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等待,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等待的策略与研究

2016-04-13 18:44常芬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艺术

⌾ 常芬敏

学会等待,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等待的策略与研究

⌾ 常芬敏

教学等待是学生学习心理以及课堂教学现状不可忽视的艺术。教学等待艺术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发展,具备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意识以及掌控课堂的能力。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等待艺术的运用,洞察等待时机,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等待艺术。

课堂教学; 教师 ;等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外,更多地是强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改变教学行为,学会“等待”,让他们自主学习,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真正体现。

教学等待是学生学习心理以及课堂教学现状不可忽视的艺术。教学等待艺术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发展,具备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意识以及掌控课堂的能力。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等待艺术的运用,洞察等待时机,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等待艺术。

一、教学等待艺术的内涵

“等待”一词不仅包括时间维度上的延长,而且还包括心理层面上教师对学生有所期待,并期望学生在课堂上尽情施展才能的一种心向。教学等待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营造具有多彩答案的课堂。第二,引领每个学生都能进入问题情境状态。第三,允许回答问题者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妄下定论。第四,给与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空间。等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并非不作为,而是积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教学等待艺术的分类

根据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学等待可分为导课中的等待、授课中的等待以及结课中的等待;根据等待的主体不同,教学等待可分为教师等待、学生等待和师生等待;根据等待主体当时的动作行为,教学等待可分为伴随语言的非静止等待和不伴随其他行为的静止等待;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可分为提问中的等待、小组讨论中的等待;根据等待在教学中的作用,可分为积极等待和消极等待。以上等待方法之间,并非径渭分明、非此即彼的独立体,而是彼此交叉、相互渗透。等待方法的综合运用,既要考虑课型特点、教学内容等,又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和等待方法自身特点。教师需要具备选择意识,以在课堂中适时、适地、适度地运用等待艺术。

三、教学等待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等待促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性质和教学结果的质量。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笔者认为,要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很多时候只需要做一名积极的旁观者,而做一名旁观者需要的首先就是耐心的等待。只要我们善于等待,给学生以时间,给学生以信任,对学生有期待,学生就会回报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教学五下《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说一说等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究,充分认识到长方体的一些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形状大小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在这里,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数学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2.等待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无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更难培养创造性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提问后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哪怕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也要让学生自己去走,自己去爬,等一等,再等一等,也许下一刻,就是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时,就是学生创造精彩课堂之时。

3.等待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有效的,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而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保证学生有效进行自主探究呢?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中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耐心“等待”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找到目的地。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求长方形的周长教学片断,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求周长。教师不需要做任何铺垫,只需要“等待”。如果教师不改变教学行为,仔细做铺垫,用暗示性的小问题牵着学生走,学生虽少了迷路的可能,但也少了找路、选路、认路的锻炼。在教师的“等待”中,学生会呈现出三种解答方法:①连加,②长×2﹢宽×2,③(长﹢宽)×2。然后交流,说说各自的真实想法,呈现不同的思维过程,在此同时学生也了解了其他不同的解题思路,开拓了思维。快乐的找到了目的地。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只需耐心的“等待”,“虚心”倾听,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享受教学成果。

4.等待让学生张扬个性 不同的个体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有着自己固有的特点,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正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提供时间,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600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1.5倍,他们在6小时距中点60米的地方相遇,求甲速与乙速。我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的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交流中,同学们列出了多种算式。如:(1)(600÷2+60)÷6 (600÷2-60)÷6

(2)解:设乙速为X千米/小时,甲速为1.5千米/小时(1.5X+ X)×6=600

(3)1.5X×6 —60=6 X+60(4)1.5X×6 —6 X=60×2等等。交流完毕,我并没有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好,而是让学生说说除了自己的方法以外,你还准备采用哪种方法?为什么?事实上有些方法很难简单的判断优劣,对于每个学习个体而言,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自觉的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整理、修正与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与发展。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为更有效的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需要我们多一些等待。“等待”是一种行动,“等待”也是一种理念,“等待”更是一种艺术。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自主探索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问题的深思和熟虑;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学会等待,你的心中就装下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学会等待,你的课堂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徐静儿《等待的艺术》2005

[2]皮亚杰《教育心理学》2004

[3]潘淑《教育心理学》2001

[4] 杨光泉《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2006

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 733399)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艺术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纸的艺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