员平均只有8人,缺乏计算机及网络专业人才等等。

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临安图书馆钱新峰馆长与大家分享了“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提出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核心就是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以临安市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的有效捷径:1.优化阅读环境,重视空间功能的有效,为不同年龄层的少儿读者创造独特的符合他们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舒适阅读空间;2.根据少儿读者不同的文化需求提供阅读书籍;3.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良好的图书馆员队伍,图书馆少儿部管理员是少儿阅读的亲密伙伴和良师益友,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4.活动是阅读推广的基础,临安市图书馆举办多项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扩大其关注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少儿读者主动接触、参与、享受阅读;5.强化个性化的阅读指导,临安市图书馆开设了“糖糖-抱抱”亲子中英文绘本阅读班和少儿公益国学读经班。

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委员、贵阳市图书馆杨洪敏副馆长与大家分享了“同享蓝天、共沐书香——贵阳市图书馆关爱流动留守儿童活动”报告。贵阳市图书馆一直以来致力于流动、留守儿童的服务,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新技术等手段,走进流动儿童学习的学校、走进留守儿童生活的乡村,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把服务延伸到流动、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之中。2012年,贵阳市图书馆与贵阳市邮政局合作,提供特色服务——电话借书、送书上门,遵循“时间、空间、特殊”三原则,即向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的读者,住在边远地区的读者(包括流动留守人口)和残疾人读者提供“电话借书、送书上门”服务。在使用数字资源方面,贵阳市图书馆把青少年创客文化空间打造成本地中小学校的校外创客实践基地,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现代化创客设备,为中小学生提供全新的第二课堂服务。因为流动、留守儿童家庭离图书馆比较远,贵阳市图书馆主动将创客活动送到流动、留守儿童学校,让他们体验创客,留下创客的种子。

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委员、沧州市图书馆宋兆凯馆长与大家分享了“沧州图书馆十七年阅读推广之路回顾及成果汇报”:1998年至2012年,沧州市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起步并取得一定成绩;2013年新馆建成开馆后,以先进馆舍为平台,阅读推广活动发展到新的高度,创立了“狮城读书月”品牌;2013年至2015年,狮城读书月共举办了70余项300余场主题活动,吸引各界读者15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关于拓展阅读推广新思路,沧州市图书馆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1.打造独立的“经典阅览室”,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的作用;2.“国学讲读馆”——沧图国学经典培训班;3.整合少儿活动,推出“尚书童”亲子悦读培养计划;4.“听,是书的声音”——沧图耳机森林;5.打造人人都能参与的“梦想实验室”——沧图创客空间。

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陈幼华副研究馆员与大家分享了“阅读推广缘起、现状与发展重点”的报告,提出阅读推广的实践力量主要包括图书馆、出版商与书店、媒体、社会力量。阅读推广对于图书馆而言,既是革新空间与服务的契机,也是挑战,而品牌建设与创意是阅读推广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关于阅读推广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1.阅读推广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定位、布局及发展:政府倡导、社会需求、有学会指导。以书为标识、公益属性,需要将其作为重点工作领域来考虑,图书馆要注意配备合适的空间、设施、资源、馆员来着手阅读推广,阅读推广活动要常态化、有创意、有成效;2.推广内容:基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需要有主心骨,经典阅读推广是整体阅读推广的核心;3.推广方法:要多应用新媒体社交阅读推广方法,可以选购或设计较好的系统软件,以适应用户阅读心理与行为的方式来推动阅读;4.推广效果:要体现图书馆公益公平人性化的特点,努力提供质量堪比或超过有偿服务机构的阅读推广服务。

2 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分别召开本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会议讨论本届任期内的工作重点和今年的工作要点。

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吕梅主任介绍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三届阅读推广委员会及第二届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组建情况、人员构成。刘红副主任主持了委员会组织规则和工作章程讨论。毕洪秋副主任主持讨论2016-2020工作规划及2016工作计划。其中2016-2020年工作规划要点是:1.实践行动,每年各委员馆提出具体活动方案,认领任务,由委员会统一协调开展;2.理论研究,组织力量开展儿童与青少年阅读理论研究,争取报课题,出成果;3.落实措施,每年由一个馆或几个馆负责承办一项全国性阅读推广活动;4.继续与经典阅读推广委员会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开展“经典亲近边疆行”活动。

经典阅读推广委员会由顾玉青主任总结上一届工作成绩,主要包括:1.经典亲近边疆行:在宁夏、贵州等地举办“经典亲近边疆行”活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2.举办了多次研讨会:在江阴、承德等地成功举办研讨会,推动了委员会理论研究;3.开展多次经典阅读征文活动:如图书馆与经典、公私藏书与经典等;4.承办了中图学会分会场。由于各项活动非常成功,由此经典阅读推广委员会也被誉为阅读推广委员会最为活跃的委员会之一。

3 举办专家讲座

吴晞顾问与经典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徐建华教授分别在腾冲市老干部局和老年大学举办了“经典阅读:解析与祛魅”“经典阅读与老年人精神世界”的讲座。吴晞先生从经典的产生、传播到为社会接受的历史过程入手,详细介绍了经典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经典对于现代社会主流意识的贡献。他说: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有意识地读一点经典,让经典的精义能够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经典阅读离不开公共图书馆,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好公共图书馆。徐建华教授则从古今中外经典中找出了大量与老年人健康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相关的内容与老年朋友分享,鼓励大家在保持健康身体之外,还应有一定精神追求,去适应社会,用自己一生的经历与经验,加上经典智慧,与社会、与儿孙和谐相处,在自己的晚年,再上一个人生高峰。二人的报告,得到了老年朋友的热烈欢迎。

4 参观交流

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在阅读推广方面做得非常有特点的腾冲一中。期间吕梅主任与本校高一学生分享了“阅读:在青春期遇见最好的自己”的报告。目前,中学生普遍课外阅读时间较少,很少有学生能坚持每天阅读。吕梅主任介绍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能带给人们多种惊喜,青春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烦恼,而阅读能让青春期遇到最好的自己。她向同学们推荐了多本读物:《我的爸爸叫焦尼》《爱心树》《犟龟》《生命沙伐旅》《獾的礼物》《天蓝色的彼岸》。她还介绍了一些阅读类型和方法,如“蚂蚁式阅读”(被动式阅读)到“蜘蛛式阅读”(主动式阅读),再到“蜜蜂式阅读”(创造式阅读);男女生的阅读策略(读一些轻松感悟的书、讲述自己根的书、人文历史书、科普类的书);男女生之间存在一些阅读差异等,受到了中学生近乎疯狂的欢迎。

另外,全体与会委员连续考察了在国内图书馆界享有盛名的绮罗图书馆与和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情况,大家深受感动:在中国如此边远的基层图书馆中,充盈着满满的图书馆精神的正能量,焕发着图书馆事业的活力,洋溢着图书馆人健康向上的热情。

绮罗图书馆2015年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选为最美基层图书馆,始建于1919年,当时的革命党人李学诗、李治、李和声等为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在绮罗小街子公堂创办了腾冲县第二个阅书报社,后经五次迁馆,发展到今天具有初步规模的图书馆。它历经历史风雨的洗礼,在各个特定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现绮罗图书馆占地1134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藏书2万余册,拥有两个阅览室、一个会议室和一个休息室,附属设施配有水池、花圃和门球场等,具备了集图书阅览、老年活动和群众休憩娱乐为一体的功能,是民办志愿服务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范例。最值得称颂的是乡民们的志愿服务,义务值班数十年如一日。在老一辈志愿者的带领和示范下,几十年来新的志愿者层出不穷。志愿者包括退休干部、热爱家乡文化事业的农民、工人等,他们甘愿奉献余热,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义务值班。自1992年到2014年中,先后参加义务值班的有61人,其中已故26人,因病退馆回家养老的22人,正在值班的13人,已故馆员李心莲老师值班时间长达24年,正在值班的馆员马德静老人已84岁高龄,值班时间已超过27年,令所有同行深深感动。

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当地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其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落成。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如今,和顺图书馆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吸引了众多中年人和学生的目光,电脑阅读激发了他们对外界新事物的热情,这座“中国最大乡村图书馆”开始步入高科技的信息化殿堂。

通过“经典亲近边疆行”活动,大家看到了阅读推广活动在广袤的边疆地区的巨大需求。我国的陆疆和海疆共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经济、文化发展各不相同,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式,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效传播到广大的边疆地区,以增强边民的国民意识和国家认同,实现“文化固边”的目的,是我们每个图书馆人的历史责任和文化担当。“经典亲近边疆行”作为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有信心以更加生动和活泼的方式,将它做得更接地气,更丰富多彩。

吕梅,女,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图书馆馆长、中图学会青少年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赵雅,女,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委员会图书馆儿童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图书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去图书馆
[指导委员会]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