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发展的任务型设计
——以修订版PEP三(下)Unit 6 Let’s spell为例

2016-04-16 05:42李冰玉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6期
关键词:本课发音语篇

李冰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思维呢?笔者觉得教师设计任务时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出能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符合学生个性的任务活动。现以笔者执教的PEP三(下)Unit 6 Let’s spell为例,针对英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给出如下粗浅的建议。

一、前置性任务热身,启动学生思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在课前的热身活动中就能引导学生很好地开动脑筋,无疑会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英语课堂中在常用的歌曲和Chant前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或唱歌曲,能令学生主动探知歌曲中的含义,高效地把学生引入课题,从而使课堂教学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基于上述理由,在本课的热身环节中,笔者在让学生听歌曲“Where is short A?”之前,布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在这里笔者一口气给三年级学生布置了五个问题,似乎很有难度,但正是有了一定的挑战,学生听歌曲的时候才会特别认真、仔细地关注歌曲的画面和歌词,回答问题时学生都非常踊跃。这种把任务设置在前面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听歌曲时有一定的压力,在这种压力的驱使下他们会更认真地去听歌曲的内容,这样能促使其积极思考问题,为接下来自然地引出新知作铺垫,从而达到顺利导出主题的目的。

二、层次性任务操练,提升学生思维

在获得新知之后学生是通过一定的操练达到内化的目的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学生的思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慢长大的过程,教师应遵循这一客观现实,在任务设计时体现层次性。《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师可采用不同层次的任务:如词汇教学中,教师在巩固时首先应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去接触体验词汇,接着可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或Chant让学生对这一词汇进行操练,然后再设计深层次的任务来巩固词汇的运用;再如语音教学,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在故事或情境中感悟例词,然后指导学生探究发音规律,接着尝试运用,最后融入语篇进行整体教学;又如在会话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操练本课的重点句型,接着再融入难点句型,最后进行会话再创或灵活运用。

以本课为例。本课是一节复习课,需要学生更好地掌握五个元音字母的短音发音。因此,在本课的巩固操练中,针对语音的系统训练和语篇的初步训练,笔者分别采用了两个有递进关系的任务:

1.语音的操练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下图示例: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中,笔者循序渐进地分了四步走:首先是教师“扶着”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拼读规律读出教师所摆的单词或音节;接着教师“牵着”让学生听发音并在黑板上摆出相应的单词或音节;然后教师“看着”让一个学生上来摆,其他学生读出单词或音节;最后教师“放手”让学生在事先准备的纸上听写出教师所报出的单词。这个过程让学生从动脑到动手,从“扶着”到“牵着”到“看着”再到“放手”。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是递进的,让他们有“踩着楼梯到达高处”的感觉。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还能使学生运用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从而使其思维产生了螺旋式的上升。

2.语篇的操练

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体现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在巩固操练的第二环节中,笔者采用了语篇训练的形式。以本课为例。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语篇填空的任务:

在操作步骤上,教师依然采取了分步进行的方法:

(1)Listen and match.

(教师介绍家庭成员,要求学生仔细听录音初步感知文本,并为每个成员和他们自己的宠物连线,然后逐个校对。)

(2)Listen and finish.

(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听录音,出现句子“My dad has a fat.My mum has a little .My brother has a cute .My grandpahas abig .My grangma has a fun .”让学生听录音后完成填空,然后请单个学生读出完整句子并校对。)

(3)Read and write.

(要求学生拿出练习纸,完成练习纸中的“看图、读短文并填写字母”的练习,然后逐句读句子并拼出所填单词以实现校对。)

(4)Listen and imitate.

(要求学生跟着录音逐句跟读,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朗读实际,发现读得不好的句子时应及时纠正并让学生多读几遍。)

(5)Choose to read.

(请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一段或几段话自由朗读,然后全班展示。)

对于学习英语才一年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语篇的学习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语篇的灵活运用又能很好地检验语用、锻炼思维。在上述的五个任务阶梯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最后一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段或几段进行朗读表演,这样就可以兼顾到全体学生,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三、趣味性实践反馈,拓展学生思维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在反馈活动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从而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学了衣服类单词之后,让学生设计并介绍一下自己的衣服;在学了“My classroom”或“My home”之后,让学生设计自己心目中的“Dream room”并描述;又如在学习了元音字母“u”的短音发音以后,教师编了一个简短的趣味故事文本,并把文本中符合读音规律的词拿掉,让学生听音填空。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元音字母“a,e,i,o,u”的发音及其区别。为此,在课堂练习检测的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一个趣味性的任务“寻找灰太狼”。如图:

语音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和运用语音规律。这个任务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分辨单词,找出画线部分的元音字母发音与其他不同的一项。这既是检测本节课的所学,也是对本课内容的升华和提炼。通过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能进一步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拓展。

上述是笔者践行“课堂转型”的过程中,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时注入“学生思维发展”的所做和所感,仅为一家之言,必定不尽完美。大胆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引发同仁更多的思考,也希望小学英语的课堂转型能日趋完美!

猜你喜欢
本课发音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