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式坎肩在起搏器植入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16-04-21 08:16王小芳秦小金
护理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起搏器护理

王小芳,秦小金,王 利,惠 静,赵 珊



袖式坎肩在起搏器植入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1)

王小芳,秦小金,王利,惠静,赵珊

关键词:固定砂袋;袖式坎肩;起搏器;护理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起搏器的功能逐渐完善,心脏起搏已从单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领域,对减少病死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植入永久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病人,使病人转危为安,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1]。术后伤口的护理是困扰医生、护士多年的问题。因为起搏器的关键设备脉冲发生器是以囊袋的形式埋藏于胸壁胸大肌前皮下组织中,即锁骨下,术后伤口处需要砂袋压迫止血6 h,每间隔2 h解除压迫5 min,平卧位或稍左侧卧位24 h。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一般要求压迫6 h~12 h,对于凝血功能差的病人甚至需要间断压迫24 h。压迫砂袋不仅可以预防伤口渗血、渗液,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减少囊袋与周围组织的间隙,从而利于脉冲发生器与人体组织的贴合。但该部位靠近肩部,术后压迫止血的砂袋容易滑脱,会造成以下问题:病人担心砂袋移位引起伤口渗血、渗液和电极脱位,只采取一种卧位及平卧位,造成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病人身体极为不适,甚至发生压疮;合并肩周炎的病人,术后肩部裸露在外,受凉后加重肩周炎的症状;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如果砂袋频繁移位,可能发生渗血、渗液,引发护理不良事件,所以护士要不停地察看砂袋是否移位及伤口情况,特别是夜班,护士人数较少,有时为了防止砂袋移位,甚至在病人肩部周围放置一圈砂袋。因此,研究永久起搏器的安置以及降低植入后相关症状的出现概率是非常重要的[2]。为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几年的研究,终于成功制作了一种固定砂袋的袖式坎肩,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设计与制作

固定止血砂袋的袖式坎肩由上边、前弧、后弧构成的肩部和由下边、外沿、内沿构成臂部;上边与前弧交接处的外面设有公扣或母扣;上边与后弧交接处设有跨带,跨带的自由端上设有与公扣或母扣相连接的母扣或公扣;外沿、内沿上设置可相互连接的连接件。袖式坎肩用双层纯棉布料缝制,层间垫有一层薄丝绵。连接件为松紧带,可根据病人体型调节。前弧的曲率半径小于后弧的曲率半径,上边前角比后角宽且长,作用是固定砂袋。见图1。

1—上边;2—松紧带;3—后弧;4—内沿;

2使用方法

袖式坎肩沿中心线o合拢时,上边、前弧、后弧构成肩部;下边、外沿、内沿构成臂部,使用时,将袖式坎肩的上边靠近脖颈、下边搭在右手臂外侧,肩部搭在病人的右肩胛上,将袖式坎肩沿其中心线o合拢,肩部里面后侧紧贴病人后肩背;肩部里面前侧将锁骨部位的止血砂袋包裹;将跨带从后背穿过病人左侧腋下经左胸与搭扣连接,固定置于锁骨部位的止血砂袋;同时将臂部的外沿与内沿在病人右臂内侧相连接构成臂袖,保证坎肩不脱落。见图2。

1—松紧带;2—肩部;3—臂部;4—砂袋

3优点

3.1保证病人舒适病人术后24 h可以抬高床头30°或左侧卧位,不用担心砂袋滑落,避免长期平卧引起身体不适及压疮的发生,柔软暖和的坎肩完全包裹住病人的上臂和肩部,不仅舒适,而且对于患有肩周炎的病人具有保暖作用,减轻病人的痛苦。

3.2减少术后并发症囊袋血肿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常见原因:术中止血不彻底,结扎不牢或丝线松脱,砂袋压迫不到位或滑脱,术后砂袋压迫应保证在伤口下方的囊袋上[3]。应用固定止血砂袋的袖式坎肩,可避免囊袋血肿等不良事件发生。

3.3砂袋取放自如可随时松弛压迫,观察伤口情况,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4量身定制袖式坎肩可根据病人体型制作,根据季节不同,分厚薄两种。

4小结

袖式坎肩可减少术后伤口出血及囊袋血肿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可靠性好。该产品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清洗、消毒)方便,可反复使用,舒适耐用。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术后护理效果及病人的满意度,且不增加额外费用。

参考文献:

[1]冯月霞,程凌清,薛丽娟,等.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186例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54-3955.

[2]石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16例安置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18(35):4033.

[3]李素玲,方少意,孙海玲,等.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2(12):2367-2368.

(本文编辑张建华)

(收稿日期:2015-04-22;修回日期:2016-01-30)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1.045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4B-1406-02

作者简介王小芳,主管护师,本科,单位: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秦小金、王利、惠静、赵珊单位: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14 2 0419887.3。

猜你喜欢
起搏器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3》答案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研究进展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