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养猪场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防疫情况分析

2016-04-12 23:54谢长文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染病

谢长文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宿州 234101)



当前养猪场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防疫情况分析

谢长文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101)

摘要:针对当前养猪场传染病流行新特点及防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给养殖场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相关依据,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式,归纳并分析当前养猪场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防疫情况。发现养猪场传染病情况越来越复杂化、多元化,养殖场的防疫工作不够规范。建议养殖场要建立和完善猪场的免疫检测制度,及时掌握猪群的免疫情况;同时,应加强兽医人员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养猪结构;传染病;免疫程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养猪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于农村劳动力大批进城务工致使原先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逐渐向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模式发展,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动物疫病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对我国兽医人员的防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1 当前传染病流行新特点

1.1多病原混合感染日趋严重,使病原体多元化,症状复杂化

目前养猪场由单独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机体发病的现象越来越少见,普遍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混合感染,这一现象已成为我国猪群疫病流行过程的主要特征。致使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复杂化,大大增加了兽医工作者对猪群疫病的防制难度。

1.2免疫抑制性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危害极大

免疫抑制:是指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损伤或破坏致使机体对各种抗原低应答或无应答,不具备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在我国养殖场中广泛存在,比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支原体肺炎、流感病毒病等,均为免疫抑制性疫病。其病原感染猪体后,首先侵害猪体的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从而使猪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造成抑制,致使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下降甚至无应答,从而增加了猪体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引起爆发多种疫病。

1.3许多病原体在养殖群中持续性感染、长期存在,很难根除

由于许多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毒具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流行特点,不断的向外界排出大量病原体,持续的感染猪群。在临床上表现出双重与多重感染特点,甚至引起猪体免疫应答低下或不应答现象,致使疫病病毒在猪群中长期、持续的存在,很难根除。

1.4病原体的毒力不断发生变异

当前我国对兽药、饲料和生物制品的使用市场监管还不到位,致使养殖场普遍存在药物使用不规范,大剂量使用药物和生物制品、使用霉变原料加工饲料等现象,在动物疫病流行过程中,某些病原体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或者环境的改变,其毒力可能会发生变强或变弱现象,甚至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和血清型,比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近几年来出现毒力变强、变异株及多种新的血清型。

1.5继发性感染愈来愈严重,是导致猪群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由于多种病原菌感染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普遍存在,导致猪群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低下,抗生素的滥用,耐药病原菌株的出现,生物制品的不正确使用、饲料污染等导致外源性的常在菌侵入动物机体引起感染,结合内源性病原的感染,导致更为复杂的临床表症,使病情加重,猪群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给养猪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6病症趋向非典型化

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抗生素的滥用、生物制品的免疫不当等造成新的毒株和新的血清型出现,使某些疫病症状趋向非典型化、长期隐性感染。如低毒力的猪瘟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症状不具典型性。由于猪群发病过程中不表现出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甚至是猪群外表表现假健康状态,给兽医人员确诊带来极大困难,易发生误诊,影响到整体猪群的防控效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目前养殖场防疫中存在的问题

2.1存在“注射量多多益善”或“多了比少了好”的错误观点

我国很多养殖场在使用生物制品免疫时,总是抱有“多量”肯定比“少量”效果要好的思想。这种理解是严重错误的,国家制定疫苗生产规程时,疫苗的免疫剂量是建立在实验室试验、田间试验和临床试验基础上制定的,疫苗免疫剂量少则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免疫剂量过大即使免疫后没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后续的负面效应还是很严重的,甚至出现免疫耐受现象。

2.2免疫程序随意性大

有些养殖场负责人从别的养殖场或者从某个专家哪里抄来免疫程序,就照搬用于自己的养殖场,这样是不对的。养殖场要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本厂的养殖环境、猪群的健康状况、日龄、饲养管理水平、母源抗体水平等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灵活运用。养殖场每年应定期对猪群做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以便随时掌握本场猪群的免疫水平,及时免疫。

2.3猪瘟疫苗免疫剂量偏低,与国际标准不接轨

猪瘟疫病的保护水平与免疫剂量密切相关,剂量不足严重影响到免疫后的效果。当前我国猪瘟疫苗采取政府采购方式免费发放给养殖场使用,但我国采用的标准是RID(兔热反应量),而国际上采用的标准是PD50(猪半数保护量),二者是1:4的关系,即养殖场使用政府采购疫苗免疫要加大到4倍量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但从临床应用来看养殖场大多使用10倍以上的剂量进行免疫,这样是不科学的,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且很难根除疫病。

2.4疫苗生产商的夸大宣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由于我国兽医技术人员短缺,加上很多养殖场技术人员对疫苗的生产工艺不了解,造成某些疫苗厂商为了加大本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故意夸大自己的生产工艺最先进,效果最好,甚至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比如使用“克隆技术、多基因缺失、悬浮培养、传代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疫苗比使用常规技术生产的疫苗免疫效果好等,甚至说本厂疫苗病毒含量是国家规程的几十上百万倍,那么这么高含量的疫苗养殖场怎么敢用呢?误导消费者,养殖场技术人员应多查资料、多与相关懂疫苗生产的专家沟通,本着“够用节约”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本养殖场的疫苗。

2.5疫苗越新鲜越好

这种说法不科学,生物制品生产需要生产企业获得GMP认证和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每一品种生物制品都有一个独立的编号,厂家每一批次疫苗从生产到销售要经过配苗、灌装、生产厂自检、上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简称:中检所)等环节,拿到中检所核发的“批、签、发”证书后方可销售,那么销售日期一般应比生产日期推迟10_20天,只要疫苗在保存,运输过程中能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在疫苗有效使用期内使用,疫苗的免疫效果都不受影响。

2.6养殖场防疫意识的转变

随着我国畜牧业高速的发展,相应的防疫意识也要转变,兽医人员要从最早的治疗型向预防型和保健型转变。不能等到动物感染病原体发病了再去治疗和预防,那已经来不及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已无济于事,所以要求兽医人员时刻保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观念,做好养殖场的免疫检测,及时掌握养殖场猪群的免疫水平,杜绝疫病的发生。

2.7盲目的联合使用疫苗

许多养殖场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一次性给猪群注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疫苗,以达到一次注射能防制多种疫病的片面想法,这是不可取的。疫苗进入机体后,所产生的抗原性免疫成分有强有弱,产生抗原性最强的成分能掩盖其它抗原性较弱的免疫成分,从而达不到免疫几种疫病的效果。同时,疫苗在机体内复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相互干扰的作用,而导致免疫失败。

2.8免疫接种工作不细致,存在侥幸心理

在疫苗免疫的过程中,有些疫苗需要专用的稀释液,比如:猪伪狂犬;在稀释时要计算精确并稀释均匀,注射时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要仔细,防止漏打,注射计量不足等。已稀释没有用完的疫苗要坚决废弃,不得再次使用。

2.9其它方面的影响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长期存在,养殖场环境卫生较差、寒冷、过热、营养缺乏及过度拥挤等因素的刺激,都能使猪群机体的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3 结语

随着养猪业快速的发展,传染病的流行也越来越复杂化、多元化,养殖场要建立和完善猪场的免疫检测制度,通过实验室检测,建立动态检测曲线及时掌握猪群的免疫情况,为合理的、科学的免疫及修订免疫程序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加强兽医人员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的培训工作,为我国的养殖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进林,刁友祥.兽医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甄森萍.浅谈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畜禽业,2013,(7):26-27.

作者简介:谢长文,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5zjjh052)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2-157-02

猜你喜欢
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司法适用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防控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