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发微课的作用与设计原则

2016-04-13 08:35郭欣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微课内容高职

郭欣红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高职院校开发微课的作用与设计原则

郭欣红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时代产物在社会上迅速普及。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微课的定义入手,探讨开发微课的意义,微课的优点和作用,微课设计的6个原则,最后对微课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微课;微课作用;设计原则;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伴之而来的是各种微时代产物层出不穷,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上普及。教育界也不可避免受到微时代的冲击,微课、慕课、翻转课堂、M00C等新的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微课无疑是其中最大一个亮点和热点,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微课的定义

微课的雏形源于美国L e R oy A.Mc G r e 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2008年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 av id Pen r ose)又提出了“M i cm—L e c t ur e”概念,将其运用于在线课程,进而逐渐形成微课程教学理念。2012年12月,教育部举办的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拉开了高校教师对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序幕。那么微课就是微课程吗?目前学术界尚未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几种常见的微

课认识有:微课是课程;微课是视频课程;微课是课。例如胡铁生、焦建利、苏小兵、黎加厚等教授对微课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个人更认同把微课定义为微课程,常用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难点问题,它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源所组成,[1]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无论定义如何,从微课产生的过程来看,其核心都是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的联系起来,产生一种“更加快捷有效的学习体验”,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2]

2 开发微课的意义

2.1 微课的优点

(1)微课最突出的优点是时间短,高效快捷。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简短的微课视频能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把握课程要点。在5-15分钟内,以视频形式,结合图形、声音、动画,讲授一个重点或难点、或一个教学反思、练习测试,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枯燥而又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2)满足了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更具灵活性与针对性。在高职教学中把微课嵌入课堂,并上传到相关网站,能够使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课后反复点击播放,查缺补漏;使基础较好的同学,知识更加强化巩固。[3]微课的学习不限时间和场所,可以是教室、宿舍、也可以在操场,支持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学生即可以使用平板电脑,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学习,时间和自由度更加灵活,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

(3)弥补课时不足的压力。高职教学引入微课,能有效解决和处理课时少,难点重点不宜讲授透彻的矛盾。由于时间关系,课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能把相关内容充分展开来讲授,微课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些不足。高数定义背后的数学史、思政课的历史事件经过、文学作品中人物分析,专业课的工作环境模拟,都可以通过微课故事、视频、动画、实验,把课上平铺直叙和单调难懂的听讲变得直观、立体、生动起来,它与课堂讲授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2.2 微课的作用

(1)实现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把情境和案例用微课的形式展示,做成课程导入,其作用和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微课也可以用一个故事或提问做课程结尾,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也为下节课内容做铺垫。针对高职学生爱玩智能手机的特点,把作业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去完成,帮助学生养成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学习的习惯,转移他们对游戏的痴迷。

(2)实现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同行观摩。通过同行之间微课的观摩,研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汲取他人长处,反思自身短处。把这项活动纳入日常教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若把一门课中的若干个重点、难点,精心制作成微课视频,构成该门课程的核心微课群,配合精品课资源,形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网上教学资源环境”。这样的“微资源”会增加精品课网站的亮点和点击率,促进了资源共享,从而迅速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

(3)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既可以将新课的预习做成“微课”、也可以将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做成微课专题、或将课后的拓展做成“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单位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有效课堂。

3 微课设计之思考

微课的设计是灵魂,也是微课的魅力所在,精彩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因此,微课设计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微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内容选取原则

微课选取的内容必须是适合开发的,独立的一个重点或短小精悍的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开发成微课,微课由于时间有限,那些难度系数过高或计算量很大的内容,就不适合选作微课教学的素材。另外为保证微课学习的节奏和效率,要求微课教学的内容容量适中,不可贪大求全。围绕解决一个问题去设计,其目标只在于切实解决学生的困惑和疑点,但要注意内容的编排要兼顾层次与难点梯度,与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一般也分为导入、讲解、应用、总结、提高几部分。

(2)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结合高职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背景提出的,具有吸引力的动画场景,会增加微课的亮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按照微课时间短、内容精的特点,要在十几分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保证教学过程的相对完整,微课开头的设计十分重要,一般采用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快速抓住学生眼球,迅速进入主题,再灵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深入剖析教学内容。

(3)问题引领原则

微课虽然不同于传统授课,具有“微”的特点,但也不失“课”的功能。如何以问题引领,是微课设计的重头戏。通过先向学生呈现问题,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教学,接着再展示如何将学到的具体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用以改进在线教学、多媒体教学或者E-l e ar nin g学习中只重视信息呈现、忽略有效教学特征的弊端,[4]也恰好为微课设计容易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方法指导。

(4)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开发微课的目的是应用而非竞赛,微课的应用对象是学生而非教师。因此,微课设计依然要秉承“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思路,视频内容应与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微课的应用模式要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既是主体、又是主导的新“双主”学习模式。

(5)微频设计原则

微课视频的设计首先要确定其设计风格,整体风格要保持一致。微视频录制要确保画面清晰流畅,教师普通话要标准,声音平静自然柔和。主线要清晰,录制视频时主讲者是否出现在画面中,没有硬性规定。如果主讲者出现在在镜头前,要着正装,表现的落落大方,富有感染力。若主讲者过于紧张或拘谨,课堂气氛就会压抑,缺少了自我学习的轻松感。视频的设计要体现出设计者的创意,要迎合学生的审美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6)画面美观原则

课件中每个幻灯片的文字不宜过多,提纲式的文字与每页内容相配,切忌过多的文字代替教学内容。图形或图像采用J PG、G IF、P N G等常用格式,合理使用照片和剪贴画,课件适当使用图表、表格、流程图、插画等。微课画面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心里。构图上合理分割画面,主题元素突出。颜色不宜过多过杂,在同一的色调中寻求变化。文字要简明扼要,纲要突出,字体字号和字型要协调。视频拍摄角度和镜头推拉要有技巧,突出重点,课件解说和背景音乐要与内容搭配好,不得相互干扰。

4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微课”应用在教学中,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又一发展趋势。但也应注意一些问题:一是“微课”自身有明显不足和弊病。比如容量小,只是零碎的知识片断,缺乏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它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二是“微课”要从师生需求的视角出发,微课的类型可以更加丰富,不仅是概念型,要逐渐拓展到实验型、练习型,真正体现出应用的价值。三是要不断完善和丰富微课资源平台,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在很多高职院校还处于尝试和试运行阶段,与国外相对成熟的微课网站相比,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多内容需要完善,例如增加配套练习,要有师生互动记录、知识导向链接,建立学习监督和量化考核体系等,把微课学习做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四是“微课”的发布应经过严格的审核,确保知识的准确度,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实现优秀资源在网上共享。

[1]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2]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2):100-110.

[3]房广梅.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4):98-99.

[4]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82-97.

[5]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方法设计[J].广东教育,2014(4):33-35.

The Functionand Design Principlesof theDevelopment of Micro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 lege

G u o X inhon g
(Q ual ity E d uca tion C o l l e g e,L i a onin g F in a n c e V o ca tion al C o l l e g e,S heny a n g L i a onin g,110122)

W ith the rap id de v e l o pm ent o fm o b i l e I nte r net te c hno l o g y,m i cr oe ra pr od uc ts rap id l y s pr e a d in the so c iety.T his ne wm i cr o-l esson te ac hin gm ode l e m e rg ed a nd h a s r e c ei v ed m o r e a nd m o r e a ttention.T his pap e r st ar ts w ith the de f inition o f the m i cr o l esson,dis cu sses the si g ni f i ca n c e o f de v e l o p in g the m i cr o l esson,the a d va nt ag es a nd fu n c tions o f the m i cr o l esson,the 6 pr in c i pl es o f the desi g no f the m i cr o l esson,a nd f in al l y pu ts f o rwar d so m e s ugg estions f o r the de v e l o pm ent o f the m i cr o l esson.

M i cr o-l e c t ur e;E f f e c t o f M i cr o-l e c t ur e;Desi g n P r in c i pl es;

G712

A

1672-2094(2016)02-0133-03

责任编辑:张隆辉

2016-02-16

本文为2016年校级课题“基于高职学生的微课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LJ Z Y L201514)研究成果之一

郭欣红(1969-),女,辽宁沈阳人,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学教法。

猜你喜欢
微课内容高职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主要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