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职院校日常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研究

2016-04-13 08:35代玉龙马秋林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明院校高职

代玉龙,马秋林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西部高职院校日常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研究

代玉龙,马秋林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高职院校日常生态文明教育是树立、强化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营造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氛围,外化生态文明行为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课题组对西部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及行为现状调查为导向,梳理高职院校日常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了构建教育领导、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实践活动、教育宣传等体系,加大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教育,提升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

西部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日常教育体系

随着“深化生态体制改革”[1]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及相关教育研究也逐步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学校日常教育之中势在必行。同时,西部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重要意义,积极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主动提升生态文明的行为素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刻不容缓。

1.西部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及行为现状

课题组于2014年9月-12月,采取调查问卷形式对西部地区(如新疆、云南、陕西、四川等)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73份,有效率为97.75%。调查学生涵盖理工、文管、教育等领域,涉及电气自动化、经济信息管理、学前教育等20余个专业(非环境专业)。调查取样无论是高职院校分布,还是高职学生专业都据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行为等与国家和社会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14.07%的学生还需要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内容加强学习与认识。学生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什么”问题,47.83%的学生认为是基本方针,29.92%的学生认为是基本国策,22.25%的学生认为是基本途径。学生对于‘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的知晓程度,41.09%的学生不能正确回答出‘3月22日和6月5日’。又如:在高职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调查中发现,20%的学生不是非常愿意参加植树等活动,78.6%的学生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74.17%的学生认为学校食堂学生用餐剩菜剩饭多,浪费较为普遍。62.07%的学生不会经常或者基本不会给身边的人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所在学校里,64%的学生表示存在公众场合吸烟现象,72.46%的学生表示存在浪费水电、损害校园花草树木、践踏草坪、宿舍噪声大、乱扔垃圾等破坏生态文明的现象。

2.高职院校开展日常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2.1 国家实施五位一体战略的整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将十七大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生态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而高职院校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理应将国家大政方针落实到思想与日常行为教育中去,为实现国家总体布局做贡献。特别是在新的生态文明建设布局提出、实施之际,高职院校更应体现特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特点,施展特长、发挥功能。

2.2 高职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迫切需求

根据培养目标,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更为重要的是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了解、认识、理解、践行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国家战略,有利于高职学生“修身”,也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动融入社会、融入国家总体布局,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

3.构建高职院校日常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3.1 构建日常生态文明教育领导体系

西部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深入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政策,增强做好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生态文明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突出位置。依据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树立、日常行为的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特点,在落实教育责任过程中,应明确主要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协助部门、协管部门及责任人,让日常生态文明教育责任部门构成网络体系。

高职院校在修订各部门职责时,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应的责任内容纳入其中,形成全员育人,人人抓生态文明教育的局面。为加强日常生态文明教育各部门的协调,高职院校应设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相关部门、教学系(部)负责人任成员。制定学院日常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

3.2 构建日常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体系

高职院校为更好地实施日常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也需要在制度体系建设上下功夫。针对目前教学内容不多、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教育基地较少等情况。“要将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的要求渗透在学校的工作决策和相关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4]需要构建新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实践基地建设制度等,使之与国家政策要求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能力、素质提高的需求相适应。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与高职院校应明确各自在日常生态文明教育中的职责,并加以制度化。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课程标准制定、修改、完善、经费投入、师资引进与培养、实践基地等方面给以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在具体课程开设、校园育人环境等方面起到责任主体作用。

3.3 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教育课程体系

3.3.1 增加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统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所涉及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偏少,与当前国家的要求不太相符合。建议增加更多的内容在思政课程中,“如在‘概论’课中侧重理念、知识教育,‘基础’课中侧重身体力行教育,《形势与政策》课中侧重形势教育等。”[5]

3.3.2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都选有明确的专业,他们会把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花在专业课程学习上。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也应当融入到学生日常专业课程学习中去。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将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等现场标准化管理6S(即,S E I R I整理、S E I TO N整顿、S E I SO清扫、S E I K E TSU清洁、S A F ET Y安全、S H I TSUK E素养)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将与电子行业相关的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政策融入到项目化专业课程中,学生不脱离专业、职场,学习、领会生态文明要义,逐步实现意识和行为自觉。

3.3.3 设计开展生态文明主题讲座

充分挖掘高职院校智力优势,利用高职院校特有资源,聘请生态文明建设专家、知名人士、模范代表定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讲座。在内容设计上,针对低年级学生主要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学习生态文明知识,针对高年级学生主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方法、实践教育。

3.4 构建团学组织自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3.4.1 开展自我教育管理活动

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会中学习部、生活部、宿管部、伙食管理委员会等学生干部队伍的日常教育管理功能,加强对在校学生生态文明的日常行为规范与管理。另一方面,依托学生环保类社团(环保协会)开展校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如在世界环保日、世界水日、植树节等节点时间或不定期发起“争当文明使者”、“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光盘行动”、植树活动等,以社团会员的身份主动参与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等活动。

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拥有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思政、团学、系部等可设计生态文明相关主题,充分利用团学组织开展学生论坛,让学生交流好的想法、方法,同时也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等实践能力。

3.4.2 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所在地的生态文明状况是高职院校学生调查、学习、研究、实践的生动素材。加之,西部各地区生态现状各不相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也各有侧重。这就需要学生熟悉当地情况,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团学组织可自发组织,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生态文明调查研究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相关部门聘请专业师资、环保专家、政府环保部门专业人士等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实践成效。

3.5 构建日常生态文明教育宣传体系

为了营造生态文明建设学习、交流、实践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就需要整合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手段、设计形式内容,加大宣传力度。目前,高职院校面向学生的宣传资源、宣传渠道比较丰富、形式多样。如校报、广播、校园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QQ群等等,由宣传部门牵头,定期或不定期统一发布、推送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资料。在内容选择和设计上,宣传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成果;宣传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校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先进典型人物;跟踪报道主题活动等等。特别注重选树、宣传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件和优秀代表人物。

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之,高职院校学生据有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意识和行为可塑性强、行为习得过程呈反复和循序渐进等特点。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构建全员教育、全程教育的教育体系,强调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研究,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6]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常态化长效机制。加上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不断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会在青年不断努力的进程中逐步实现。

[1]谭建军.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体制改革[J].南方论刊.2015,(2).

[2]黄小毅.西部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及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3]周文斌.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公共安全.2010,(2).

[4]王丹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M].河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5]姜友维.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

[6]路琳.试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Researchon theDai ly Ecological Civi l ization Education Systemof Higher Vocational Col leges inWest China

DA I Y ul on g,M A Q i ul in
(S i c h ua n V o ca tion al a nd T e c hni cal C o l l e g e,Su inin g S i c h ua n 629000)

T he d a i l y e c o l o g i cal c i v i l i z a tion ed uca tion in hi g he r v o ca tion al c o l l e g es is a n i mp o r t a nt wa y to est abl ish a nd st r en g then the st u dents'awar eness o f e c o l o g i cal c i v i l i z a tion,to cr e a te g ood st u dy a t m os p he r e.B a sed on the in v esti ga tion o f W este r n H i g he r V o ca tion al C o l l e g e S t u dents'e c o l o g i cal c i v i l i z a tion c ons c io u sness a nd b eh av io r,this pap e r c o mb ed the appr o ac h a nd m ethod o f v o ca tion al c o l l e g es d a i l y e c o l o g i cal c i v i l i z a tion ed uca tion,pr o p osed c onst ruc tion o f ed uca tion al syste m s,to i mpr o v ee c o l o g i cal c i v i l i z a tion a nd prac ti cal ab i l ity o f st u dents.

H i g he r V o ca tion al C o l l e g es in W est C hin a;E c o l o g i cal C i v i l i z a tion;D a i l y E d uca tion

G711

A

1672-2094(2016)02-0148-03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6-02-13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职院校生态文明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14J D S Z205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美丽中国战略下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研究”(项目编号:14S A0195)成果之一。

代玉龙(1980-),男,四川安居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马秋林(1957-),男,四川盐亭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文明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