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森林防火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6-04-16 10:44马裕霞李江鹏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隔离带火险林火

马裕霞,李江鹏

(1.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2.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云南 昆明 650021)



云南省森林防火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马裕霞1,李江鹏2

(1.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2.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云南 昆明 650021)

通过对云南森林防火“十二五”建设成效的总结,同时也对存在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森林防火科技水平有待提高,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亟待加强,森林防火资金投入依然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借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云南省

《云南省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以来,通过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信息指挥系统建设、防火通道建设、火险预警监测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经过全省各级政府和森林防火部门的不懈努力,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森林防火建设中亟须解决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森林云南”建设做出贡献。

1 森林防火建设成效

自2010年以来,全省瞭望监测、应急通信、林火阻隔、扑火保障等能力快速提高,修建防火瞭望台618座,新修物资储备库150处、森林火险监测站302个、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86个,瞭望监测覆盖率、防火无线电通信覆盖率由2010年的62%、78%分别提高至现有的78%、85%;进一步完善了森林防火无线电通信网络建设,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森林防火网络办公、森林火险预警、森林防火信息指挥、视频会议等系统的建设及运行,促进了森林防火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森林防火扑救队伍明显壮大,形成了以武警森林部队、森林航空消防、地方专业扑火队为主力,以驻军、武警、预备役部队、基层民兵等应急扑火队为后备队的扑救力量体系[1]。通过《规划》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减少了森林资源损失,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的安全。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云南年均发生森林火灾234起、受害森林面积2 127.2 hm2、森林火灾受害率0.09 ‰,与“十一五”相比,分别下降了52%、3.6%、43.7%,与历史均值相比,下降幅度分别达到了89.2%、97.6%、96.4%,其中2012年、2013年及2015年实现了无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零伤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云南省平均瞭望监测覆盖率仅为78%,部分林区瞭望监测覆盖率不足50%,火情火灾得不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严重影响了森林防火。由于缺乏林火阻隔系统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林火阻隔系统建设进展缓慢,林区路网密度仅为1.52 m•hm-2,林火阻隔带密度1.56 m•hm-2,生物阻隔带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林火阻隔能力和扑救运输水平离山地林火预防、扑救要求差距还很大。防灭火物资储备库及防火专业队营房仅覆盖到县级,并且建设规格低,远远不能满足防火专业队的实际需要。

2.2 森林防火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云南扑火主要依靠风力灭火机、2号工具砍刀和军工铲等,缺少大型直升机、履带式森林消防车、隔离带自动开挖机等大型装备,缺少储气式泡沫灭火系统等新型防扑火装备。视频监控、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等新型的林火监测手段还处在试点和起步阶段,预警监测能力较弱。云南还有5个州(市)、77个县(市、区)未建设完成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影响了森林防火工作的统一部署安排和森林火灾的科学处置。

2.3 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亟待加强

云南共有25个县(市)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边境线长达4 061 km,境外山火威胁严重,防控难度较大,能否有效防堵境外山火特别是防止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边疆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据测算,全省共需建设边境防火隔离带2 856 km,目前已建和在建边境防火隔离带1 385 km,还需建设1 471 km,建设任务还很艰巨。

2.4 资金投入有待提高

云南省有85个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困难,除国家森林防火建设项目资金外,地方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依然不能满足森林防火建设的需求,而且由于云南地处边疆,94%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且切割较深,交通不便,物资材料运输困难,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国家核定的投资标准偏低,不能满足项目建设实际需求。

3 对策及建议

3.1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体系

以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为核心,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地方行政领导、有关部门及林木所有者的森林防火法律责任;研究出台野外用火管理办法、火险预警响应办法,根据云南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需求特点,建立和完善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森林防火应急处置预案及相关制度规定,形成自上而下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体系[1]。

3.2 强化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实现火险预警监测设施向州、市、县覆盖,完善升级由预警、火险要素监测和可燃物因子采集构成的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提高火险预警预报能力[2];“十三五”期间,将加强传统瞭望设施建设,推广视频监控、红外探测等先进技术,扩大火情监测范围,提高火情监测准确性,使瞭望覆盖率达84%以上;加强林火阻隔系统的建设,推进以林区公路、防火通道、生物隔离带、生土带为主的林火阻隔系统建设,使林区路网密度达到2.43 m•hm-2,阻隔密度达到2.16 m•hm-2。建立完备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装备系统,建立和完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制度,储备防扑火物资,配备森林消防大型装备,提高物资储备和装备水平。

3.3 建立稳定的森林防火投入机制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元化筹资”的森林防火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国家加大对云南省森林防火资金的支持力度,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及装备能力建设要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规划[3];争取将森林防火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项目建设中的专业队营房、瞭望台、物资储备库、火源检查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单价并制定相应标准;争取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纳入中央和省级部门预算,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投入,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的机构建设、经费保障及管理体制,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多层次投入方式;在涉林工程建设中将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资金纳入工程总投资,积极鼓励各方社会资金投入到森林防火工作中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

3.4 加强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

针对边境地区境外火入侵威胁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实施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减少境外林火入侵,减轻境外火造成的巨大损失。建设范围涉及25个边境县(市),其中20个属Ⅰ级火险县,建设规模1 471 km。

3.5 推进森林防火科技创新和装备专业化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科研、创新优势,开展森林防火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新型适用机具装备的开发,大力培养森林防火专业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全省森林防火装备专业化水平,增加大、中、小型扑火机具及新型扑火技术装备,使中小型扑火机具普及到乡(镇)、村,大型扑火机具、大型运兵车及新型扑火装备到县,重点地区到乡(镇),提高扑火救灾能力。提高森林大火扑救机械化水平和扑火效能,提高机械化扑救和处置重大森林火灾的能力[4]。

[1] 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15)[R]. 2009

[2]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15)[R]. 2009

[3] 朱能勋,赵礼,沈新华.云南省森林防火综合治理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1(5):70-74

[4] 高俊峰. 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关键问题初探[J].林业调查规划,2015(1):45-47,52

1005-5215(2016)10-0067-02

2016-08-16

云南省林业厅防火处《云南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项目

马裕霞(1973-),女(回族),四川西昌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Email:1092721829@qq.com

S762.3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27

猜你喜欢
隔离带火险林火
无锡惠山区坚持“六抓六强” 构建林火防治铜墙铁壁
造林中防火隔离带的设计
驻马店市高森林火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林火监测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发展
半边天
浅谈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防火迟到
京津冀森林草原火灾遥感监测及火险预报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