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自传体记忆损害情况观察

2016-04-15 02:20陆可可薛辰霞董原君张跃奇张桂青
山东医药 2016年10期

陆可可,薛辰霞,董原君,张跃奇,张桂青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自传体记忆损害情况观察

陆可可1,薛辰霞1,董原君1,张跃奇2,张桂青2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自传体记忆损害情况。方法选取PTSD 20例(PTSD组)、创伤后未发生PTSD 20例(非PTSD组)及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均行自传体记忆测试(AMT)、PTSD自评量表(PCL-C)评分。结果PCL-C总分及再体验、麻木回避、警觉性增高分项评分PTSD组>非PTSD组>对照组,P均<0.01;AMT总分及积极线索词、消极线索词分项评分PTSD组<非PTSD组<对照组,P均<0.01(PTSD组与非PTSD组消极线索词比较,P>0.05)。PTSD 组AMT总分与PCL-C总分及再体验、麻木回避、警觉性增高分项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801、-0.772、-0.723、-0.741,P均<0.01)。结论PTSD患者自传体记忆具体性减少明显,且创伤后PTSD症状越严重,其对具体自传体记忆的提取越少。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自传体记忆;积极线索词;消极线索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记忆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闯入性记忆、陈述性记忆的普遍损害以及创伤性遗忘等方面[1]。目前,国内研究者多用韦氏记忆量表检测PTSD患者的记忆功能[2],很少从自传体记忆方面来分析PTSD的症状。自传体记忆指个人对所经历的生活事件的回忆,是一种长时记忆,具有特定的时间、情境、自我特征及情绪色彩,包括语言叙述、呈现具体细节的意向和情绪等组成要素[3]。2014年10月~2015年7月,我们观察了PTSD患者自传体记忆损害情况,为PTSD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PTSD患者20例(PTSD组),男7例、女13例,年龄(43.85±9.87)岁,文化程度≤6年3例、>6年~≤9年6例、>9年~≤12年6例、>12年5例,符合《疾病与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PTSD自评量表(PCL-C)评分≥41分,均为首次发病。创伤后未发生PTSD 20例(非PTSD组),男6例、女14例,年龄(40.80±13.20)岁,文化程度≤6年2例、>6年~≤9年7例、>9年~≤12年4例、>12年7例,PCL-C评分<41分;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具有可比性,均排除有意识昏迷史、存在明确诊断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存在脑外伤病史、有成瘾物质滥用现象、不能配合完成检查者。选择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与PTSD、非PTSD组匹配的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1.2.1自传体记忆评定采用Williams设计的自传体记忆测试(AMT)评分。研究者向被试者提供一系列带有情绪色彩的线索词,积极线索词5个包括深爱、安全、有趣、高兴、成功,消极线索词5个包括恐惧、悲伤、失败、拒绝、孤独。测试时每次向被试者呈现1个线索词,要被试者在60 s内对其做出反应,研究者提取关于被试者的具体记忆。具体记忆是指不超过1 d的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特定事件,凡评定为具体记忆的计3分;反复从事彼此相似的事件为范畴记忆,超过1 d缺少特定事件的为扩展型记忆,范畴记忆与扩展型记忆均称为概括化记忆,计1分;介于具体记忆与概括化记忆之间,计2分;没有回忆出或对线索词没有反应,计0分。得分越低表示记忆的概括化程度越明显。

1.2.2PTSD症状评定采用PCL-C评分。PCL-C包括了17个评定项目的三类核心症状群:再体验(1~5项)、麻木回避(6~12项)、警觉性增高(13~17项)。问卷采用“1=没有发生;2=轻度;3=中度;4=重度;5=极重度”的5级评分;每个条目≥3分,才确定存在此条症状。均由1名主任医师进行诊断,由1名主治医师及2名硕士研究生完成评估。

2结果

2.1各组PCL-C、AMT评分比较除PTSD组与非PTSD组消极线索词比较P>0.05外,各组其余指标比较,P均<0.01。见表1。

表1 各组PCL-C、AMT评分比较(分,

2.2PTSD组AMT总分与PCL-C评分的关系见表2。

表2 PTSD组AMT总分与PCL-C评分的关系

3 讨论

PTSD是一种常见、慢性及多方面致残的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PTSD组与非PTSD组、对照组相比,在麻木回避、再体验、警觉性增高等创伤症状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张本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

记忆功能的损害是PTSD患者常见的病理表现。本研究发现,与非PTSD组及对照组相比,PTSD组自传体记忆的具体性明显减少,即PTSD患者自传体记忆的概括化较明显,与沙东想等[5]研究相同。Harvey等[6]研究也表明,经历应激事件的患者对自己个人经验的具体记忆较贫乏。本研究中PTSD组积极线索词方面较非PTSD组及对照组具体记忆减少明显,此外非PTSD组比对照组提取具体记忆要少。提示创伤会导致回忆正性事件受到影响,并且受创伤事件严重程度的影响。在消极线索词方面,PTSD组、非PTSD组具体记忆的提取均少于对照组,而PTSD组与非PTSD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在消极词汇下,具体记忆的提取与是否发生创伤相关,而不受创伤症状的严重程度影响,与陈雪军等[7]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消极词汇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诱发消极情绪,所以经历创伤的人群可能会尽量回避提取具体记忆,则以概括化的记忆代替,这也就是学者们提出的自传体记忆的功能回避理论。对正常人群来说,适度的功能回避可使个体的主观压力及痛苦减少,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但PTSD患者由于认知功能的持续损害,过度概括化的回忆则是习惯化的回避反应方式,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经历创伤后PTSD症状的再体验、麻木与回避及警觉性增高与自传体记忆的具体性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经历创伤后PTSD症状越严重,则患者对具体自传体记忆的提取越少。这与Robinson等[8]研究结果相似。

因此,了解创伤后人群自传体记忆的特点,对心理创伤发生后的干预有重要指导价值。可通过认知行为技术帮助患者对消极的自传体记忆进行识别,改变负性的自动思维,重新定位、建议积极的自传体记忆方式,以积极的思维模式面对生活,从而改善PTSD症状,使其及早恢复社会功能。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偏小,因此结论的代表性有限;另外,本研究仅做了横断面评估,如能进一步跟踪调查,研究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具体性与PTSD发生时间的关系,则能更好的了解PTSD人群自传体记忆损害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高洁,刘良明,伍亚民.创伤后应激障碍闯入性记忆的生物学机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23):4564-4566.

[2] 姚永坤,时若欢,杨建霞,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记忆变化的评估[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0(1):88-90.

[3] Williams JM, Barnhofer T, Crane C, et 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specificity and emotional disorder[J]. Psychol bull, 2007,133(1):122.

[4] 张本,王学义,孙贺祥,等.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2):111-114.

[5] 沙东想,孙玉军,王鹏举,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与自传体记忆度概括化的相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3):335-338.

[6] Harvey AG, Bryant RA, Dang TS.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 acute stress disorder[J]. J Consult Clin Psych, 1998,66(3):500-506.

[7] 陈雪军,黄月胜,党晓姣,等.创伤青少年自传体记忆具体性减少,情感调节还是执行控制受损[J].心理学报,2012,44(1):112-120.

[8] Robinson SR, Jobson LA. Brief repo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and overgener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 older adults[J]. Clin Psychol, 2013(17):26-30.

(收稿日期:2015-10-17)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10-0070-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10.031

通信作者:张桂青(E-mail: firstli@126.com)

基金项目:“十二五”兵团医药卫生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2012BA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