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隐喻英译的原型范畴关照

2016-04-12 23:54朱婵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朱婵娟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归园田居》(其一)隐喻英译的原型范畴关照

朱婵娟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范畴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原型作为基本范畴里面的最佳样本是人们进行范畴化的参照点,人们都是通过原型认识其他事物。而文化,语境都会影响人们对原型的判断。隐喻由本体和喻体组成,喻体的选择由它与本体的相似性决定,隐喻的选择也就是一个选择原型的过程。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视角,探讨其对《归园田居》(其一)隐喻英译的解释力,并提出适当的隐喻翻译策略。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英译;《归园田居》(其一)

一、引言

隐喻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普遍存在,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常用手法,更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对隐喻的意义正确理解,才能了解到诗歌的真正内涵。因此,在汉诗英译中,隐喻英译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中西文化差异很大,不同的诗人在选取隐喻时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和人生态度,在翻译成英语中,很容易就出现误译现象。纵观翻译研究的发展,国外Dagut在《隐喻可译吗》中提到,“决定隐喻是否可译是由翻译者对这个隐喻所涉及的文化语义和联想意义理解的多少决定的”(Dagut,1976:21)。Sne11_Hornby(1988:55_58)也提到:“隐喻是否可译,翻译的难度,如何翻译隐喻以及隐喻是否需要翻译都是由它在某一具体文本中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的”。也就是说是否能正确翻译隐喻依赖于译者对隐喻的理解和译者想要表达出该隐喻的何种功能。国内,权循莲和田德蓓(2012)以认知语言学中提到的概念隐喻为视角探讨诗词中的隐喻翻译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但很少有人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探析隐喻翻译。本文就是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隐喻英译为例,探究原型范畴理论对隐喻翻译的解释力,并提出隐喻翻译的翻译策略。

二、原型范畴理论

(一)什么是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与范畴化这个概念密不可分。Croft&Cruse (2014)谈到:“范畴化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之一”。Lakoff (1987:5)说过:“没有什么比范畴化对我们的思想,理解,动作和语言更重要了”。也就是说人类是通过分类概括认识世界的。亚里士多德提出过经典范畴理论,认为属于同一范畴的所有成员必须具备限定这个范畴的所有特征,否则即不属于这个范畴。这种非此即彼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局限性,所以后来的学者在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在一个范畴里面,各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如在“鸟”这个范畴里面,麻雀拥有“鸟”的特征最多,而企鹅所拥有的“鸟”的特征就不是那么明显。也就是说,同一个范畴里面各个成员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并不是每个成员都满足规定这个范畴的所有条件。这也就决定了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知的变化,有些范畴中的成员可能会不再属于这个范畴,或者有些范畴又增加了新的成员。

(二)什么是原型

范畴中各个成员地位不平等决定有些成员必然比其他成员拥有更多的属性,处于该范畴的中心地位。罗施(Rosch)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受试者对“蔬菜”范畴中成员的原型成度打分,也就是测试说到蔬菜人们最先会想到谁,提到最多次数的蔬菜排名靠前,也就处于“蔬菜”这个范畴的中心地位。Rosch称处于范畴中心地位的成员为最佳样本,也就是原型。原型可以指一个或好几个成员,是一个范畴的概念中心(Croft &Cruse,2004)。原型也就是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员,说到这个范畴,这些成员总是被最先想到,并且一旦知道了原型的特征,也就很容易总结出该原型所属的范畴的特征。对于某个范畴中原型成员的确定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在不同文化背景成长的人对原型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到水果,美国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苹果,而中国人最先想到的是橘子。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隐喻翻译

最早把原型范畴理论运用到翻译的是德国Neubert (1985),他用原型理论把文本进行分类,Sne11 Hornby基于原型理论提出了翻译策略.从原型范畴理论来讲,翻译就是翻译原型。国内,童晓燕和龚晓斌(2009)从原型范畴理论对诗词中的模糊数词翻译策略进行了探析。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所选择的隐喻一定是它的联想意义最容易被理解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型,读者看到这个隐喻就能知道作者的言下之意,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时,需要考虑该隐喻在译入语中是否也是原型,可以被译语读者理解,如果不是,那译者就要进行调整,找到对应的原型进行翻译。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原型范畴理论对隐喻翻译具有解释力。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归园田居》(其一)隐喻翻译中的运用

正如Lakoff&Johnson(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所说,隐喻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我们用隐喻来解释一些抽象复杂的事物,已经成为了人类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在诗歌中,诗人更是习惯运用大量的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就选取了大量的隐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憎恶。

隐喻包括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但他们之间具有相似性。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传递出一种不同于它们自己的全新的意义。根据不同的喻体,译者应当思考是保留原喻体,还是进行适当改变,或是直接删除隐喻,用其他解释性的词语代替。下面是几点具体策略以及例证。

(一)保留原文隐喻原型

从原型范畴理论来看,作者所选择的隐喻都是一个范畴里面的最佳样本,是最容易被读者所理解的。对于隐喻的翻译,也要做到这一点,那就是让译语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原作者的态度情感。有些汉语中所用的隐喻原型在英语中正好有对应的原型,那译者就可以保留原先的隐喻。例如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这个隐喻,作者是把自己比成像关在笼子里面的鸟备受世俗束缚,不能做真实的自己,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所以这个表达“束缚”的隐喻原型可以直接被翻成“bird in the cage”。

(二)保留原文隐喻原型并且结合语境进行适当更改

翻译就是翻译原型。但有些时候增加一些解释性词语会让译文更好的表达原作者的意思,增强译文的可读性,甚至能让译文比原文更好。《归园田居》(其一)“狗吠深巷中”,汪榕培把“狗吠”一词译成了“stray dog”意为流浪狗,这样更突出了乡村的淳朴原生态,与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换句话说,“stray dog”比“dog”拥有更多的能够表现出原文隐喻隐含意义的特征,因此更符合在英语文化中大家能接受的原型。

(三)舍弃原隐喻原型,找到对应隐喻原型

由于文化差异,汉语中有些隐喻通过直译后并不能被英语读者明白。这时候,译者不得不舍弃原本的隐喻原型,并且要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原意的隐喻。如“开荒南野际”,虽然“南野际”在这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风景描写,但其实它也是一个隐喻,因为它是作者营造的一种与官场生活截然不同的意境,更多的体现的是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在此为什么偏要加一个方位名词,原因在于在汉语中“南方”多表示土壤肥沃雨水充足阳光明媚的地区,它的隐含意义是要表达一种愉悦,积极向上的情感。所以Char1es Budd把它翻成“sunny 1and”比汪榕培所译的“southern fie1ds”更贴切,“sunny”一词很容易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这让“南野际”这个隐喻的联想意义更容易被读者捕捉到。而“southern fie1d”在英语文化中几乎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也就是说没有这个隐喻原型。

四.结论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在诗歌中无处不见,甚至可以说诗歌是由多个隐喻组成的,诗人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都是通过隐喻实现的。本文通过探讨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以及隐喻翻译研究的发展发现原型范畴理论对隐喻英译具有解释力,就在于隐喻的建构是由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决定的,作者所选的喻体一定是与本体具有的相似性最大的喻体,是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提及能够被人轻松理解的喻体,而这与同一范畴中的原型也就是最佳样本的成为条件相似。换句话说喻体就是一个范畴所有备选成员中的原型。那么,隐喻原型被译成英语时也必须让英译后的原型在英语文化中也能被大家认为是对应原作中本体的最佳样本。由此,本文最后通过分析《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隐喻英译总结出隐喻翻译中三种常见策略。总之,翻译隐喻就是翻译原型,即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原型。

参考文献:

[1]Croft,W & D. A1an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Dagut,M.B. Can“Metaphor”Be Trans1ated?[J]. Babe1,1976(1):21-33.

[3]Lakeoff,G. & Mark,J.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Lakeoff,G.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M]. 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Neurbt,A. Text and Trans1ation[M]. Leipzig:Ver1ag Enzyk1opadie,1985.

[6]Sne11-Hornby,M. Trans1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穆师雄.浅谈英译中国古诗中的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51-59

[8]童晓燕,龚晓斌.原型范畴理论与语言的模糊性——论汉语诗词中模糊小数字的翻译策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6):99-101.

[9]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1]张保红.意象与汉诗英译——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英译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52-58.

作者简介:朱婵娟,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2-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