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对策

2016-04-14 10:09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张茂贵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10期
关键词:科西斗士文本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 张茂贵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对策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 张茂贵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逐步进行改革,推行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也逐渐在发挥其效果,其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的提出引起了各个小学语文教师和相关从业者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文本提出相关的解读对策。

小学语文 文本解读 对策

1.抓住文本改革的实质

阅读不是简单的识文读字,它和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所提倡的一样,都是帮助读者形成对文本的自己的理解的手段。传统的小学文本解读,只引导学生领悟到特定的含义,即所谓的正确答案,语文教师通过对应试方式的适应和调整,将课堂和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了唯一的答案之中,这违背了文本阅读所要求的初衷,学生乃至教师都没有从其中获得应有的收获和感悟。文本阅读在不同的读者心中,应该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感悟和共鸣,读者对其各取所需,得到其独特的感受,即创造出多种意义,这是阅读的本质。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改革的方向,对接近这种本质有很大的帮助。这应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不同的学生和老师对同一篇文章的领悟是各异的,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进。教师应该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思维,逐步变更为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表其各自的观点并给予鼓励和支持,尽量帮助学生发挥其创造力,甚至激发其潜能,教师也能从中获益,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随着改革的进行,创新能力开始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尽多的被鼓励去形成自己的思考,自主阅读和得出感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和同学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互相答疑解惑,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即个性化解读。同时,教师也同样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对课本文章的解读应该倾向于多维思考,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并且尝试着理解学生提出的观点,这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进步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文章《石榴》中,在描述到花和叶时,作者分别使用了“抽出”和“长出”两个词,十分生动形象,读者就能感受到那种春天万物生发的萌动和力量,还有生命的感觉。理解到这里,教师可以尝试对同学提问,如果将两个动词的宾语相互替换,再代入到文章里,读者的感受将会如何,是对春的感受更加强烈了,还是并没有改动之前的描写生动和形象,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合理用词的理解和印象。

再例如,作者在描写其花朵时,有使用“火红”“盛”和“满”这样的词汇,教师可以就这样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能够使读者体会到石榴花盛开得红艳又繁多,还能够间接的感受到石榴花绽放的过程感,它不是一夜之间就开放的这样繁茂,而是逐渐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使用相近的词汇甚至相似的语言,模仿原文,对其印象里的石榴花进行描述,描述其绽放的过程,其最终挂在枝头的状态,气味等等,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也能够借此来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准确用词的印象。

2.抓住文章的题目

阅读一篇文章的第一步就是阅读其题目。题目虽然简短,无法全面表达文章的内容,但是其仍然是作者希望借机来阐述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关键,甚至有些是较明确的表达了文章所需要表达的倾向,这对于理解一篇文章来说十分重要。在阅读正文之前,首先对文章的题目进行适当的解读,尽量抓住一切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这对于理解文章非常有帮助,从而获得更加深层次的领悟和感受。

3.抓住关键句

一篇文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能够较完整的表达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语句,这种语句常常起到呼应和点题的作用,能够较强的将整个文章的思想概括和抒发出来。如果读者能够善于把握这类关键句,那么在阅读长篇文章时,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能够较准确的把握文章的立意,既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和脉络,所以在对文本解读时,准确抓住关键句,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例如,在文章《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中,课文结尾写道,“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灾难,恩科西就是榜样。’”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激励人们在病魔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而在文章的开头,第一句“2001年6月1日,正当全世界儿童欢庆节日的时刻,一位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去世了。”就交代了恩科西去世的时间和他的年龄,运用了对比手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抗争的小斗士。”“勇敢的声音”“顽强抗争的小斗士”体现了安南对恩科西积极的生活态度的高度评价和由衷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恩科西去世的惋惜和痛心。

总而言之,在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进,其教学方法应该顺应改革的要求,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务实探索出合适的文本解读方法。

【1】王艳萍.语文文本解读策略初探【J】.广西教育,2011(05)

【2】熊伟,朱特.深入解读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1(Z1)

【3】孙友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3)

猜你喜欢
科西斗士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高福:抗击致命病毒的斗士
问题设计 品位体验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何日报怨仇,手刃贼人头”——记抗日斗士、诗人李雪舟
关于莫里森小说《爱》中“爱”的主题思考
“女勇士”:反封建的斗士——女性主义视域下重读汤亭亭的《女勇士》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对一个高贵生命的敬畏与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