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心江蓠产业化养殖技术

2016-04-26 07:53林恒贵
乡村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藻体鲍鱼盐度

林 斐 林恒贵

(平潭县恒祥渔业有限公司,福建 平潭 350403)

菊花心江蓠产业化养殖技术

林 斐 林恒贵

(平潭县恒祥渔业有限公司,福建 平潭 350403)

菊花心江蓠由于具有生长快、琼胶含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被广泛养殖,是我国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作用。基于此,本文介绍菊花心江蓠的生产性养殖技术,并分析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等。

菊花心江蓠;养殖方法;养殖效益

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confervoides)隶属于红藻门,分布在我国台湾省,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经济海藻。由于具有生长快、琼胶含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被广泛养殖,是我国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我国鲍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鲍鱼饵料需求急剧增加,菊花心除了用于制作琼胶的原料外,更多的是用作鲍鱼的饵料,而且是鲍鱼最理想的鲜活饵料。

菊花心江蓠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能够在夏季高温下生长,其鲜品用于养鲍,不仅能解决夏季高温季节鲍鱼海藻鲜活饵料短缺的问题,而且鲍鱼食用后不仅生长快、品质优,鲍壳美观,能提早上市,还能提高抗病性,大大减少鲍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使用鲜活的菊花心龙须菜还能很好地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

1 养殖区及其自然条件

菊花心江蓠原产于我国台湾省,为亚热带性海藻。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东濒台湾海峡,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海水(表层)温度19.4~20.1℃,夏季月平均温度26.3~27.0℃,在海藻种类和区系组成上与台湾地区频为相似,适合亚热带性海藻生长,具备适宜台湾菊花心江蓠生长的生态习性条件。因此,平潭岛优越、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在平潭岛开展菊花心江蓠的引进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表1 菊花心江蓠池塘养殖产量分析表

2 材料与养殖方法

先后分5批引进菊花心江蓠种苗300多t。暂养于种菜养殖池内,暂养期间严密管理,保持水流通畅,保证池塘内无敌害生物,藻体无污泥等附着物。

2.2 养殖方法

花心江蓠养殖方式有放养、池养等,本项目选择池养方式。主要栽培技术过程如下。

2.2.1 清塘消毒。将池塘内的杂草清除干净,以避免与菊花心江蓠争夺生活空间、营养盐和DO等,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消毒杀菌,然后再流水和撒播菊花心江蓠种苗。

2.2.2 投苗。菊花心江蓠主要依靠营养繁殖,藻体各段可以分枝生长,将大团成熟的藻体分成许多小簇撒播于池塘中,放苗时间在6月以后,放苗量控制在600~800 kg/667 m2。

2.2.3 栽培

2.2.3.1 栽培水位。根据季节控制池塘的水位高低,就栽培的水深来看,春秋季的光照强度相对较弱,栽培水深掌握在30~40 cm,以便让藻体接受更多光照;夏季光照强,栽培水深相应提高,水深掌握为50~70 cm,遇高温时栽培水位提高到1 m左右,以免强光伤害藻体。一般注水后四五天后才能投苗或放养菊花心江蓠。

2.2.3.2 换水。藻类放养后,视水色和盐度决定换水量。一般利用涨潮时引进新鲜海水,盐度需在25度以下。每隔3~7 d换水一次,一次换1/2或1/3池水。经常添换新鲜海水,可增加水体DO和CO2的含量,既有利于藻体进行光合作用,也能改善池塘水质,促进快速生长。

目前采用的提取污水能量的方式大部分是以间接式为主[4],也就是在机组前面设置一个换热器,污水和水或其它介质先交换热冷量,然后再由介质进入进组[5].这主要是考虑到污水的水质容易造成堵塞、腐蚀、结垢等,壁面造成对机组的损害,导致系统无法工作[6].因此.在间接式的系统中,污水换热器的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7].污水换热器中,管壳式换热器应用较为普遍[8].而有些工程中,则采用板式换热器.

2.2.3.3 水温。菊花心江蓠生长的海水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0~25℃。水温超过35℃,藻体停止生长,萎缩,颜色变黑。低于10℃,藻体逐渐变红变白,最后死亡。

2.2.3.4 盐度控制。最适生长的盐度范围在15~25度。

2.2.3.5 施肥。一般在菊花心江蓠放养5~10 d后开始施肥,施肥时间和施肥量要根据池水透明度和藻体颜色来确定。一般水清或藻体颜色偏黄色,表明缺肥,多施肥;反之,水色浓或藻体呈黑褐色,表示肥水足够,应少施肥。

用有机肥料和尿素施肥,施肥量一般为150~200 kg/ 667 m2,平均7 d施肥一次。在采收换水后,此时因藻类个体(浓度)较稀,不能马上施肥,否则容易泛池,需过7 d后,待藻类个体数量较多时再进行施肥。

2.2.3.6 海水比重和pH值。海水比重控制在1.005~1.026,pH值为7.5~8.5。

2.2.4 日常管理。包括巡塘、藻体清理、搅拌和翻动等工作。

2.2.5 收获。一般从投苗到第1次收获需要40 d左右,以后正常情况下,18~25 d收获一次,夏季生长快,收获周期(天数)相对较短。收获时大约保留1/3藻体作为种菜,继续进行栽培。每口池塘可收5~7次。每次收获后将藻类重新播散均匀。

3 养殖结果

菊花心江蓠养殖生产在平潭岛的竹屿口和天山洋两处,共有池塘26口,为生产统计方便,分成6个区,其收获的藻产量统计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竹芋口和天山洋的菊花心江蓠总面积67.45 hm2,总产量4 322 t,每个区域池子667 m2产量平均达4.27 t。

生产性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平潭岛适宜的养殖周期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12月初。菊花心江蓠喜欢生长在半咸水的水域中,其最适生长的盐度范围在15~25度。遇雨季时盐度降低时,引进涨潮的海水,以提高池水的盐度。遇高温或旱季,池水盐度提高,及时补充淡水,降低盐度。

此外,敌害生物防治防治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防控。根据本生产试验,池养的菊花心菊敌害生物中,最主要的是绿藻类浒苔,其常常与菊花心江蓠缠绕在一起或生长在池底和池塘边,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大量生长,而在夏季几乎不生长。另一敌害生物是螺类,多数是小翼拟蟹守螺,一般在夏季较多,生长旺盛。根据经验,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生态防治或施用杀藻剂,生态防治可放养少量的鱼类或蟹类,施用杀藻剂要在浒苔一开始生长时施用,效果较好,用量大约10 g/667 m2。此外,采用施浓肥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养殖的菊花心江蓠约67.45 hm2,养殖时间仅8月-11月底,平均年667 m2产量达4.27 t,年产约4 322.00 t,创产值90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为鲍鱼提供了鲜活的海藻饵料和反季节饵料,解决夏季高温季节鲍鱼饵料短缺的问题,并使食用的鲍鱼在生长、品质及抗病性方面优于食用普通海藻饵料。

目前,我国养鲍饵料主要是鲜海带、龙须菜,但到了夏季新鲜海藻缺乏,如用人工配合饵料不仅成本高,而且还会破坏水质,引起病害发生。因此,本项目的开发为夏季高温生长的鲍鱼提供了鲜活的海藻饵料(反季节饵料)。

据统计,2005年全县有鲍鱼养殖场60多家,养鲍达8 000万粒,约需饵料6万t。而近两年,各海区养殖户养殖规模扩大近一倍,鲍鱼饵料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海藻饵料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高温季节的6-9月,海带等传统食用海藻产季一过,全县所需海藻饵料全部从岛外运进,极大地增加了鲍鱼的养殖成本。

4.2 社会效益

心菊花心江蓠在平潭县的引种及规模化养殖技术开发,能起到推广和示范作用,能促进周边乃至全省名优水产养殖业发展,并对促进福建省海藻、鲍鱼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4.3 生态效益

自20世纪80代以来,我国的海水养殖在养殖规模、放养种类等方面不断发展和扩大,特别是海洋经济动物的养殖,使海洋近岸大量水面被围隔或用于网箱养殖,大量人工饵料、肥料投放到海洋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水中氮、磷含量猛增,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逐年加重,赤潮也频繁发生,并引起养殖病害的爆发,给海洋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也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这种状况已经开始制约我国海洋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台湾菊花心江蓠养殖新品种的引种和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开发,对减轻养殖海区的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抑制赤潮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S968.434

B

1674-7909(2016)36-92-3

福建省科技计划星火项目(2014S0049)。

猜你喜欢
藻体鲍鱼盐度
鼠尾藻活性氧清除系统对UV-B辐射增强的性别差异响应特征❋
人生的鲍鱼
鲍鱼红烧肉
河北秦皇岛仙菜科Ceramiaceae红藻的分类研究*
鲍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盐度和透明度对强壮硬毛藻生长发育的影响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
混合藻体溶液中藻体浓度检测方法优化的研究
千里岩附近海域盐度变化趋势性研究
适用于高盐度和致密岩层驱油的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