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6-04-12 17:12罗瑞根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课例导学学案

罗瑞根●

浙江省严州中学梅城校区(311604)

浅谈高中数学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罗瑞根●

浙江省严州中学梅城校区(311604)

学案导学能够将学习内容进行多元整合,利用学案灵活多样的导学特点,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良机.教师正确运用学案导学功能,对学生展开多重导学尝试,可以成功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为全面塑造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做好坚实铺垫.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学案;引导

一、高中数学教学导学案应用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学习呈现个体差异,自主学习能力、意识、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教师课堂讲授引导难以在有限时间内传递给学生,而学案属于教师课前备课重要部分,是对学习内容资源进行的科学整合优化,知识点解析、课堂训练设计、考点对比、拓展延伸等,都可以通过学案直观性设计展现出来,促使学生数学认知的快速构建.

学案引导功能众多,导读、导听、导思、导练,为学生提供丰富引导选择,高中数学有其自身学科特点,其导学功能设计要体现个性化特点.在具体实施时,教师不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进行精心筛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案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操作简便,成为学生了解教材、运用教材的重要捷径.学生通过学案引导展开思维运动、进入实践训练、形成互动交流,对学生自我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学案不是辅助课堂教学的练习讲义,而是联系文本、生本、师本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思维,实现多种学习积极因素的有效融合,势必形成重要学习成长内驱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导学案环节与结构

数学学案要体现导学功能,教师在学案设计时,要多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学情,为学案提供重要信息支持.学案编制要遵循一定规律和原则,体现引导的梯度性、知识展示的递进性,由理论到实践应该成为最基本设计思路.学案一般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知识点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有教案设计,学案编制时要关照教案相关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材内容解析、相关概念总结、数理认知梳理整合等内容,教师要通过精炼的语言加以系统设计,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自主学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对数理概念展开科学梳理整合.

课堂训练设计:学案以导学为主要任务,而课堂训练是导学重要内容,学案从不同角度展开切入,具有较强覆盖面,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个性训练内容,不仅能激活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多项思维的意识.

引导过程设计:引导方法设计是学案最重要内容,教师在学案编制时,要给出必要的思维导入、新课讲解、例题展示、训练跟进等环节,引导学生一步步展开学习实践.学案程序和教师教案有相似点也有区别,形成多重关照是主导设计思路.要对引导方式进行优化,对课例进行精选,对训练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学习评价方式进行升级优化,这样才能提升学案运用效率.

反馈小结设计: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训练,其效果如何,教师要借助学案展开互动,掌握学生自主学习实效性,为课堂教学调整提供信息支持.学案有相关反馈专栏设置,学生随时可以将学习感知和疑惑等问题反馈到教师.学案设计的最后环节是小结,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学生学习认知构建提供一定线索和启迪.

三、高中数学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施途径

学案设计的主题思想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对数理问题展开多元探究,对学习重点难点展开突破,以塑造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1.课堂教学预习引导

课前预习是教学最初环节,也是确保学习顺利展开的重要教学部分,教师对学生预习不能采取放任态度,要充分发掘学案导学潜力,适时发挥导学案的导学功能,为学生高效预习提供重要帮助.为提升学生预习效率,教师要提前将学案设计好,并发到学生手中,给学生展开预习提供重要辅助和服务.教师学案设计不妨对学生提出预习任务和预习要求,让学生明白预习操作思路,这对提升学生预习品质有重要引导作用.

如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材《集合》内容学习时,教师在学案中给出预习内容设计:自主阅读文本,了解集合、元素等概念定义,以及集合的元素的特征,初步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预习训练:①判断:学校给出通知,高一年级全体到操场集合,准备展开军训活动.这个通知是针对高一全体学生,通知中的集合是指全体高一学生群体.( )②填空:集合中的元素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 )( )③列举: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④反馈:在预习中有哪些发现、体会、疑惑?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大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学生提出许多有价值问题.如集合是一个区域范围,它的宽度有时难以划定,这该如何考量呢?集合有交互性,不同集合交集出现情况较为复杂,如何进行清晰辨别呢?教师针对性给出解读,学生预习效果极为显著.

2.教学过程学案导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学案展开教学,学生学习思维快速跟进,与教师课堂教学形成高度契合.教师利用学案展示课例,对课例进行直观展示,对操作步骤进行多重解析,学生可以顺利实现思维启动.学案与课堂教学同步展开,与教师教案遥相呼应,课堂教学自然进入多元互动阶段,教师通过教材解读、课例分析、学法展示、训练操作,帮助学生准确捕捉学习信息,并顺利构建数学认知体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展开,借助学案开展多元互动更为便捷,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利用学案设计思考问题、给出一定学法引导、布设多重训练任务;学生利用学案交流栏目,将学习疑惑、学习感悟和学法总结等内容向教师反馈,都可以展开更为实效的互动交流,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提供便利条件.

学习《映射》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学案展开教学引导.首先是给出课例:下列选项哪些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①A={P│P是数轴上的点},B=R,对应关系f: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②A={P│P是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B={(x,y)│x∈R,y∈R},对应关系f: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③A={三角形},B={x│x是圆},对应关系f: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④A={x│x是幸福中学的班级},B={x│x是幸福中学的学生},对应关系f: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其次是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经过热烈讨论,学生给出比较一致的判断.最后是教师继续给出训练任务,用以巩固学习认知,学生继续对学案展开自主学习行动.

3.学案训练实践操作

训练是数学学习最基本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例引导,让学生处理教材相关训练内容,或者是布设其他课堂训练任务,都可以给学生带来训练机会.学案设计,不仅丰富了训练设计渠道,也为教师个性设计提供便利.教材训练内容具有普遍性,但个性特征较弱,教师根据班级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诉求展开训练设计,其适合度会大大提升.

学生对学案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掌握教材相关数理概念,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及时给出点拨和提示,引导学生学习思维顺利介入问题核心,并形成重要突破信心.特别是重点难点针对性训练设计,教师要注意学法总结,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愿望,通过个体、集体探索学习行动,展开最有效度学习探究活动.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学案训练内容设计时,教师结合课例展开多元考量: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①y=(1/3)x; ②y=(1/2)x; ③y=2x; ④y=3x;⑤y=5x.从画出的图象中可以发现函数y=2x的图象与函数y=(1/2)x的图象有什么关系?从画出的图象(y=2x、y=3x和y=5x)中,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归结出指数函数的哪些性质?学生展开相关操作,并自发展开集体讨论活动,对相关图象展开多重比对观察,总结学习发现,逐渐构建学习认知体系.

4.导学评价反馈策略

学案导学效果如何,教师要及时展开评价活动.利用学案多重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评价操作,这是学案导学运用的重要特征.学案训练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自评、学生互评活动,为学生学习总结提供更多交互平台.在小组集体评价中,学生利用多种评价手段,对自主学习成效进行检测验收,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有效激励学生展开主动多元自主学习也提供重要助力.

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点评,在具体实施时,教师要有专业意识,不能简单化处理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学生对教师评价具有较强敏感性,教师对学生表现给出最为专业最为客观的评价,一定能够给学生带来最为有效的思维激励.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评价提倡鼓励性,教师在对学生展开学习评价时,要注意介入积极因素,让学生获得最有力量的鼓励.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学习时,为检验学生学习收获,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课例,并给出具体的操作设计思路.有学生这样设计:如果你有一些资金,要搞投资活动,有三种投资方案,你该如何选择呢?方案一:每天能够有40元的收益;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翻一番.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案?探究提示:分析本课例中的数量关系,思考应当选择怎么样的函数模型来描述,列出相关方案数据信息,对三种函数的增长差异,特别是指数爆炸情况,说说自己的看法.从学生自行设计课例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利用学案展开了自主探究学习,其操作效果是非常突出的.学案无疑给学生提供重要操作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

四、高中数学教学使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

高中数学课堂学案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学案内容选择的针对性、学案执行的可操作性、学案构建的合理性、学案运用的时效性,这样才能发挥学案导学功能,帮助学生有效建立数学认知.

1.学案设计要有针对性

学案内容选择要提升针对性,这是学案构建的最重要原则.学案要展示导学功能,教师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学案学习目标设计、课例选择、训练安排、评价操作等内容展开多重优化整合,具体到每一个问题、每一道训练题目,都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意识,特别是个性化设计内容,要做好细致周密的学情调查,掌握不同群体学生学力实际,这样才能给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程序内容设计,提升学案导学效率.

2.学案执行要有操作性

学案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材料和载体,教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可操作性问题,学案不是纯粹的训练本,也不是知识积累本,要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调动起来,让文本、生本、师本顺利实现思维对接,学案需要发挥更重要作用.学案与教师教案有相同相通之处,但学案不是教案的翻版,要有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案的导学功能.学案中哪些属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哪些属于师生互动内容,哪些属于训练导思内容,哪些属于评价检测内容,都需要有明确的标记,学生一目了然,开展相关操作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3.学案构建要有合理性

学案内部构建没有规律可循,更没有常规性要求,教师在布局设计时,要对学案相关内容进行比对分析,不仅要理顺逻辑关系,还要对各个环节的具体位置设置进行科学评估.学习目标是自主学习指向性内容,需要放在最为显眼的地方.课例展示要与教材学习内容形成呼应和补充,需要放置在训练设计的前面,起到引领启迪的作用.学案中的训练内容是重要内容,所占篇幅较大,在具体安排时,需要在预习环节、课例展示环节、认知巩固环节、效度检查环节出现,引导训练、训练消化,要形成相互关照,以提升训练的针对性.评价反馈小结等内容,是学案结束前的操作,教师要将相关内容进行巧妙设计,以提升课堂互动效率,发挥尖兵作用.

4.学案使用要有时效性

学案和教案一样,只是一种教学运用设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学案展开一定调整和优化处理.课堂教学变化无常,学案也不会一成不变,教学生成出现时,教师要注意随时对学案展开优化处理.特别是学案训练内容,需要有足够时间才能完成,当学生无法在有限时间完成时,教师要及时给出删减,或者是降低要求,或者是改变检查方式,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学案导学为学生规划明确自主学习路线,促使学生自觉展开学习活动,并在自主学习探究中逐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思维成长提供重要动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教师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入手展开教学设计,利用学案灵活导学功能进行自主学习引导,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只要教师合理设计学案,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一定能够收到更为显著的学习效果.

[1]吴建龙.学案导学下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5(11)

[2]肖淑如.高中数学教学中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2010(07)

[3]林学曦.高中“数学导学案”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3)

[4]施海燕.于高中数学导学案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07)

[5]杜素丽.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5(16)

G632

B

1008-0333(2016)36-0026-02

猜你喜欢
课例导学学案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课例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