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开腹手术围术期35例中的应用

2016-04-26 03:53邓婉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开腹手术围术期普外科

邓婉文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卫生院,广东 广州 510460



循证护理在开腹手术围术期35例中的应用

邓婉文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卫生院,广东广州510460

【摘要】目的:观察围术期循证护理对普外科开腹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康复。

【关键词】围术期;循证护理;普外科;开腹手术

在医院普外科室中,开腹手术是最为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1],患者的治疗效果一方面为与临床医师手术水平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与围术期对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也密不可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革,循证护理也逐渐应用在临床护理之中,但对于循证护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理论很多医护人员尚不了解。笔者选取70例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分组后对其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旨在探讨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2.1±4.5)岁;其中5例为肝脏手术、10例为胃部手术,14例为胆囊手术,6例为阑尾手术。干预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4.4±6.3)岁;其中6例为肝脏手术、11例为胃部手术,13例为胆囊手术,5例为阑尾手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包括:①体位护理。术后患者体位以半卧位为主,但护理人员应将患者半卧位与其他卧位进行短时间交替更换,从而降低患者伤口的疼痛程度;②术后疼痛护理。开腹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创伤较大,术后疼痛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容易导致并发症出现,因此护理人员用通过聊天或指导患者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③术后恢复锻炼。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具体如下:①护理前,需要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和支持,同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整个循证护理中的合作及注意事项。②循证护理实施过程中,首先在医院内部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并对其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使她们先掌握循证护理的基本步骤以及方法,并定期进行讨论分析。③在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循证护理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循证护理表格,针对患者术后情况,选择明确的护理路径。④收集整理临床中循证护理的相关资料以及研究结果。⑤制定合理的临床循证护理路径,并按照程序进行实施。⑥在临床循证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改。⑦总结整理普外科开腹手术采用临床循证护理路径的方法及优点,并将其进行推广应用。在整个循证护理实施过程中,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应做好护理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围术期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优势,使护理效果发挥最佳,促进患者围术期的康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将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②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③使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疗效判定标准①疼痛严重程度根据NRS疼痛评分标准[2]进行评分,分为3个等级。I级:疼痛比较轻微,能够忍受;Ⅱ级:疼痛能够忍受,但疼痛影响了睡眠质量;Ⅲ级:疼痛严重甚至出现剧烈难忍。疼痛程度=等级例数/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出院时,均分发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评价。调查表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护理态度、预见或创新性护理表现四个项目。每个项目25分,总分100分,患者根据客观事实给以每项5~25分内的评分。满意程度设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级。评分大于80分,为非常满意;评分在60~80分之间,为满意;评分小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对比干预组第Ⅲ级疼痛程度占比为20%,明显优于对照组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并发症对比对照组10例出现恶心呕吐,8例出现腹痛腹胀,3例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0.0%(21/35);干预组7例出现恶心呕吐,4例出现腹痛腹胀,1例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4.3%(12/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干预组住院平均时间为(12.54±3.21)d,明显短于对照组(19.78±5.6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循证医学之一,其制定护理路径的主要依据是患者临床证据[4]。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包括患者的价值观和知情选择、系统评价的外部研究证据、决策者个人的经验和专业技能,三个要素缺一不可[3]。在临床证据的前提下,医护人员根据自己临床护理经验及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在围术期的切实需求,从而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使护理效果达到最佳,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需要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而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笼统,患者的独立性受到一定影响。把患者的需求和意愿、患者的实际情况、得到的最好证据、护理人员的经验和技能相结合是循证护理的基本原则。因此循证护理使护理工作的实施有理可循,改变了传统的以经验为主的护理路径,加强了护理的科学合理性。对于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与现有的护理技术相结合,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循证护理路径[5]。鉴于循证护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应及时有效做好护理应对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第Ⅲ级疼痛程度占比为20%,明显优于对照组42.9%;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7.1%;干预组住院平均时间为(12.54±3.21)d,明显短于对照组(19.78±5.64)d;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3%,明显低于对照组60.0%。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也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疼痛,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孔冠群, 陈焕仪, 郭间开.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8(08):1215-1216.

[2]王文华.循证护理对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0(20):168-169.

[3]单慧娟,张晓黎,王晓娜,等.开腹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干预路径预防效果 优先出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7(14):3274-3275.

[4]黄宝如.循证护理预防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6(06):43-44.

[5]王立凤,李子英,刘新新.围术期循证护理对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09(25):195-196.

(收稿日期:2016.01.06)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153-02

猜你喜欢
开腹手术围术期普外科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神经外科围术期的抗菌药物应用状况29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