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初中英语学科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2016-04-14 14:57刘敬雯陈玉卿孙秀珍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研训初中英语英语

刘敬雯,陈玉卿,孙秀珍

(1.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2.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辽宁大连116600;3.庄河教师进修学校,辽宁庄河116400)



大连市初中英语学科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刘敬雯1,陈玉卿2,孙秀珍3*

(1.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2.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辽宁大连116600;3.庄河教师进修学校,辽宁庄河116400)

我们对大连市初中英语学科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和专业发展状况作了调研,全面分析学科教育教学整体情况,提炼了优秀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和市区研训活动工作特色,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初中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工作重点进行展望。

初中;英语;学科

一、学科教师基本状况

截止到2015年底,大连市初中英语教师共有2 238人,其中,区(市、县)级研训教师22人,特级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82人。教师的年龄分布比较均衡,教师学历多是本科(含本科)以上,部分教师具有英语专业硕士学位。

“十二五”期间,初中英语学科涌现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他们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摸索,改进教法,勇于创新,在新教材的教法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在英语教学的不同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起到了很好的稳固与传帮带作用。同时,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正在崛起。近年来通过评优课平台,一大批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并崭露头角,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使用教材等方面发挥较好的引领示范和推广作用。

教师队伍发展呈现新特点。一是趋向团队合作,从备课组到教研组、校本研修互助网、校际联动等团队助推大连市英语教学研究氛围日渐浓厚。二是趋向新的教师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创造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由重“成绩”向重“成长”转变。

教师专业发展也存在不足。一是部分教师缺乏新课程理念,仍以讲为主。二是教师缺乏科研意识。目前,很多教师仅把科研、写论文与评职称相联系,没有充分认识科研对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作用,从而缺乏主动研究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对教育教学发现的问题,缺乏主动通过课题、科研探讨解决问题的意识,“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较少。

二、学科教育教学状况

1.学科教育教学整体情况

(1)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多数教师能够关注学生技能培养,关注语言文本解读、信息转换和语言表达,合理处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提炼教学模式,关注核心基础知识技能和学习过程训练。近年来大连市总结提炼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着眼学生发展的EPU和点读技术支持下的4E英语教学模式。模式探索切实引发了教师对课标、教材、教学的新思考,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主的讲解、练习式”向“以学生为主的语言互动式”转变。目前,英语朗读、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英语歌曲、电影配音等教学活动已成为常规英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和学校英语学习氛围已然生起。

(3)优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未来学习能力培养和终身发展。随着“点读技术”这一国家级课题的立项与结题,大连市英语课堂教学构建了“过四关”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即拼读关、朗读关、信息转换关和情景表达关,为学生快乐、自信学英语提供了评价保障。

(4)直面教学瓶颈问题,关注英语教学均衡发展。两级分化现象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两级分化、热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两级分化、班级内部两级分化三个层面。从近几年的中考数据分析来看,两级分化现象虽有所缓解,但依然任重道远。

英语教学中,教师忽略对文本本身的挖掘,课堂上缺乏有思维含量的交流互动活动。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有待提高。目前供外语学习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如点读技术、动画配音、微信语音、网络有声音像材料,线上评价等,但是许多教师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大部分教师仅仅满足于制作课件,或者使用别人现成的课件,无法将信息技术资源融合到学生自主学习中。

2.优秀教师教学特色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大连市涌现出一批有思想、爱研究、敢担当、想上进的有为优秀英语教师,他们中很多人都担任学校的领导或者是英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广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去研究学生,认知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用自己对教育的激情唤醒学生内在不竭的动力,注重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完善生命成长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他们科研意识浓,研究能力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能在不断的反思、学习、改进中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他们善于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教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 “韵律诗教学法”“八大教材资源整合法”“四大语义图构建法”和“动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教研组工作特色

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研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和教学创新的实践主体。大连市英语学科教研组工作特点鲜明。

(1)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五有”。教研活动有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有明确的研修主题,有符合实际的活动安排,有研讨过程的材料积累,有阶段性的书面总结和交流研讨课例。

(2)教研组内涵发展体现出“五强”。一是强化以校本研修为主体,开展主题式、多元化的校本研修活动,丰富研修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二是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研讨相结合,使集备活动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强化科研意识,开展小课题研究,呈现以研带教、以教促研的研究风气,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四是强化创新意识,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体现课堂创新价值,点读笔、电子互动系统、微信平台、网络作业等信息技术资源日渐成为英语课程的有效资源;五是强化内外兼修,加强学习,注重内涵发展,创建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的教研团队,各校都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令人欣喜的是,很多农村学校也非常关注教师队伍的发展,投入大量的财力保证教师参与培训、教研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3)教研组队伍建设体现出“四重”。一是重视团队建设,实行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合力发展格局;二是重视骨干引领辐射作用,打造品牌教师,彰显个性,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三是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教师培养计划,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四是重视资源共享,实行开门课、跟踪课等制度,促进教师优势互补,整体提高。

三、教师主要工作成果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初中英语教学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实现课堂转型,教师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丰厚。荣誉不仅代表了大连市初中英语教师的风采,也为我们坚定不移地探索新课程改革之路提供了自信。五年来,大连市获得全国英语教师园丁奖2人次;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2人次;全国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人次;全国“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质课17人次(占送选比例50%以上),省级优质课30人次(占送选比例的70%);辽宁省级优质课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38人次;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次;辽宁省“百名研究型名师”1人次;全国外研之星“优秀教师”4人次。

完成全国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点读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中国教育学会课题“中考与英语教学的关系研究”,全国基础教育中心课题“中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辽宁省教育规划课题“初中英语学业质量检测研究”和大连市教育规划课题“初中英语情境-知识-阅读-写作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著作《4E:点读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获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四、研训工作特色

1.市级研训活动特色

课题牵动,模式引领。我们通过课题立项探索解决本地区的教学问题,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五项,探索了适合本地学生发展的EPU和4E英语教学模式,为解决两级分化、关注学生成长作了有效尝试和探索,成功突破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两级分化现象有所缓解,课程教学成功转型。

主题化设计,系列化跟进。主题化、系列化是研训活动的基本要求。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近年来主要围绕教材、教法、评价三个维度设计主题化、系列化研训活动,完成“教材文本解读”“听说、阅读、综合语言运用课型构建”“学业质量和学习成果评价”三个主题研究。

典型示范,区域合作。在推进主题化、系列化研训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着力培育典型,借助国家级、省级、市级评优课平台引领示范,通过各区研训教师在区域内进行宣传推广。

基地探索,成果推广。学科基地是研训教师落实课程理念、探索教学方法、验证教学规律的实验田。英语学科基地校不断努力,使英文歌曲、英语课本剧表演、朗读比赛、电影配音、英语文化节等活动成为英语日常教学一部分。

2.区级研训活动特色

研训思路以问题牵引为核心,秉承“三字”原则。“三字”即“寻”“训”“巡”。首先,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寻”找,发现提出共性问题,并将问题进一步升华为集中培训的专题或形成系统研究的课题。然后,进入“训”的环节。“训”的形式主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分别采取城乡分域培训、分校培训、分层培训、骨干培训、全员培训等形式;“训”的内容,一类是来自于上级任务要求,另一类是来自于教学问题,也就是在一线“寻”到的草根问题。最后,进入“巡”的环节,即通过“巡”查反馈问效。一是通过“巡”查,看“训”的效果,二是通过“巡”查,发现典型。

研训主题以打造“活力课堂”为支点,重在落实推进EPU和4E模式。我们总结提炼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即“EPU课堂教学模式”和“点读技术支持下的4E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和实践验证,主要归因于各区研训活动的紧密配合。他们在进行模式推广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活力课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建立并完善了“话题牵引复习法”“基于过程的书面表达教学”“点读笔支持下的高品质课堂”等富有区域特色的各种教学探索,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教学研究新局面。

队伍建设以提高专业素质为目标,全力推进“三梯度”建设。针对教师具体情况,实施梯度培养,层级发展已成为各区教师培训工作的共识。不同梯度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教师阶梯性发展平台,使每位教师在不同层面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积极发挥名师、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各级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影响力。开展“聚焦名师课堂,感悟智慧教学”等特色活动,更好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

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了解中青年教师的需求和特点,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抓手,以校本研修为驱动,通过压担子、给任务,促使他们快速成长。同时,注重行动跟进,发现典型,使他们成为骨干教师的后备军,成为区域学科教学的中坚力量。

采取跟踪指导的方法加强对不满5年教龄教师及代课、非科班出身教师的业务培训。培训以讲座、骨干教师经验介绍、看课、交流、实践为主要形式,并设计各阶段任务,以任务驱动促进他们的发展。

五、学科工作展望

1.吃透课标,活用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吃透课标是教好英语的前提,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活化教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是教师的必然选择。我们应积极探索初中英语教材活化的基本策略,即文字声音化、文本图式化、知识规律化、表达情境化,更多关注语言背后的声音要素,鼓励教师挖掘冰冷的文字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元素,充分体现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

2.面向全体学生,聚焦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策略,使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的学习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习质量。

3.加强语篇教学,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单纯的语法教授,避免题海战术,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阅读分级目标,加强朗读能力训练,并着重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侧重篇章整体理解,培养学生深层次理解语篇内涵的能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加强读写结合的写作情境任务设计,鼓励学生着眼表达,再现生活经历,表达真实的观点。写作表达要中心突出、语义连贯、层次清晰,写作能力培养不能仅仅满足于遣词造句、语法、句式等语言形式方面。

4.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语言重在交流运用,因此,课外活动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如朗读、歌曲、演讲、英语故事汇、英语播报、英语展览等;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参与课外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夏令营”等。

5.重视课题研究,分享教学成果

长期以来,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教研活动推动和各级各类培训,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被动参与培训导致教师缺乏主动探寻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意识;另一方面,被动参与培训使教师主动研究意识淡泊,即使主动做研究也多数停留在总结、经验层面。面临新课程的挑战,教师有必要转变观念,深入领会课标精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问题课题化的方式主动参与研究,优化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并不断与同伴分享教学成果,使自己从被动的受训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

[责任编辑:惠人]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English Education and Its Teaching in Dalian's Junior High Schools

LIU Jing-wen1,CHEN Yu-qing2,SUN Xiu-zhen3
(1.Center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2.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Dalian Jinzhou New Area,Dalian,116600,China;3.Zhuanghe Teacher Training School,Dalian,116400,China)

Based on English teachers'general situ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Dalian's junior high schools,the report makes a whole analysis of English education and teaching.Excellent teacher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the features of school-based research and study,and the features of districts'research and training are distilled.Teach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period of“The 12thFive-Year Plan”are summarized and the key jobs in the future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re forecast.

junior high school;English;discipline

G633.41

A

1008-388X(2016)02-0011-04

2016-03-22

刘敬雯(1971-),女,辽宁大连人,教授。

猜你喜欢
研训初中英语英语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读英语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酷酷英语林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