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前线的报告
——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印象

2016-04-21 03:21黄海涛HuangHaitao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双年展威尼斯建筑

黄海涛/Huang Haitao

来自前线的报告
——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印象

A Report from the Front: Impression of the 15th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黄海涛/Huang Haitao

编者按:“前线”一词,多指作战时由最前面的作战部队形成的一条军事线,此说法在两极格局形成后,逐步淡出政治视野。此次展览“来自前线的报告”将前线一词应用于建筑领域。既与阿拉维纳的个人有关,但更要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经济迅速发展,但社会两极分化也日趋严重。建筑与人文生存环境也趋于分化。此次展览期望不同国家的建筑师、策展人以各自的方式思考和定义“前线”的概念,从不同的视角阐释“家”与人、与社会、与身份认同、与建筑、与时间、与难民等问题的关系。

Editor’s note:The front normally refers to a military line formed by the headmost combat troops during a battle. This meaning of the word gradually disappeared from the political view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bipolar structure. The exhibition, A Report from the Front, applies the word to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which certainly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Aravena himself. However,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China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ough having achieve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tendency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re experienc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ocial polarization. Architecture and humanistic living environment tend to be polarized as well.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exhibition, architects and curato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may think about and define “the front” in their own way, and interpre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e” and human beings, society, identity, architecture, time and refugees etc.

展览链接:

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策 展 人: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

展览时间:2016年5月28日 —11月27日

展览地点:意大利威尼斯Giardini(拿破仑花园贾尔迪尼)和Arsenale(军械库)

展览中的平民花园

由于我们的作品入选了今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需要提前两周赶到位于威尼斯军械库的中国馆装配,得以看到了很多国家以及设计艺术组合的作品项目搭建过程。威尼斯双年展的展区分为军械库和Giadini花园两部分。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军械库部分的项目。我非建筑专业出身,以下由外行的角度谈谈对本届双年展的零星片段印象。

对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整体印象

总的感觉,这届双年展在姿态上是一届相对轻松的、“航空母舰”缺席、资本隐退到幕后的双年展。这种姿态表现在大量关注平民以及极富灵感的“小设计”的出场。这个“小”,指的是项目和规模,其中反射出的智慧则实在很大。

总策展人阿拉维那为这届展览所设主题为“来自前线的报告”。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建造者们所呈现出的、在不同自然与社会环境条件下所做具体实践的“报告”。世界各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这届展览特别强调了建筑的社会角色。这一点有效地激发了参展者的共鸣。

关于我们的参展作品

“无界景观工作室”入选中国国家馆的作品为“安住·平民花园-HOME.Communal Garden”,讲述我们去年年初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的杨梅竹斜街66—76号夹道公共空间改造的经验。实际上是在讲一个“如何让5户共用同一破败夹道、邻里关系相对紧张的家庭打开门户建立积极的邻里关系,以期进一步建立共享社区”的故事。

这个项目中我们并没有做外科手术式的设计改造。在采取了点对点的长期调研后,“无界”团队的发起人谢晓英最终提出为共同使用这个夹道、平时互不来往的5户人家建立共享花草堂从而建立社区价值共享与小“经济共同体”的方案。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团队只是推动者,五户人家都作为设计师参与设计。也因此“花草堂”不是一个街区“硬件”实体改造项目,而是试图建立与改变邻里组织与结构方式的实验。

为了在双年展上讲述这个故事,我们决定运用当代艺术的手法,在军械库中国馆室外花园,按照杨梅竹斜街66—76号夹道的平面,严格按比例搭建大型的综合装置。具体形式上我们借鉴摄影中的“正负像”做法,将围合挤压出夹道空间的房屋建筑虚化,将夹道空间实体化,融合现成品、多媒体与种植的手段来和观众分享我们的实践心得。

这个装置的特点在于,这是一个观众可以“上手”,即可以参与创作的作品。在现成品的选择上,大量使用了北京老街区居民最常见的日用器皿,用作种植的花盆容器。这些器皿都是家庭升级时被淘汰但是舍不得丢弃的。在筛选时我们把握了一个分寸,就是摈弃容易引发“文化美感与怀旧”的东西。这个选择在现场也确实也引发了共鸣。参观者很容易准确地与装置产生关于“HOME”的通感。这个项目和展示装置与这届双年展的调子如此和谐,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

可实时观看的“花草堂”

可实时观看的“花草堂”

可实时观看的“花草堂”

这次在威尼斯的布展期比较长,将近两周。在对公众开放日前来“串门儿”的,基本上是各参展团队,以及VIP、记者和各种评论家们。英国文化艺术委员会(British Council)的成员看到我们的装置后很高兴,纷纷到装置各处自己动手种植。他们说:“Home,你们和我们讲了一样的故事。”英国馆今年的主题是“Home Economics”,他们在宣言中强调了他们要的不是Housing而是Home(是家而非房屋)。

日本国家馆的参展人看过我们的装置后找我们聊天,请我们过去看日本馆,说我们和他们做的是同一件事。日本国家馆这次荣获了国家馆银狮奖,颁奖词中提到他们在狭小的居住空间中展现的诗意。我以为这句话也是颁给来自“前线”的所有人的。这些共鸣与通感让我们很开心。

这次的展期共6个月,开馆后将会不断有参观者在我们的装置中种植与采摘,而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作品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一个时刻在变化中的作品。由于这个作品在不断生长,是有生命的,我们还将会在展期结束时为作品做一个慎重和完美的收场。

最喜欢的展馆:英国国家馆

英国国家馆这次在两层的馆中建起了狭窄局促的各自独立然而又有强烈内在关联的“样板间”,展览分为1. A Home For Hours. 2. A Home For Days. 3. A Home For Months. 4. A Home For Years. 5. A Home For Decades(一小时之家、一日之家、一月之家、一年之家、十年之家)。策展人很年轻,他在阐述里提到,由于经济的发展、交通费用的低廉与信息互联的便宜,现在很少有人还住在出生地,搬家频率高。作为中国人,我们起码都经历过一次以上的房屋买卖以及各种搬家迁徙。共同的逻辑使得我们很容易融入到这个展品中去。英国馆的布展和作品,似乎永远不会让人失望。你会在任意细节中感受到那个产生了从莎士比亚到滚石、到哈利波特的土壤。这个感觉很难用语言描述。

最迷人的展览

我个人最着迷的,是双年展主题馆中Forensic团队的作品。Forensic是一个由建筑师+艺术家+电影人+记者+律师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机构。他们最著名的工作,是通过建筑分析、建模与动画等手段,还原战争对城市的破坏,用研究结果为联合国调查战争犯罪提供证据。他们这次展览中展现了一颗导弹在加沙城市中爆炸后所产生的后果。Forensic根据媒体新闻、爆炸现场收集到的手机视频图片、音频分析以及目击者证言等,精准还原了爆炸过程——精确到导弹型号、具体时间轴节点、被击中建筑的位置、建筑被击中时的弹洞形状、导弹的破坏直径以及死亡人数和亡者的个人信息等等。Forensic在寥寥几句的前言中强调了建筑从业者的调研职能,建筑分析的公众性与政治性。

展览中的平民花园

三个动人的小项目

今年的军械库沿岸,设置了十几个设计师和团队的作品,全是小规模小尺度、为少数人群而做的设计,相当睿智动人。即如以下的三组。

第一组:福斯特设计的非洲Droneports。这是为没有基础设施的非洲设计的无人机机场,目的是为当地人运送药物等紧急物资。这个建筑是由取自当地材料烧制的砖,经过精确的计算而搭出的一体建筑。我没想到航母级别的福斯特大师会做这样的小设计,觉得很惊讶。

第二组:The Warka Water Project.瓦卡蓄水计划,是意大利“Architecture and Vision”为尼日利亚干旱地区做的收集空气中的湿气集水的水塔。想法来自古代,材料取自当地,做法则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搭建过程简单,细心即可;除了需要爬高之外,感觉上比独自安装一个宜家大衣柜要容易些。总造价低于1000美元。水塔除了集水之外,还兼具图腾与公共聚会空间的功能。Warka是埃塞俄比亚草原上的树。双年展上WarkaWater搭建在军械库中国与意大利馆和我们相邻的草坡上。一开始看到Arturo Vittori领着几个年轻人在整理满地的竹竿、尼龙网和金属铃铛,我们不明就里,直到某天遛弯抬头突然发现大塔立起来了:原来那些风铃铛是为了赶鸟儿用的,尼龙网可以锁住空气中的湿气使其凝聚流入塔下的蓄水池。水塔外形美丽,相当有感召力。

第三组:NLE事务所在尼日利亚做的水上学校Makoko Floating School,这是为尼日利亚海岸居民设计的水上学校。这个小建筑底层有蓝色的大浮力桶,一层是操场,二层以上是教室,整栋可以容纳上百名学生。运到军械库的时候我们都在场。虽说这已经是一个著名的设计了,但是看到这个美丽的房子飘过来靠岸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笑逐颜开,场面难忘。

我曾作为志愿者在东非马赛部落的草原上参加过为当地孩子们建造学校宿舍,所以心中对以上几组项目大起共振。先进的设计方法与地区的资源与需求融合,确实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方向;而专业建筑师也的确可以在低造价的同时,作出极具质感的设计。

可实时观看的“花草堂”

由衷赞叹这些设计师们的智慧和温暖的初衷,以及他们对当地文化基因的梳理与敬重。在没有公共基础设施的地区,这些伟大的设计能够提供给当地人的,可就不仅仅只是生活的便利了。

不可回避的德国国家馆

德国馆今年的展览主题是Making Heimat。“Heimat”是德文,在英文中难以找出对应词。它有故乡、故园的意思,不同于Home。黑格尔常用这个词,有着精神家园的意思在里面。佛兰芒文有从Heimat衍生出的一个词“Heimwee”,就有思乡病的意思。我觉得此处最好的对译,反倒应该是我们参展作品的名字“安住”两个字。也许是我自作多情吧,但是起码德国馆的主题不仅仅只是安家的意思。

德国国家馆的展览,内容与形式均鲜明。每一个展览单元都以口号式的The Arrival City that……作为开始,明确了德国对移民与难民的接纳态度。各单元内容为关于亚洲、阿拉伯国家、非洲移民与难民在德国落地落户的各种极其详尽的调查数据。虽然展览中没有任何成形的建筑解决方案,但是为未来的移民城市建造提供了特别让人敬佩的坚实的数据前提。

双年展开幕后,我离开威尼斯去德国科隆的朋友家过周末,在那里亲眼看到了难民孩子在森林草地上快乐地踢球,游泳池的入口有阿拉伯文的说明,讲解游泳着装方式。大街上出现了崭新的针对穆斯林的心理救援中心和针对难民的慈善商店。令人亲身感受到了这个国家对难民的从容与有效率的接纳。

朋友夫妇是很成功的音乐家。他们说德国现在的德文老师都紧缺了,他们自己谢绝了年中的演出邀请,准备留在家里好好收拾一下能捐献的生活物品。

离德回京时正遇到科隆机场因突发事件关闭,大量航班取消,在人流中茫然地挤了4个小时才得以登上晚点的飞机。登机口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换了三次地方。这在平时的德国是不可思议的。我深深感到在按部就班接纳难民的同时,欧洲对恐袭确也神经敏感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此刻回想起德国国家馆的主题,才更深切地理解了他们那份“来自前线的报告”。

在现代城市的疾速发展以及个人欲望极速膨胀的时代,如何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任何人都是考验。虽说对于一个时代和一座城市来说,设计师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过客,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去做的理由。阿拉维那有句话说得很好:If we’re going to talk the talk, we have to walk the walk。对下一代的教育是我们真正的前线。这个回报会来得相对很慢,但也大概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吧。

黄海涛: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艺术总监

猜你喜欢
双年展威尼斯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寻常威尼斯(节选)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