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试题处理过程中错解剖析

2016-04-25 03:47周东海
高中数理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剖析运算



“物质的量”试题处理过程中错解剖析

◇山东周东海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于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的计算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学生在求解这类问题时错误率比较高,本文重点分析学生在物质的量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缘由.

1对概念理解错误的剖析与思考

1.1相关知识概念的特征分析

物质的量相关知识中涉及的化学概念既有关联性又比较抽象难懂,概念的混淆导致学生不能有效理解概念的本质与外延,在“物质的量”知识中涉及很多概念,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物质的量的概念群,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图1

1.2对相关概念理解错误的具体分析

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主要是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联系的桥梁,涉及很多定性和定量的计算,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对概念理解的不透彻和片面性也容易造成在解题中出现错误.

AOH-的摩尔质量是17g;

B每摩尔硫酸中所含硫酸的分子数为6.02×1023mol-1;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相同;

D0.1mol氯化氢中约含有6.02×1022个氯化氢分子本题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够,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教师应该借助于配套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提升解题的正确率.

2化学公式应用和计算错误的剖析与思考

2.1相关知识中化学公式的特征分析

涉及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的化学公式比较繁多,如果不能熟练记忆和深刻理解,直接影响学生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只有搞清化学公式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才能准确、有效地应用公式进行解题,与物质的量知识相关的公式如图2所示:

图2

2.2相关公式运用与计算错误的具体分析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比较专注于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发展,容易忽视学生的运算和运用公式的能力的发展与训练,部分学生对公式记忆不准确,运算能力差,这是导致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之一,另外缺乏对化学公式与规律本质的深入理解,搞不清公式成立的特殊条件,生搬硬套也是导致解题出错的原因.

A78g过氧化钠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NA;

B5.6gFe与盐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0.3mol;

C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为22.4L·mol-1;

D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本题虽然涉及的公式和化学规律并不难,但是实际解题中不少学生出现了错误,主要体现在化学公式的理解欠缺,运算能力较低,因此在平时教学中不能忽视运算方面的训练.

分析与思考在解题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提升解题能力的重点环节,引导学生从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记忆与理解开始,稳打稳扎逐步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长山中学)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剖析运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一元一次方程错解剖析
剖析高考数列创新题
有趣的运算
“几何图形初步”错解剖析
集合中的错解剖析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循规蹈矩”,自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