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2016-04-14 10:36黄敦利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党纪螃蟹规矩

○黄敦利

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黄敦利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条例》)重在立德立规,立德向善,立规惩恶。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尤其要把规矩立起来,把纪律严起来,带头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切实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必须把欲望关进道德的笼子。早些时候通过电视看到一个专门捕捉猴子的办法,就是在椰子上挖一合适的洞,里面放满猴子喜欢吃的果物,猴子由于看到自己喜欢吃的果物就奋不顾身,手始终不出来,这样抓猴子一抓一个准。小时候到河边钓螃蟹,螃蟹往往用钳子夹住钩上诱饵,始终不愿意“放爪”,一提杆就上来了。其实,无论是抓猴子还是钓螃蟹,主要是通过引诱的方式引其上钩,动物因贪欲而束手就擒。动物是有欲望的,人是高级动物,自身欲望会更强,对不良欲望克制能力的大小决定个人品质的高低。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因贪欲诱惑纷纷落马,究其原因,这些人原本不是“根子坏”,许多曾经是作出过成绩、得到过荣誉的“好党员”和“好干部”,但因守纪律讲规矩的意识不强,贪欲过度膨胀,最终滑向堕落的深渊。诗人陆游以“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的经典诗句写出了功名利禄的丑恶,也道出了看淡功名利禄的豪放。党员领导干部在诱惑手段越来越隐蔽、诱惑形式越来越多样、诱惑用心越来越险恶的复杂环境中,唯有通过道德约束,在心中筑起一道红线,将一切违反法纪、背离制度的行为杜绝在红线之外,欲望才不会泛滥成灾。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必须把权力当成奉献的工具。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告诫官员不是将精力放在比待遇高低、权力大小、升职快慢上,而是放在比奉献多少、贡献大小上,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古往今来,多少官员面对权力都不能正确把握自己,或者一开始就将其作为私器而滥用或者乱用,往往经历了从清醒到混沌的过程,逐渐让权力脱离了既定的轨道运行,最终腐化堕落,害人害己。究其根本,就是忘记了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内心深处没有弄清楚“依靠谁”、不明白“为了谁”、想不通“我是谁”,在面对权力时,少了一份清醒和敬畏。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党员领导干部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理应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正确行使权力,掌权为公、个人则荣、事业则兴。否则,声名则败、事业则损。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必须把自省作为修身的镜子。早在2010年6月,习近平同中央党校领导谈到对学员的要求时说,我们党需要有一批“踱方步”的人。所谓“踱方步”,就是迈着四方步考虑党和国家大事的人。显然,习近平同志的“踱方步”,除了要求领导干部要考虑国家战略问题外,还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反躬自省,严以律己。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眼中“一点黑”,总是与那些问题多、问题严重的人去比,觉得自己那点事儿算不了什么,抱着侥幸心理再“捞上一把”。无数事实证明,这些党员领导干部正是因为不能很好反省自己,不能将自己暴露在“显微镜”下,结果就沿着由怨到羡、由看到干、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违法乱纪道路,一步步滑向悔恨不已的深渊。新时期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对自己身上的恶习和陋习高度重视,按照“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警句对照检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决不为己谋私利。同时增强自律、自警、自省意识,以《准则》和《条例》为镜子,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处处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己,踏实做人,坦荡做事。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把严守党纪作为从政为官的行为准则,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其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自觉,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唯有如此,党员领导干部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好。

猜你喜欢
党纪螃蟹规矩
“按规矩办”
巍山县档案局组织开展党章党纪法规知识竞赛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螃蟹
螃蟹
我是螃蟹
粤人吃饭讲规矩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如何理解“党纪严于国法”?
党员要自觉以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