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意义上文学的生存价值

2016-04-13 08:01肖祥彪
关键词:知性审美理性

徐 宁 肖祥彪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理性意义上文学的生存价值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古代“文学”概念包括经、史、子、集,而现代“文学”概念则剔除了哲学与历史学科内容,由此导致文学的生存意义遭到质疑。哲学、历史学科内容的分离使文学学科理性特征变得隐蔽,而理性使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具有探讨人生命意义的功能,并且相较于音乐、绘画等人文艺术学科具有时空优势。理性对文学人文功能的生成机制具体表现为文学的情感性特点与审美属性,两者均以理性为前提:文学作品情感的欣赏以理性为前提;美是理性对人生命愉悦体验的标记。

关键词:理性; 知性; 文学; 情感; 审美

一、文学概念变迁与文学生存危机

文学概念的变迁使得文学形态发生相应变化。就其学科发展而言,文学与哲学、历史分离,但是社会对文学功能的认知标准仍是古代文化传统中以“文以载道”为代表的一批评价观念。文学概念、内涵的变化,带来文学理性特征的隐蔽,理性特征的隐蔽在传统评价标准的观照下,导致“文学危机论”的出现。

(一)现当代文学发展危机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文学在特殊时期充当宣传工具,为民族救亡做出重要贡献,文学的主流秉承“为人生而艺术”的学说。而在和平环境中,文学逐渐从政治枷锁中解脱出来。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文学又演变为谋利的工具,“拳头+枕头”,即暴力与色情的文学充斥文坛,低俗文学掺杂于大众文化中。“文学危机论”“文学消亡论”相继出现,文学的生存价值遭到质疑。

就理性思辨角度而言,“文学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其最重要、最基本的特点和规律,可以从审美特征、形象特征、情感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审美的特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及其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离开了审美的特性,也就失却了文学艺术……”[1](P223)但审美特征、形象特征与情感价值并非文学所独有,绘画、音乐与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也同样具有这些特征,而这些特征之所以成为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特征,并构成文学的生存价值,必然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就社会实践角度而言,尽管当代文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现实,低俗甚至媚俗的问题,文学依然是大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古今文学概念对比

“文学”概念随时代而不断变化。“时至两汉,文化斯进,一般人亦觉得文学作品确有异于其他文件之处,于是所用术语,遂与前期不同。用单字则有‘文’与‘学’之分,用连语则有‘文章’与‘文学’之分。以含有博学之意义者,称之为‘学’或‘文学’;以美而动人的文辞,则称之为‘文’或‘文章’。如此区分,才使文学与学术相分离。”[2](P80-90)中国古代“文”包括经、史、子、集,其中集部内容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相近,而经、史与子部内容则涵盖了现代的哲学、历史与语言学科。

“在中国的文学概念发生时期,‘文学’一语除了在‘文’的含义上与文学概念有文化起源的联系外,并未真正进入当时初见形态的文学理论范畴。表达‘文学’概念的典型词语是‘文章’和‘诗’或‘诗赋’。‘文章’是整体的概念,具有文学的文化溯源的含义。‘诗’或‘诗赋’是更加微观的概念,具有文学性文体定位的含义。”[3](P42)

由此可见,古代文化中的“文学”概念兼括哲学、历史等学科,封建统治者注重以“文”治理国家。虽然古代文学在不同的时期有过文体、文风争论,但文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得到社会的公认。

随着社会分工和学科的细化,哲学、历史、语言学从广义中的“文”中分离出去,只余下狭义上的文学,即在诗词歌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出来的小说、散文与现代诗,文学也因此饱受吟风弄月的诟病。

通过古今文学概念内涵演变可知,哲学、史学因素相继从现当代文学中分离出去。而哲学与史学等学科相较于文学而言,其理性与知性的色彩更加明显,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也更为显著。因此,现代文学危机的根源在于文学理性与知性功能的隐蔽。这种隐蔽一方面导致文学地位的下降,但另一方面又使文学成为人类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理性对文学本质的规定

人对未来具有永恒的形而上思考,当文化不能指导人们认知未来时,人便会产生焦虑与痛苦的情感。相反,当个人依靠自身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对未来有相当的掌握力时,意味着人可以按照个人意图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创造未来,此时人便会拥有一种安全感。

(一)理性与生命意义

人的生命意义主要源于过去,基本以个人记忆的方式存在。人在理性的指导下,对未来存在假设,其假设建立于个人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基础上。人的一切记忆都经过了理性与知性的编码处理,理性所不能安置的记忆材料,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进入潜意识层面,所以任何记忆作为意识的组成部分,都必然是理性与知性认知的结果。

“理性是一种原则的能力,并且它的最高要求是指向无条件的东西的;相反,知性则永远只是在某种必须被给予的条件之下为理性服务的。但没有知性的那些必须被赋予客观实在性的概念,理性就根本不能作出客观的(综合的)判断,而理性作为理论理性本身绝对不包含任何构成性原则,而只包含调节性的原则。”[4](P436)在理性原则的调节下,任何生命活动的终极目的都指向未来。

(二)理性观照下的文学本质

理性作为一种原则能力使人类的文学活动无条件、先天地指向未来,即满足人类掌握未来的欲望;而知性则通过概念对未来进行具体的认知与思考。文学则将概念进行经验性图解与想象式的还原。

对人而言,生命意义的主要存在形式是记忆,文学又是作者在过去生命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文学是记忆的一种特殊游戏方式,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文学的必然功能是认知功能,即对过去记忆的一种重新认知与整理,而这种活动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

“由此,我们将文学价值从构成上主要区分为一般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形而上学价值、审美价值。文学的一般知识价值是指文学对人的一般未知需要的满足。……文学的形而上学价值是指文学满足人追问人生和世界之终极意义的需要,以及满足人探求人类的自由解放之路的需要,等等。”[5](P76)其中文学的形而上学价值体现人类理性指导性原则影响,而其一般知识价值则更多体现人类知性构成性原则影响。文学的审美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审美作为精神活动,必然受理性与知性影响。因此,文学的首要价值是知识价值与形而上学价值。

由于未来的可塑性,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存在于未来。文学作为记忆的游戏方式,在记忆材料的基础上展现对未来的期望,文学对记忆进行剪辑的原则在理性基础上形成,立足于过去,并展现对未来的设想,这种设想是将概念具体演绎出来。

人在进行理论思辨时,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考;但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却以画面为思考工具(不排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文字的影响而想象出某些画面的过程),读者在解读文本时也将作品由文字还原为画面。而文学创作与解读所产生的画面,都源于记忆,这种记忆是分别经过作者与读者的知性与理性处理与编辑,并且打上了逻辑烙印的生命体验。不同的文学活动参与者,在文学活动中,激发起不同的回忆画面,在感性的作用下,产生相异的感觉,感觉受到个体理性与知性的影响,产生相异的情感与认知。

(三)展现生命意义的时空优势

“诗人也可以把不是可以眼见的对象的描绘提高到产生上文所说的那样高度的逼真的幻觉。因此,艺术家势必要放弃较适合于诗人的许多种类的图画。德莱顿《咏圣赛什利亚节日》的诗充满着音乐性的图画,都是画笔所不能点染的。”[6](P80)与音乐一样,雕塑是固定空间的艺术,以空间为依托调动人的想象与情感,而理性与时间密切相关。

“音乐创造之所以强调变化统一,与音乐在时间中展现、发展、变化、完成有密切关系。音乐作品中呈示的流动表象,其中新旧因素交替、前后音响叠置在人的大脑皮层中会形成互相干扰的兴奋中心,如不加以重复、再现,前面的因素就会被后继的因素冲淡、在记忆中淡忘,音乐轮廓的感知就不鲜明,体验就会支离破碎,无法联结成一个整体。如果只统一,不变化,连续地、不断地重复某一因素,又会产生兴奋中心的惰性。使人感到枯燥、厌烦甚至麻木而无反应。”[7](P6-7)音乐通过声音唤起人们纯粹的感觉,人在对音乐的欣赏中以感觉为载体涌起各种情感,而不是像文学一样以画面为载体,情感与感觉的过分强烈必然导致对理性与认知的挤压。

音乐、绘画与雕塑等艺术形式,在未来意义的设想与构造方面或失于空间,或失于时间,而文学按照时间的秩序要求排列文字,并在此基础上由想象而形成空间画面。文学想象所产生的成果与实践所产生的记忆材料在性质与属性上最相近,因此,契合于实践所产生的对未来的探讨,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人类对未来现实化倾向的要求。而文学凭借理性与知性产生的审美、教育、认知与宗教情感等价值有别于其他艺术。

三、理性对文学属性的生成

文学的审美以情感为前提,而文学的情感又由理性与知性所决定。任何体裁的文学都必须符合理性与知性的认知规律。理性与知性赋予文学逻辑,逻辑在文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叙事。人的思维无意识地遵循逻辑,因此,作者在创作文本时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文本,读者也按照相应的逻辑解读文本,没有逻辑的文本不能被读者所理解。但是另一方面,抒情性又是文学的另一重要特点,情感,尤其是抒情色彩浓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其叙事性不明显,为此有批评家提出浪漫主义文学文本遵循情感逻辑,事实上情感逻辑本质上也是一种叙事,因为情感逻辑产生的根源也是理性与知性。

(一)文学作品情感属性的生成前提——理性

情感与实践密切相关,任何实践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情感。而文学在对过去实践材料的重新剪裁与编辑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情感的影响,甚至有时为了满足情感的需要而进行文学创作。但是情感毕竟是实践的附属品,而实践又受理性与知性的限制,因此,情感从根本上受到理性与知性的制约。

从文学创作角度讲,情感与叙事遵循共同的逻辑。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西风颂》,通篇采用了象征、寓意手法,具有浓郁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其中,第五节中雪莱把西风看作一位奋勇者,又像是一位革命精神的传播者,可以把作者奋勇抗争的精神传播开来,“让我这诗歌的诅咒,如同火塘里飞出的火星,尚未熄灭,把我的话传遍人间,让预言的号角在我唇间奏鸣,吹响那沉睡的大地!”而“让我做你的竖琴吧,如同那树林:哪怕如它一样枝叶凋尽!”[8](P139)则表达了作者为了革命理想与精神,心甘情愿牺牲自己,奉献自己。这是一种常见的叙事模式,即理想—奉献的叙事模式,与现实主义的小说中革命者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屈不挠,最终献身于革命理想的叙事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舒婷的《致橡树》同样以橡树的特点作比喻,叙述了自己对于恋爱的认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同样有着明显的叙事色彩,幻想明天自己获得了幸福,所以有着诉说幸福的强烈欲望,进而推己及人,想把自己的幸福传播开,让别人也获得幸福。

从文学欣赏、批评角度看,情感的再现与被领会,均以人的理性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解读决定于文学作品的认知功能。同样的亲情与爱情,不同的认知立场导致不同的情感解读。马致远的代表作《汉宫秋》主要描写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为了国家社稷,请求出塞和藩,使国家免受战火的蹂躏。在这一认知的基础上,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博得了读者的同情。而苏妲己与商纣王之间的感情在影视作品《封神榜之凤鸣岐山》等文学文本中,则受到批判。同样的情感,之所以受到不同评价,原因在于理性与知性作为其前提,产生相应的认知逻辑,而这种逻辑又决定着叙事的倾向。读者会在理性与知性的引导下,自觉运用道德伦理的相关认知评价文本。

人所喜爱的情感,必然是能带来愉悦的情感,而愉悦则是人作为生命体所追求的永恒目标。人的一切价值与目的,最终都会以愉悦的感觉而得以体现,给人带来痛苦与不适的感觉及由此产生的情感则被人评判为无价值的。

(二)文学审美属性的生成前提——理性

“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到的话。……美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我们的知性是一种概念的能力,即一种推论性的知性。美作为一个概念,一定是知性这一构成性原则的产物,而知性又总是为理性而服务。”[4](P441)由康德对美的定义可知,美与愉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愉悦又与人所青睐的情感相关联。因此,愉悦在产生愉悦情感的同时,在理性与知性的审视下,便以美的概念来标记与之相关的愉悦感与情感。

文学理念、情感与美感的传达,均依赖于理性与知性,理性与知性赋予文学逻辑,叙事逻辑成为文学超越时间与空间而被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所接受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文学必然符合理性与知性的认知规律,并按照逻辑来进行活动,才使文学具备了可传播性与普遍性。同时,也使文学的审美、教育与认知功能有别于其他艺术学科,使文学学科得以建构。文学与理性、知性的密切关系及其产生机制构成文学生存的永恒价值。

参考文献:

[1]敏泽,党圣元.文学价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郭绍虞.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德)康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季水河.文学理论导引[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

[6](德)莱辛.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7]罗小平.音乐与文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8](英)雪莱.雪莱诗选[M].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On the Existence Value of Literature from the Rational Perspective

XU Ning, XIAO Xiang-biao

(School of Humanities,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Abstract:The ancient literature concept includes classics, history, theories of the ancient philosophers, and works of writers in all ages, while modern literature concept excludes the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subject matter, which results in the questioning of the existence meaning of literature, and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ationality of literature. However rationality possesses literature of function of discussing the meaning of life as well as other subjects in the humanities, and of time and spac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subjects of arts and humanities such as music and painting. As the mechanism of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rationality is embodied in the aff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 properties, both of which are on the premise of rationality: emotional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is on the premise of rationality; and beauty is the rational tag of pleasant experience of human life.

Key words:rationality; intellectuality; literature; emotion; beauty appreciation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6)02—0094—05

作者简介:徐宁(1990—),男,河南南阳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肖祥彪(1962—),男,湖南邵阳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手机微信语境对中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CX2015B456)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知性审美理性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知性优雅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
理性的回归
从“以意逆志”到“知性知天”——孟子认知方法检讨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