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起航点赞

2016-04-21 02:39赵坤汪月敏
中国火炬 2016年2期
关键词:太和县关工委小麦

赵坤 汪月敏

为梦想起航点赞

赵坤 汪月敏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为美好的梦想而奋斗。为了给广大农村青少年的梦想插上翅膀,安徽省太和县关工委农村科技教育指导组投入了大量心血,探索出了一条令人点赞的道路。

借风借力激发青少年心中梦想

从事关工委工作的绝大多数是已退休的老同志,这些老同志用自己的威望、经验、人格、品质等优势,借风、借势、借力去推动了当地关工委工作。

借船出海——县关工委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经济开发区的高科技企业,建立青少年农村科技教育基地。县关工委分别在全国劳模徐淙祥的全国高产小麦大豆示范基地和全国优秀农业科技人才范恒进的安徽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了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两位农民企业家都热衷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率先在公司建立了关工委。县关工委还在“即发瑞泰服装有限公司”和“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前去参观,丰富了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起学生内心对探索科学技术梦想的渴望。每年,县关工委组织在校生和各乡镇青年进行体验式农业科技教育,在大型喷灌圈、繁育高级大棚、智能温室等现代化农业设施前,许多青少年都仔细观摩,认真观看。

借题发挥——大力宣扬大学生回乡科技创业的典型事迹,激励广大青少年拥有自己的科技梦想。中国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陈园,毕业后考入了阜阳市卷烟厂任技术员,月工资6000元左右,虽然待遇优厚,但他总感到未能学以致用,于是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在太和县开发区兴建了专业养牛场,以追肥瘦牛、治疗病牛为特色,尤其擅长治疗牛的“运输应激症”。阜阳市以及河南东部的养殖户,遇到养殖上的难题,都前来找陈园请教。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的李龙、葛素梅夫妇租用近百亩土地创办了现代农业园。

太和县关工委组织旧县镇中心校学生在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恒进农业示范园开展体验式教学。

借鸡下蛋——聘请农业科技工作者组成讲师团进村入校,传授科技知识,帮广大青少年圆心中的梦想。县关工委想方设法搭建平台,尽量让农业科技者所掌握的先进技术传播开来。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与县农委高级农艺师曹军同志建立的万亩农作物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千亩核心示范区,已连续十年刷新全省小麦单产记录。几年来,他们利用各种形式传授农业技术,开展培训会110场次,参加培训人员达8000多人。徐淙祥根据农时季节,撰写了“技术明白纸”十多页,印发60万余张,使科技的种子不但在全县中小学中生根发芽,而且在所联系的1430个示范户中,更是硕果累累。县种粮大户徐宗富,是徐淙祥培养起来的科技能手,他通过科技种田、科技养殖致富,从贫困户变成富裕户,盖了楼房,买了小汽车。倪邱镇青年种粮大户王启鹤承包1000多亩土地,拜徐淙祥为师,多次到基地参观学习,从种植1000亩高产作物,到成为养殖大户,再到种植花草、果木、进而发展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循环基地。蔡庙镇张鹤飞常年聘请徐淙祥为技术指导顾问,他的1200亩小麦良种单产超过500公斤,玉米良种单产超过600公斤,张鹤飞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借机行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业科技竞赛及培训活动。在县关工委的倡议下,安徽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恒进出资5万元,举办了太和县首届“恒进杯”农机手操作大赛。来自全县120多名青年农机手代表、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代表参加了农机操作技能大赛。当地媒体报道后,在全县青少年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两年来,太和县关工委配合有关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对全县各类青年科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28场,人数达1900人次。

启心励志助力青少年梦想成真

中小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听科普讲座等,激发了心中对农业科技的浓厚兴趣。同学们在座谈时说,学习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感到太远太深,到身边的青少年农村科教基地参观却触手可及,印象深刻。中学生王儒雪在作文中写到:“一个大型灌溉圈,转一圈就浇500亩,而且化肥溶在水里,浇水施肥同步进行,祖辈父辈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现在都变成了现实。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要发明一种比这种灌溉还要先进的机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让科技创造未来,造福人类。”许多同学到县开发区的科技教育基地参观后,表示要好好学习科技知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太和县在外务工人数多达30余万人,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发达地区学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随着国家造就一批新型农场主等优农政策的实施,不少青年人都有回乡创业、科技致富的强烈愿望。而关工委借助农村科技教育这个平台,牵线搭桥,鼓励支持,助力他们实现梦想。坟台镇关营村青年关义东,在山东寿光打工时学到小麦高产种植技术。2012年回到老家,动员张建文等3人一起成立了农业家庭合作社,承租本村1000亩土地种植高产小麦。由于当时周转资金没有跟上,部分租金没能兑现,流转土地险些流产。关义东在参加“百名农场主”培训期间,找到县关工委农村科教指导组的同志,反映他遇到的困难,县关工委主动与安徽三泰面粉有限公司关工委联系,经多次协商,公司总经理祝跃华决定预支部分购粮款,使关义东的资金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安徽三泰面粉有限公司把关义东的合作社纳入优质小麦基地建设计划,签订了合同。2013年,关义东将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小麦亩产650公斤,已全部存入“三泰粮食银行”。经关工委牵线搭桥,关义东也成了太和县“百名青年农场主”重点培养对象。

近年来,县关工委老同志还与13名大学生村官结对子;对20多位打工回乡有农业一技之长的人员牵手帮扶;和十几位安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促膝谈心,引导他们回家依靠科技务农,争做新型农场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猜你喜欢
太和县关工委小麦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太和县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太和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设计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