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干旱荒漠绿洲区红梨引种栽培成效综述

2016-04-16 10:44闫克林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苹果梨梨果张掖市

闫克林

(甘肃张掖生态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甘肃 张掖 734000)



张掖市干旱荒漠绿洲区红梨引种栽培成效综述

闫克林

(甘肃张掖生态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甘肃 张掖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是中国梨树产业发展的优势产区之一,具有干旱少雨、日照时数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征。为充分利用张掖果树生产的地域及气候优势,解决主栽品种—苹果梨在市场前景中的衰落现象,通过引进多种优良红梨,以当地主栽品种苹果梨为对照,通过物候期观察、品种果实外观形态指标及8种内在品质指标的测定,筛选最具优良品质的红梨品种,作为苹果梨更新换代品种,并进一步探讨其生产栽培技术。

红梨;引种;栽培;张掖市

梨属(Pyrus)在世界范围内约有30多种,具三大起源中心,分别是近东中心、中亚中心、中国中心[1]。作为世界主要温带落叶果树之一,深受世界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已被76个国家栽培,栽培品种可分为东方梨和西洋梨两大类[2]。其中东方梨属多汁脆肉型,主产国有:中、日、韩等亚洲国家,品种有:砂梨(P.pyrifoliaNakai)、白梨(P.pyrifoliaWhite Pear Group)和秋子梨(P.ussurienisisMaxim)等[3];西洋梨主产于欧、美、非和大洋洲等,分布于美、意、西、德等。我国的梨树栽培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约有超过13个种起源于我国,共1 600多个品种,是我国继苹果、柑橘之后的第三大水果[4]。栽培品种中,脆肉、软肉品种兼有,这些品种主要分属秋子梨、白梨、砂梨、西洋梨(P.communisL.)四个种[5]。渤海湾、黄河故道及西北黄土高原等是我国梨的主要生产区[6],主要栽培东方脆肉梨和部分西洋梨,是世界上最大的梨生产国,梨产量与栽培面积均占世界梨生产量与栽培面积的60%左右,但单产仅12.04 t•hm-2,在世界11个主要产梨国中排在最后,排名第一的是奥地利,单产达36.8 t•hm-2[7]。我国梨出口量占世界的17%,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8]。近年来,中国是梨果出口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我国长期以国内鲜销为主,出口比重很小[9],但近年来出口量增长迅速。据农业部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梨产量为1 289.5万t,栽培面积107.1万hm2,我国栽培的品种别国鲜有,这种独特性使得我国的梨果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10,11]。目前,国内鲜梨市场充足,丰年有余,但红梨稀少珍贵,市场缺口大。红梨外观品质好,商品价值高,将成为梨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品种区域化、基地良种化、栽培简约化是其发展的方向。

1 红梨发展趋势调查

世界栽培的梨品种多以绿色梨、黄色梨、棕色梨为主,红梨资源相对较少。自然界中的红梨普遍都来自于芽变或实生变异[12,13],1938年,美国华盛顿州Yakima山谷发现首个芽变品种—红巴梨[14,15]。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梨的色泽、质地、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红梨能够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加之其酸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欧美各国都非常重视红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通过巴梨芽变、实生和杂交选育出Sensation Red Bartlett、Rosired Bartlett、Max Red、Bon Rouge、Bartlett Siss Quinee等红梨品种,另外还有斯塔克红、红考密斯、派克汉姆、红茄梨等红梨品种,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较强的竞争地位[16-19]。近年来,新西兰在红梨选育栽培方面也加快了步伐,并与云南省签约合作共同开发研究红梨资源[20]。我国的红梨资源相对较少,早期针对武汉的砂梨圃调查国内外共有304份,而红梨资源仅有8份,另外,在秋子梨和白梨系统中也发现红梨品种[21]。目前,我国除了引进一些国外西洋梨系统中的红梨资源外,还通过杂交选育了许多红梨品种,主要有:八月红、寒红梨、红金秋、红酥脆、红香蜜、红香酥、红秀1号、红秀2号、锦香、硕丰梨、74-7-8、龙园洋红、满天红、美人酥、五九香、香红蜜、向阳红、新梨1号、玉露香等。红梨资源已在我国大面积发展,其中主要有分布于甘肃和新疆的新疆梨系统中的红梨资源、分布于四川南部和云南川梨系统中的红梨资源、另外还有许多归属不明的红梨资源。近年,由火把梨和丰水梨杂交选育的云南红梨已试销欧洲各地和新西兰,深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2012年,山东省研究所选育出了第一个全红型东方系红梨新品种—奥红1号,属于早酥红梨的全红型芽变,与早酥红相比,具有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增大,综合性状优势明显,作为早酥红的升级换代品种,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红梨品种资源存有约50余份,选出品质优良的红梨作为规模化生产的优势树种,符合国际消费趋势和审美标准。

2 张掖红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调查

张掖市红梨栽培生产管理粗放,技术应用不当,病虫害严重,造成红梨果品品质差,果品在市场的认可度低,种植效益不高,也导致在张掖市难以大面积进行推广。红梨产业已提出多年,但由于引种混乱,本地繁育的良种壮苗缺乏,栽培管理上缺少配套技术指导和示范,种植户各行其是,果品质量高低不同,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产业整体乏力,基地逐步萎缩;管理水平较低,种植效益不高;品种更新难度大,新品种不能规模生产;品牌特色缺乏,市场销路不畅;缺乏统一管理,产业支撑不足;政策支持较少,建设资金匮乏。目前,随着市场梨果的价格的上升,张掖市果农认识到梨树种植的良好前景,又在大面积种植梨树。特别是许多果农认识到发展红梨的巨大潜在价值,纷纷引栽红梨,张掖市红梨产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机。因此,梨新品种繁育及示范推广的实施,对于筛选出的优良红梨品种,解决红梨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质红梨品牌,加快红梨新品种的繁育与示范推广,推动全市红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张掖市发展红梨的优势分析

甘肃是我国梨生长的最适宜区和最优生产区之一,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筛选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梨品种。随着苹果梨、早酥梨的引进和推广,甘肃梨的品质有口皆碑,果面洁净、果色亮丽、新鲜可人,红梨着色最好、品质最优、风味最佳,得到消费者公认。

张掖市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97°25′—102°16′ E, 37°41′—40°01′ N)东临金昌市,西至酒泉市,北临腾格里大沙漠,南依祁连山脉,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受西伯利亚干燥气候影响甚大,而东南季风对当地影响微弱,属典型的干旱少雨、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干旱冷凉,海拔1 400~1 800 m,年平均气温6.5~8.2 ℃(7.8 ℃),最高气温40 ℃,最低气温-33 ℃,日照时数3 000 h以上(3 085 h),平均风速2.2 m•s-1,最大风速12 m•s-1,八级以上大风日数为14.9 d,沙尘暴日数为11.8 d,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33.36~148.42 kJ•cm-2。无霜期150 d以上,年均降水量150 mm,蒸发量1 507 mm。土地总面积4.1万km2,此外,张掖市土壤多为沙质土壤,土质疏松,土壤偏碱性,pH8.0~8.6,土壤盐分含量0.72%左右,有机质含量6.687~9.553 g•kg-1,全氮含量0.042%~0.068%,速效钾761.098~1 678.81 mg•kg-1,速效磷14.116~47.265 mg•kg-1,最大冻土层1.13 m,易板结。梨树是张掖主栽的果树种类,具悠久的栽培历史,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气候干燥等有利于梨果正常生长和结果,充足的日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与积累,因此,梨的含糖量、风味、色泽明显优于原产地;另外布局合理,主栽品种与当地生态条件实现了最佳组合,河西走廊地区为最适宜区。张掖为农业城市,相应的栽培配套技术完善利于梨果产业的发展,日照时数、太阳辐射、昼夜温差、大气湿度等生态因子对生产优质梨十分有利。张掖市的梨果品种以早酥梨和苹果梨为主。近年来,张掖市加大对红梨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筛选出红早酥、美人酥、满天红、西洋红梨等适宜张掖市栽培的品种。张掖市发展红梨果产业存在的优势主要有3点:一是气候干旱,不利于发生病害,果品生产中农药使用次数少,有利于生产绿色有机果品;二是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生产的果品,果面洁净,不会产生果锈或果斑,外观品质好;三是强烈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使果品含糖量高,特别有助于红梨的着色。以上这些自然条件的优势已经在张掖市苹果梨的生产中得到验证,红早酥、满天红和美人酥在张掖市的成功引种,再次证明了张掖市是梨果生产的最佳适生区。张掖市生产的优质红梨,大部分果实着色在40%~90%,个别果实可达到满红,果面洁净,果色亮丽,新鲜可人,充分展示了该品种的所有优点。

除了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土地条件外,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地区生产的红梨进行比较,张掖市发展红色梨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果品外观和内在品质更好,市场竞争力更强,而其他类型的梨品种,如黄金、黄冠、华山、新高等黄色梨和鸭梨、中华玉梨、库尔勒梨等白色梨,这些梨品种的生产区域优势不在张掖市,张掖市生产的果品比不上最佳适宜区生产的果品,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张掖市应扬长避短,在发展梨品种上选择具有优势的红色梨品种;另一方面张掖市有发展苹果梨的成功经验,梨树最大栽培面积一度接近2万hm2,广大果农拥有丰富的栽培和管理经验,这为张掖市发展红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调查,张掖市目前梨树栽培面积仍有0.37万hm2,若通过先进的高接换优技术进行红梨品种改良,加强果园管理,可实现“一年嫁接、二年见果、三年丰产”的目标。此外,出口地理位置优越是张掖市发展梨果的又一大优势,张掖居中四向,是物流节点城市。多年来,俄罗斯一直是世界上梨果进口大国,也是我国梨出口的主要目的国,2004年我国向俄罗斯出口梨果达30.1万t,2005年达42.8万t,交易额为1 365.3万美元。因此,张掖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生产的优质梨果可直接通过甘肃省或新疆口岸出口到独联体、中东国家。

通过与各地梨果果实外观和风味的对比,张掖市生产的红梨色泽艳丽,品质优良,曾获得“中华名果”、“甘肃省十大名果”、林产品国际博览会金奖、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等荣誉称号。目前,随着果品市场的变化,张掖市以苹果梨为代表的经济林产业受到冲击,出现了“卖果难”现象,果农连续多年增产不增收,梨树种植面积比20世纪90年代下降近1.3万hm2。因此,张掖市发展红梨将成为张掖市梨树品种更新换代的一个突破口,推广前景广阔。

4 张掖市红梨引种栽培技术分析

4.1 各试栽品种在张掖地区均能正常完成生命节律,其中早酥红梨果实成熟期较早,属早熟型品种,而美人酥、红香酥、新西兰红梨、满天星、考密斯成熟期较迟,属晚熟型品种;从外观指标及风味调查表明,各品种果实形状差异较大,风味以甜为主,其中美人酥和红安久带有酸涩味,且各品种果实均耐贮运;对各品种8项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品质排列得分表为:早酥红梨>红香酥>新西兰红梨>满天红> 美人酥>考密斯> 早红考密斯> 红安久,其中早酥红梨果实中VC、蛋白质、水分、灰分含量依次比苹果梨高出4.98%、46.56%、3.96%、3.90%,果胶和可滴定酸分别较苹果梨低36.32%、25.51%,而其他试栽品种综合指标均不及苹果梨。

综上所述,早酥红梨着色面积100%,外观品质风味佳,果实综合内在指标优良,适宜在张掖地区推广栽培。

4.2 针对早酥红梨品种特点,结合张掖气候及地域环境特点,通过对早酥红梨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提出一套安全化、节约化、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规程,这项技术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保墒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降低了土壤板结,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酥红梨的抗性,使其产量、品质得到大幅度改善,果品商品价值提高,为栽培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为干旱冷凉区红梨栽培提供借鉴。

4.3 绿源贝钙粉肥在早酥红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形成方面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其中以施用浓度为4 kg•L-1绿源贝钙粉效果最佳,早酥红梨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百叶质量、果梗长度分别提高58.81%、22.55%、58.81%、18.97%、66.51%、18.45%。其中对果实纵横径改善达到极显著效果。因此,在早酥红梨生产实践中,推广施用该浓度,以达到增加果实商品性的目的。

5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张掖市筛选出美人酥、满天红、红早酥、西洋红梨等适宜张掖市栽培的品种。张掖市生产的优质红梨,大部分果实着色在40%~90%,个别果实可达到满红,果面洁净,果色亮丽,新鲜可人,充分展示了该品种的所有优点。通过与各地果实外观和风味的对比,张掖市生产的红梨着色最好,品质最优,风味最佳,先后获得“中华名果”、甘肃省“十大名果”、 林产品国际博览会金奖、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等荣誉称号。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于张掖市进行大面积推广的红早酥,被甘肃省认定为省级良种,推广价值最高。项目利用“一种接穗处理保存方法”(专利号CN 101189965A)专利技术,采用杜梨大砧木和大树单芽高接建园,开展红梨新品种繁育和栽培技术示范,对红梨优良品种进行苗木繁育、苗木建园和大树高接换优品种改良,组装配套适宜的生产技术,新建红梨生产示范基地,为全市红梨新品种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张掖地区梨树嫁接成活率在由70%提高到90%以上,并建立40.6 hm2的示范基地,160 hm2进行辐射推广,3年内产量可达到22 500 kg•hm-2,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因此,对于筛选出的优良红梨品种红早酥,解决技术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质红梨品牌,加快梨新品种的繁育与示范推广,推动全市红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鲍露,张东,滕元文,等.DNA标记技术在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果树学报,2006,23(2):270-275

[2] 蒋爽.基于反转录转座子标记的梨属植物亲缘关系[D]. 杭州:浙江大学,2015

[3] 赵彩平,张绍铃,徐国华.世界与中国的梨生产、贸易及流通现状[J].热带果树,2005,21(2):5-7

[4] 方成泉,林盛华,李连文,等.我国梨生产现状及主要对策[J].中国果树,2003(1):47-48

[5] 王一州.采后黄冠梨果实有机酸代谢及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6] 秦晓彦.我国梨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北果树,2010(2):1-3

[7] 张素.不同梨品种加工特性及加工品质控制技术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8] 冯守千.红梨着色机理[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9] 陈景顺.果树产业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J].河北农业科学,2002(4):45-49

[10] 杨振锋,丛佩华,聂继云,等.我国水果产业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C]//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11] 张洪磊.梨抗病基因同源类似物及其全长的克隆与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2] 李俊才,王斌,高庆福,等.红梨新品种‘南红梨’[J].园艺学报,2011,38(9):1821-1822

[13] Kajiura I. Red pear. Agriculture and Horticulture,1978,53 (10):1229-1234

[14] 崔道雷.云南红梨果皮转录因子MYB、bHLH和WD40互作及调控果皮着色机理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

[15] REIMER F C. A genetical bub mutation in pear[J].Journal of Heredity,1951,42:93-94

[16] 姚改芳.不同栽培种梨果实糖酸含量特征及形态规律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17] 张健.满天红梨果实品质发育及硼、钾对其影响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3

[18] 谢震.三个红梨品种在商丘地区的表现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19] 赵红军,王茂生,崔钿胜,等. 红色西洋梨品种红考密斯引种试验[J].中国果树,2000,(2):20

[20] Lee C Y,Kagan V,Jaworski A W,et al.Enzymatic Browning Relation to Phenolic Compounds and Polyphenoloxidase Activity among Various Peach Cultivars[J]. Agric.Food Chem,1990,38: 99 —101

[21] ZHANG Wen-bing,ZHANG Jun-ru,LI Xue-lin,et al. Germplasm resources of red pears in Yunnan and its application[J]. South China Fruits,1997,26(5):38-39

1005-5215(2016)10-0069-04

2016-08-25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44JTCG254)资助

闫克林(1964-),男,甘肃张掖人,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种苗培育工作,Email: 1045502589@qq.com

S661.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28

猜你喜欢
苹果梨梨果张掖市
梨果飘香富农家——山西省积极发展梨产业扫描
巴彦淖尔市苹果梨产业发展浅析
梨果业劳动力现状与生产新模式探讨
赵县晓诺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张掖市第四中学
延边苹果梨 世界苹果梨的鼻祖
延边龙井苹果梨怎样才能优质优价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苹果梨熟了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