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独到的莱蒙托夫研究专著
——评顾蕴璞教授的《莱蒙托夫研究》

2016-04-13 08:01曾思艺
关键词:专著天才意象

曾思艺

(天津师范大学 文学院, 天津 300387)



全面、独到的莱蒙托夫研究专著
——评顾蕴璞教授的《莱蒙托夫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天津300387)

迄今为止,莱蒙托夫在西方是与普希金、丘特切夫齐名的俄国19世纪三大古典诗人之一,在俄国当代,也是与茹科夫斯基、普希金、丘特切夫、费特齐名的五大诗人之一,而且他在诗歌、小说、戏剧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但这么一位在诗歌、小说、戏剧方面都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经典作家,在我国的研究相对来说却是颇为稀少,目前国内系统、深入研究莱蒙托夫的著作,似乎只有两部:一部是顾蕴璞教授的《莱蒙托夫》(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一部是黄晓敏博士的《莱蒙托夫戏剧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5月版)。前者由于是普及性的学术著作,篇幅有限(仅十几万字),因此深度和广度都受限制,不可能相当全面而深入;后者更是真正的“专”著,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莱蒙托夫全部戏剧及其舞台演出的学术著作。我国至今还缺乏一部全面、深入的莱蒙托夫研究专著。有鉴于此,83岁高龄的顾蕴璞教授为纪念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推出了33万字的新著《莱蒙托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版),这是中国学界在莱蒙托夫研究方面的一件喜事,也是俄苏文学研究方面的一大收获。

顾蕴璞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翻译家、学者,更是国内顶尖的莱蒙托夫翻译家和研究者。从1962年开始,他就形成了自己的“莱蒙托夫情结”,5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莱蒙托夫的翻译与研究。他曾翻译过多种《莱蒙托夫诗选》《莱蒙托夫抒情诗选》,出版过《莱蒙托夫抒情诗全集》,主编过我国第一套5卷本《莱蒙托夫全集》,在此基础上,他相继撰写了不少论析莱蒙托夫诗歌的论文,并且出版过十几万字的专著《莱蒙托夫》。

在翻译艺术和学问上,顾蕴璞教授都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这些年依旧不断琢磨、修改以前的莱蒙托夫译文,同时把自己温故知新的心得和最新的思考形诸文字,又发表了一些关于莱蒙托夫的论文,如《试论莱蒙托夫诗的意象结构》(《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新中国60年莱蒙托夫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湘潭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等。为了给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献礼,他又精心对几十年来的莱蒙托夫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修改、补充与整合,出版了堪称我国目前最全面、独到的莱蒙托夫研究专著《莱蒙托夫研究》。

该书的全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包括莱蒙托夫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美学思想的全方位研究。专著分诗歌论、小说论、戏剧论三章,每章既有对该体裁创作的全面论述(如“诗歌创作掠影”“诗情的主旋律”,“小说创作一瞥”,“戏剧创作扫描”),又有对代表性作品的专门阐析(如“真善美的悲剧链及其审美空间——论长诗《恶魔》”,“诗的情思向散文描写的渗透——论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娱乐舞台与人生舞台的交叠——论诗剧《假面舞会》”)。在此基础上,专著还有对莱蒙托夫美学思想的首次归纳、梳理,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辩证把握(美的必须同时是真的、美的必须同时是善的)和深广的思想命题与二元对立的艺术思维(个性与群体、自由与奴役、文明与自然、风暴与宁静、人民与人群或俗众)。

第二,既有外部研究,更有内部研究,而且两者相互结合的专著。外部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莱蒙托夫天才成才三部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人论世”上(详后)。内部研究表现为既有对诗人诗歌创作规律的总结,如关于莱蒙托夫诗的“意象结构”“音乐美”“抒情方式”;又有对其独特艺术风格的总结,如“哀伤——反叛的琴弦上的音符”“‘自我’——成为时代的聚光点”“爱与憎——感情的指南针上的两极”;还有对重要代表作品的艺术把握,如关于长诗《恶魔》、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戏剧《假面舞会》的深入论析;更有对具体作品的精细艺术分析,如对莱蒙托夫抒情诗《高加索》《乞丐》《我要生活!我要悲哀……》《帆》《诗人之死》《囚徒》《祈祷》《沉思》《寂寞又忧愁》《云》《祖国》《不,我如此热恋的并不是你……》《别了,藏污纳垢的俄罗斯……》《悬崖》《我独自一人出门启程……》等的详细阐析。

第三,在此基础上,还有影响研究、比较研究、翻译研究以及新中国60年莱蒙托夫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专著还通过“俄罗斯文坛精英眼中的莱蒙托夫”梳理了莱蒙托夫的影响;通过与普希金的比较,进而确立了莱蒙托夫的独特个性,他对普希金的继承尤其是创新;翻译研究则是顾蕴璞教授从事莱蒙托夫诗歌翻译几十年的经验结晶,从心得体会到翻译原则再到如何从“信”上升到对意境传达的“达”和“雅”;《新中国60年莱蒙托夫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则在简要回顾我国建国前莱蒙托夫的研究状况后,分新中国的前30年和后30年两部分,全面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考察、论述了莱蒙托夫诗歌的研究状况。

独到则主要表现为全书多有自己的学术思考与独到见解,最精彩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人论世”,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外部研究。尽管新批评派特别强调内部研究,受新批评派影响的人甚至宣称只管品尝鸡蛋的美味而不要管它是哪只母鸡生的,但事实上文学创作绝不同于母鸡生蛋,它是人审美的精神产物,与人的时代、环境乃至个性密切相关,莱蒙托夫更是如此。如果离开上述三者,我们无法理解,一个只活了27岁的贵族公子哥儿怎么会成为俄国与普希金齐名的大作家,而且甚至比普希金更富于现代性!专著独具慧眼地抓住了这一要害问题,在第一章成才论中就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莱蒙托夫天才成才的三部曲。专著指出,天才的真正涵义并不是凭空从天而降的人杰,而是指具有较高天赋,在艰苦环境的熔炉里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锤炼自己而实现超群和超前的自我价值的人。莱蒙托夫就是这样一个天才诗人,他的成才是在时代的需求下,天赋、家境和磨难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莱蒙托夫作为一个天才并非从天而降,而是顺应了三大客观规律,即天时、地利、人和应运而生的。论天时(时间),莱蒙托夫正好出生在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尼古拉一世的时代,暴政的时势造就了叛逆的英雄;论地利(空间),出生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人际冲突的贵族家庭(母亲早死、外祖母剥夺了诗人父亲抚养孩子的权利,诗人虽受到很好的教育但缺乏父爱),使他天赋的智商和情商获得超常的开发,而接下来在军队和上流社会这两个沙皇统治的心脏地带的经历,又使他成为出人意料的从内部攻破堡垒的怪杰;论人和(素质),由于具有超常的天赋和意志,他才在产生天才的气候和土壤里成为现实的天才人物。不过,对于任何天才的造就来说,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后天的社会与生活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逆境的磨练。任何人,不管他出生在怎样一个呼唤天才的时代,不管他承袭了父辈多高的智商和情商,也不管他出生在怎样一个容易成才的家庭,如果没有后天的逆境对他意志的严酷磨练,还是成不了现实的天才的,尽管他具备了一切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如我国大思想家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对今天我国的青少年仍是永不过时的励志教材。这种研究,不仅眼光独到、深刻,具有中国特色,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知人论世”,而且极其符合莱蒙托夫天才成才之路。

二是对《当代英雄》的叙事与结构的独到把握。专著指出,莱蒙托夫在继承国内外传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将《当代英雄》建立在两种传统的特殊嫁接上,即将传统的叙事体小说与感伤主义作家常用的日记体、自由体小说先后呼应地融为一体,以一个主要人物(毕巧林)统领前后两个部分中五个相对独立的中篇小说(《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从而形成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并创造性地运用拜伦将抒情手法融入叙事机制和西欧小说家首创的“内心独白”(如司汤达的《红与黑》)等经验,从丰富叙事视角(三个叙事者:“我”、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和毕巧林)、变换叙事视点(即打乱时空结构——按照故事时序,《当代英雄》章节设置应为:1.《塔曼》;2.《梅丽公爵小姐》;3.《宿命论者》;4.《贝拉》;5.《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而作为小说文本的叙事结构则为:1.《贝拉》;2.《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3.《塔曼》;4.《梅丽公爵小姐》;5.《宿命论者》)入手,步步进逼地延伸叙事视线(即不断缩短心理距离),层层剥笋(即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地扩大叙述视野(从行动、外貌直至内心),以取得进行深层心理分析的叙事效果。犹如普希金将诗的审美机制引入长篇小说创作,从而创作了以奥涅金诗节为核心的俄国诗体长篇小说的新体裁,莱蒙托夫将诗的审美原则引入散文体长篇小说创作,从而独创了俄国社会心理与哲理长篇小说新体裁,为尔后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俄国作家的心理描写奠定了基础。

三是莱蒙托夫诗的意象结构。专著从“意与象的组合模式”“时空的转换模式”“虚实相生的机制”“意象群的总体效应”“意象的对比”“特征性意象的复现”等六个方面对莱蒙托夫诗歌的意象结构进行了颇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艺术分析,这具有相当独到的艺术眼光和学术眼光。因为莱蒙托夫的诗歌素以感情炽烈和意象丰美著称,然而,历来论者们对他的炽烈情感论述有余,而对其丰美意象关注不足。莱蒙托夫作为伟大诗人、伟大艺术家的情感是经过高度审美化了的情感,只有通过对它的载体——意象的丰美性进行结构分析,才能对其作出充分的审美评价。

综上所述,《莱蒙托夫研究》是顾蕴璞教授几十年心血的结晶,不愧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独到的莱蒙托夫研究专著,也是顾先生为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敬献的一份厚礼。

作者简介:曾思艺(1962—),男,湖南邵阳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6-02-20

猜你喜欢
专著天才意象
党天才
抚远意象等
专著
天才or怪咖
小知识·专著、编著、编书、教材的界定·编书
专著推介
《再生医学- 转化与应用》大型学术专著出版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