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体

  • 温度与光照强度对礁膜配子体生长的影响
    ′23″)。挑选藻体完整、大小相近、尚未成熟的健康藻体,先在过滤海水中用软毛刷去除泥、沙和杂藻,用剪刀剪去藻体的边缘部分,使试验藻体全部为营养生长期细胞,在PGX-280A-3H型光照培养箱(宁波莱福科技有限公司)中暂养2 d。暂养条件:15℃、2 000 lx、自然海水盐度(3.075±0.013)%、光周期12L∶12D,每天更换相同温度的消毒海水,每天定时摇动培养容器3次。1.2 方法1.2.1 培养试验将材料放入消毒海水中刷洗2次,然后置于盛有35

    水产养殖 2023年1期2023-02-17

  • 温度和光照对缘管浒苔光合作用的短期交互影响
    v/Fm)最小。藻体对光照变化也有不同的响应,低光照下藻体光合作用变弱,净光合效率降低[11],而高光照时容易造成藻体光抑制[12],且随高光照处理时间延长,缘管浒苔的Fv/Fm值逐渐降低[13]。当缘管浒苔短期处于低光照下,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高、中光照下的含量,但净光合作用速率在低光照下显著降低[14]。6、7月黄海地区雨天光照低于30 μmol/(m2·s),晴天时高于300 μmol/(m2·s),当光照度为18 μmol/(m2·s)时缘管浒苔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3-01-14

  • 鼠尾藻活性氧清除系统对UV-B辐射增强的性别差异响应特征❋
    鼠尾藻雌性和雄性藻体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初步揭示了雌雄异株大型海藻在生理水平上对UV-B辐射增强的性别差异响应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评估全球变化对雌雄异株大型海藻的影响提供科学数据,也进一步丰富了雌雄异株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内容。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的采集及培养2019年7月在青岛太平角(36°14′58.3″N,120°21′34.2″E)岩质潮间带的岩质上采集实验所用鼠尾藻雌性和雄性藻体,清除藻体表面附加的沙粒、沉积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8期2022-08-15

  • 河北秦皇岛仙菜科Ceramiaceae红藻的分类研究*
    本科的主要特征:藻体为单轴型,极少数为多轴型,无皮层或部分具皮层或全具皮层。顶端生长,由顶端细胞横向或纵向分裂发育为一列中轴细胞。具皮层的种类,其皮层的发生最初在节部产生一圈围轴细胞,有的种类其围轴细胞不再分裂延伸,有的延伸到节间部分,形成节与节间均具皮层的状态。四分孢子囊有柄或无柄;精子囊生长于特殊分枝上,往往集合成簇,有的散生于皮层内;成熟囊果裸露或被总苞枝包围。仙菜科红藻大部分物种因个体微小脆弱、形态多变[12]、常附生和不易肉眼分辨等,导致其物种分

    广西科学 2022年1期2022-04-12

  • 盐度、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针叶蕨藻的生长及光合活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藻体日特定生长率(SGR)、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合效率(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qP)随盐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非光化学淬灭(qN)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藻体光合活性和固碳效率在盐度27.5‰时达到最高,且与25‰和30‰盐度的差异显著(0.05,=3)。因此,针叶蕨藻在27.5‰盐度、26℃和25.00mol/(m2·s)光照强度下生长最快且光合作用能力最高。针叶蕨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1年6期2021-12-14

  • 盐度和营养盐胁迫对线形硬毛藻生长的影响
    属的一种,通常其藻体呈浅黄褐色至暗绿色,多纠缠呈团状,漂浮或缠绕在其他基质上,也是常见爆发的一种绿藻。由于该藻常见于海、淡水交汇处,盐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则较突出[6],该藻的丝状藻体生长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7]。Xu等[8]曾研究了盐度对线形硬毛藻生长的影响,得出适宜盐度在30‰~35‰,其最大生长率均低于6%/d。据此,我们认为短时间(8 d)培养和未换水造成营养盐供给不足,可以限制其生长。本研究通过延长培养时间,采用室内培养方法,通过对6个盐度(41.9

    河北渔业 2021年9期2021-09-22

  • 翡翠绿葛仙米生活史特征研究
    葛仙米从藻殖段至藻体破裂的生活史图谱,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翡翠绿葛仙米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从常德炎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葛仙米培植基地中选育,并经分类鉴定,保存的翡翠绿葛仙米。配制BG-110培养基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2 方法1.2.1 藻殖段诱导选取粒径5 mm、形态圆润、藻表光滑的翡翠绿葛仙米,用75%乙醇消毒5 s,用无菌蒸馏水洗净,装入塑料透明蒸煮袋,加40 mL BG-110液体培养基,抽真空30 s后封

    生物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8-24

  • 栽培坛紫菜采收试验
    定,采集100株藻体,测定鲜重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后称重得到的平均重量。选择相近试验点分别在下海后第5、15、35、55、75、90天测定紫菜生物量。不同采收留长对采收量的影响。从日龄45天开始,采用不同的采收方法后,留下一定长度的紫菜作为后续生长的原藻,取24厘米长度的苗绳,统计其采收的鲜重。选择同一栽培筏架的不同条帘,分别培育到设定的长度再采收。选择24厘米长度的苗绳进行测定,采收时留长为5厘米,继续培育到设定的长度进行采收,并测定采收后的生物量。从

    科学养鱼 2021年6期2021-07-21

  • 异枝江蓠与凡纳滨对虾室内零换水混养
    枝江蓠的研究仅有藻体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14-15],而异枝江蓠在对虾养殖方面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在零换水条件下进行虾藻混养实验,探究异枝江蓠和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最佳配比以及藻体对-N、-N 和-N 的净化效果,为虾藻混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采集和预培养实验用异枝江蓠(图1)采自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异枝江蓠洗净后,于加冰的恒温箱中带回实验室,用高温消毒的海水暂养,每3 d 换水1 次。实验前,将生长良好、藻体干净的江蓠,放入光照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6-12

  • 光照强度对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营养藻丝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方法1.2.1 藻体培养试验于光照培养箱(MGZ-120B-3,上海丙林电子)中进行。称取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营养藻丝(0.3±0.01) g,分别置于5,15,30,45,60,75 μmol·m-2· s-1光照强度下培养,每组设置3个平行,用PLA-20植物光照分析仪进行光照强度测定。其他培养条件为光周期16 L∶8 D,温度(18±0.5)℃,盐度26。培养期间每天定时摇动培养瓶2次(10:00,16:00),每隔5 d更换一次加富海水(PES)营养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5-24

  • 我国粤东沙菜属(红藻门 杉藻目)的分类鉴定*
    其主要特征为: 藻体一般直立或缠结, 圆柱状或扁圆柱状, 分枝多, 并被有刺状小枝, 四分孢子囊生于最末小枝或分枝上, 层形分裂, 囊果球形(Mshigeni, 1978; Womersley, 1994; 夏邦美 等, 1999)。目前, 国际上沙菜属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海产栽培(Ganesan et al, 2006)、生理生化(de Faveri et al, 2015; Ribeiro et al, 2017)、物候学(phenology) (Ca

    热带海洋学报 2021年1期2021-03-05

  • 干出状态下坛紫菜叶状体表面水膜与失水对光合作用光化学特性的影响
    。干出状态时, 藻体表面水分逐渐蒸发, 表面盐度显著增加, 并可能因此而遭遇高渗胁迫。此外, 浸没在淡水中的坛紫菜也会经历低渗的胁迫环境, 尤其是在夏天多雨的季节。由于坛紫菜自身具有粘性和亲水性, 干出状态下海藻叶状体表面会覆盖一层水膜, 这层水膜因海面高湿度、海浪或叶状体相互重叠等因素而得到维持。但随着干出时间的延长, 水膜厚度会逐渐变薄, 直至消失, 随后藻体内部细胞开始失水。叶状体表面水膜在失水或处于其他外界环境过程中, 水膜海水的理化性质如 pH

    热带海洋学报 2021年1期2021-03-05

  • 绿潮迁移过程中环境要素与浒苔藻体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5 月初, 浒苔藻体脱离固着基, 形成小块漂浮浒苔并出现在黄海南部江苏沿海, 在风场和海流的作用下逐渐向北漂浮迁移, 生物量迅速增加; 在 5 月下旬, 聚集的漂浮浒苔形成大面积绿藻斑块; 6 月中旬, 漂浮浒苔逐渐在山东半岛堆积; 7 月浒苔生物量达到最大后开始下降, 并最终消亡于山东半岛海域(Hu et al,2010; Liu et al, 2013; Wang et al, 2015)。南黄海海域环境复杂多变, 尤其是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剧烈(王俊杰等

    海洋与湖沼 2021年1期2021-02-03

  • 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及附着效果的影响
    等,利用网片夹住藻体使其附着生长[8],而在开放水域养殖藻体,则利用网笼、泥土、砂砾等作为附着基质,Tanduyan等[9]发现长茎葡萄蕨藻在砂砾底质、中层水位海域用塑料网笼养殖时产量最高。Pariyawathee 等[10]报道长茎葡萄蕨藻在泥质附着基质上生长更好,Rabia等[11]发现长茎葡萄蕨藻在池底播种养殖首月增重比托盘吊养高444%。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的附着基质会导致藻体营养成分的变化,如Long 等[12]发现砂砾底质养殖长茎葡萄蕨藻会导致其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2-03

  • 光质对琼枝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调控作用,同时,藻体也会根据光质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适应机制[2]。人工光源常用于代替或补充自然光源的不足,已经成为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与作物栽培环境的重要手段[3]。LED光源是目前最新的节能冷光源[4],与传统光源相比具有亮度高、能耗低、寿命长、体积小、无辐射、无污染及耐受恶劣环境条件等优势[5],其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已成为热点。其次,LED纯色光源的发射光谱波长可控且带宽窄,与藻类光合器官所吸收的光谱匹配度高,通过合理优化可达到精准调控藻类形态发育与新陈代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6期2020-12-28

  • 黄海獐子岛几种大型红藻的分类研究❋
    d[10])。其藻体主要特征为叉状分枝、表面有光泽且平滑。本属在中国黄、渤海沿岸有分布,多生长于中、低潮带的岩石上[19]。近年来,在生长季节,本属海藻在中国北部沿海的生长呈爆发趋势,但涉及物种的相关报道非常少。蜈蚣藻属是海膜科里最大的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区分的属之一[20],目前,本属已报道149种及30个种下单位,96种得到确认[9]。蜈蚣藻属的分类鉴定是以藻体形态、内部结构、繁殖器官等特征为基础,但藻体形态通常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21]。近年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12-18

  • 温度对皱紫菜(Pyropia crispata)壳孢子萌发 及叶状体形态建成的影响*
    发生纵分裂位置对藻体的形态建成有很大的影响(朱建一等, 2016)。有研究发现圆紫菜(P. suborbiculata)壳孢子初始纵分裂发生时间较早是藻体为圆形或肾脏形的原因之一(杨秀文等, 2019)。皱紫菜的外形与圆紫菜相近, 叶状体形态建成未见报道。本文采用皱紫菜自然种群制备成丝状体种质并接种贝壳, 通过贝壳丝状体的培育获取壳孢子。观察了不同培养温度对皱紫菜壳孢子萌发的影响, 并探讨了皱紫菜叶状体早期发育模式、形态建成过程、繁殖等生物学特性, 以期为

    海洋与湖沼 2020年5期2020-10-14

  • 周年温度变化对枸杞岛铜藻 生长特性的影响*
    系研究主要集中在藻体内生化组成(Murakamiet al, 2011)、最适生长温度(Uchida,1993; Choiet al, 2008; Zhanget al, 2009; 马兴宇等, 2013)及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孙建璋等, 2009; 毕远新等, 2014; 陈亮然等, 2015)等方面, 且大多基于条件可控的室内实验, 而关于自然生长状态下完整生命周期藻体对温度作用时间的响应机制研究较少。法国林学家德列奥米尔(1735)首次发现, 植物完

    海洋与湖沼 2020年5期2020-10-14

  • 广东汕尾凹顶藻类(红藻门)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外形特征比较观察藻体的颜色、质地等。在体视显微镜 (Nikon D5-U3)下进一步观察藻体的基部、各部分的分枝情况、顶端形状、四分孢子囊排列方式以及囊果的形状,进行拍照及数据测量。1.2.2 内部特征比较液浸样品清洗后,挑选完整的观测部位,利用冷冻切片技术 (LEICA CM 1860 UV),于生物冷冻切片机内对液浸样品进行切片,切片厚度20—50 μm,切片转置载玻片,利用亚甲基蓝溶液或0.5%的苯胺蓝溶液进行染色,将装片置于正置荧光显微镜 (LEI

    广西科学 2020年3期2020-08-02

  • 坛紫菜色素突变体产生原因的初步研究
    a差异不大,所以藻体呈现红色。徐燕[6]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从诱变丝状体子代中选育性状优良的色素突变体,将诱变品系和野生选育品系进行杂交,之后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单一色块酶解,诱导产生丝状体进而发育为完整的紫菜叶状体,经过四代选育,最终获得了一个优良紫菜纯系新品种(闽丰1号),该品种藻体日均增重快、耐高温、藻体宽而薄且不易老化。梁艳[7]在对坛紫菜(闽丰1号)的研究中证明,叶状体的藻胆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藻胆蛋白含量是对照组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7-04

  • Fe2+和Fe3+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还是Fe3+,藻体的特定生长率(SGR)、光合色素含量、铁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05)。藻体的铁含量随着培养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以Fe2+和Fe3+处理后,藻体铁最高值分别可达到1 522.54 µg/g和1 373.93 µg/g,增幅为1 369.34%和1 225.92%;藻体维生素C最高质量分数分别可达15.41 µg/mg和12.89 µg/mg,增幅为107.56%和73.58%。Fe2+实验组对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年2期2020-03-17

  • 更正
    容:“特征描述:藻体暗褐色,半球形。基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垫状假膜体。着生于假膜组织细胞上的同化丝可分成长同化丝和侧丝(短同化丝)。无毛。单室囊和多室囊同体。习性和产地:在中潮带附着于Sargassumconfusum藻体上,与Halothrixgracilis等混生。产于大连。地理分布:中国渤海。模式标本产地:中国大连。2.4 细枝短毛藻(新种)(图 2)Elachista tenuissimaLuan et Ding sp.nov.”。谨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3

  • 黄海獐子岛几种大型红藻的分类研究❋
    d[10])。其藻体主要特征为叉状分枝、表面有光泽且平滑。本属在中国黄、渤海沿岸有分布,多生长于中、低潮带的岩石上[19]。近年来,在生长季节,本属海藻在中国北部沿海的生长呈爆发趋势,但涉及物种的相关报道非常少。蜈蚣藻属是海膜科里最大的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区分的属之一[20],目前,本属已报道149种及30个种下单位,96种得到确认[9]。蜈蚣藻属的分类鉴定是以藻体形态、内部结构、繁殖器官等特征为基础,但藻体形态通常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21]。近年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1-09

  • 盐度和透明度对强壮硬毛藻生长发育的影响
    藻科、硬毛藻属。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为单列细胞不分枝的丝状体,基部有盘状或假根状固着器。直立藻体大多具有由长方形基部细胞延伸而成的假根。聚集成团块的藻体通常没有基部细胞,营养细胞的直径基本一致。藻体居间生长。细胞壁厚而硬,通常具有明显层理。细胞多核,具有一个网状叶绿体及多个淀粉核。无性繁殖产生游孢子或厚壁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1-2]。该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等地[1,3-4]。在我国辽宁省大连市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

    水产科学 2019年4期2019-07-23

  • 温度、照度和氮磷营养盐对长茎葡萄蕨藻富硒的影响
    酸钠添加量增加,藻体硒质量分数(干基)从1.70 µg/g增加至50.10 µg/g,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亚硒酸钠添加量2.0 mg/L时,藻体硒质量分数达到11.7 µg/g;添加量大于2.0 mg/L时,显著抑制藻体的生长(<0.05),藻体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含量显著性降低(<0.05);添加量低于2.0 mg/L时,藻体的生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类胡萝卜素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变化。在培养液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6-12

  • 养殖海带、裙带菜根部附着力初步研究
    活率的影响,以及藻体根部附着力的变化特征,进而为合理采取预防措施、改进养殖过程及方式、提高产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为自然海区的海带、裙带菜人工增殖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样品试验用海带和裙带菜幼苗系人工培育,在2015年10月出库养殖于大连黑石礁海域,共取样3次,第1次为刚出库(从室内移往海区养殖)海带、裙带菜的幼苗苗帘(幼苗全长1~10 mm)此后分别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3月在养殖海域内采集海带、裙带菜苗绳样品。采集苗绳样品时应

    水产科学 2019年1期2019-01-17

  • 不同氮营养盐浓度对斜生栅藻生长及化学组成的影响
    境中氮缺乏会导致藻体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降低[7],从而限制浮游动物的产量[8]。有研究发现藻体N含量越低,浮游动物的稳定同位素δ15N值越高,浮游动物摄食不同氮含量的同一种藻类时,其稳定同位素δ15N值变化范围为0~6‰[9]。因此,初级生产者(藻类)的氮含量变化会影响整个水生食物网的生产力及营养级判断,尤其在营养盐浓度变化较大的水体。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不仅会影响藻类的生长率,同时还会影响藻类细胞的生化组成[5-6,10]。不同氮磷营养盐浓度对

    广东农业科学 2018年1期2018-04-28

  • 不同光质对线形硬毛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实验室。1.2 藻体暂养将运回实验室的藻体用过滤海水反复清洗以去除藻体表面的附生生物及杂质,将挑选健康且生长状态一致的藻体置于实验室循环水槽(70 cm×40 cm×50 cm)内培养 7~10 d,期间光照强度为 60 μmol·m-2·s-1,光周期为12 L:12 D,同时,保持每天1℃的速度给水槽内海水升温,每天更换1次全部海水。1.3 实验设计使用1 000 mL烧杯作为实验用培养瓶,随机称量4份相同鲜重(3.0±0.1 g)的藻体,分别置于不同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5期2018-01-26

  • 长茎葡萄蕨藻室内水泥池与自然海区养殖对比试验
    6.8cm,新增藻体重量为原先的1.4倍与4.0倍。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养殖设施1.1.1 水泥池与自然海区 水泥池选择霞浦县长春镇秋竹岗海区的一嘉紫菜育苗室,池子规格为13.5m×2.35m×0.6m;自然海区选择霞浦县靠近东冲口的七星海区。1.1.2 附着基 水泥池养殖选用透孔网格塑料盘铺设在网孔尺寸1.5cm单层聚乙烯网上,塑料盘上层直接用网孔尺寸1.5cm聚乙烯网覆盖作为附着基,框架规格为68cm×82cm,中间高度为5cm;自

    水产养殖 2018年3期2018-01-18

  • 干出脱水对羊栖菜叶状体与生殖托荧光特性的影响及其在沉水状态下的恢复
    脱水则会显著降低藻体的Y(II),表明羊栖菜叶状体和生殖托的Y(II)下降的脱水界限值分别为73%和60%,对脱水耐受能力较强。在连续干出脱水过程中,叶状体和生殖托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光强耐受能力(Ik)都显著下降,且在严重脱水状态(失水率为75%)下,羊栖菜叶状体和雌、雄生殖托的Y(II)分别比干出初始时降低了12%、31%和37%,且复水后其雌、雄生殖托的Y(II)无法恢复,甚至持续降低。同时叶状体和生殖托的rETRmax、Ik和

    生态学报 2017年22期2018-01-03

  • 长茎葡萄蕨藻工厂化养殖试验
    挑选21kg健康藻体进行工厂化养殖,经过40天的养殖,随机挑选测量称重,新长出的藻体平均体长为9.3cm,藻体重量增长至原先的2倍。现将工厂化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设施。(1)养殖池:养殖水泥池为原先用作紫菜育苗的水泥池,规格为13.5m*2.35m*0.6m.上方设有出水口管道,下方底部有出水口,水位可调节。(2)附着基:用6个规格为长33.5cm、宽27.2cm、高4.5cm透孔长方形网格塑料盘拼装而成,并在底部铺垫一层孔径为1.5c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2017-12-06

  • 浒苔对富营养化海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研究了浒苔在不同藻体密度和吸收时间下,其生长过程对富营养化海水中氨氮、亚硝酸氮、总氮和总磷等营养盐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 浒苔对富营养化海水中氨氮、亚硝酸氮、总氮和总磷均具有一定的吸收效果和去除作用.② 吸收时间≤10 h、藻体密度≤7.50 mg/L时,在富营养化海水中,浒苔藻体密度对氨氮和总氮的吸收具有重要影响、对亚硝酸氮和总磷的吸收影响不大;吸收时间对亚硝酸氮和总氮去除率提高的影响不明显;低藻体密度(≤3.75 g/L)时,吸收时间对氨氮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11-04

  • 混合藻体溶液中藻体浓度检测方法优化的研究
    法,优化水中混合藻体生物量的检测方法,为自然水域混合藻体生物量监控提供有效措施。文章主要研究了混合藻体溶液可见光最大吸收峰值波长的测定方法、沉降时间对藻体溶液吸光值的影响,以及初步建立了混合藻体溶液“吸光值-干重”相关性的线性方程。关键词:分光光度法;藻体;浓度;干重;吸光值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0-0020-02前言大量有害藻体在水中堆积生长并死亡后,会产生有害藻毒素、降低水的氧容量、散发硫化氢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20期2017-07-15

  • 热锻炼对龙须菜高温胁迫响应的影响
    : 热锻炼能维持藻体较低的MDA含量, 降低H2O2的产生速率, 缓解藻体的膜脂过氧化伤害; 同时热锻炼缓解了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 增加了SOD酶的比活力, 缓解了AsA的下降速率, 说明热锻炼能缓解高温胁迫对藻体的伤害, 有效地提高了龙须菜对高温胁迫响应的能力。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 高温胁迫; 热锻炼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是一种主要的产琼胶海藻, 目前广泛栽培在辽

    海洋科学 2017年4期2017-07-07

  •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mg·L-1)对藻体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以2.0 mg·L-1IAA和1.0 mg·L-1KT对藻体的促生长效应最大,培养25 d时藻体鲜重增加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1.90倍和1.52倍(P0.05)。坛紫菜; 自由丝状体;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 光合色素坛紫菜(Pyropiahaitan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亚热带大型经济红藻,主要养殖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其年产量占到我国紫菜年产量的75%左右,其生活史包括微型的丝状孢子体(2n)

    海洋渔业 2017年2期2017-06-01

  • 棒叶蕨藻变种对重金属Cu2+、Pb2+和Cd2+胁迫的生理响应
    离子的胁迫会影响藻体的正常生长,SGR均出现负增长,可溶性蛋白和Chl-a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其中Cu2+的影响尤为明显;重金属对藻体生长的抑制能力大小为Cu2+>Pb2+>Cd2+;3种重金属离子对SOD和GST影响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除了Cd2+对SOD影响峰值出现在5.00 mg/L之外,其他处理组的峰值均出现在质量浓度为2.50mg/L时。研究结果可为棒叶蕨藻变种的重金属胁迫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棒叶蕨藻变种;重金属;胁迫;生理响应海藻

    渔业现代化 2017年2期2017-05-18

  • 羊栖菜冬季南养的初步研究
    养生长的过程中,藻体长度以趋近于线性的方式增长;而质量的增加则表现出由慢到快的规律。在水深60 cm的条件下羊栖菜生长最快;本次试验羊栖菜干品产量为340 kg/亩,比浙江洞头养殖的羊栖菜平均产量增长约42.9%,而养殖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试验结果不仅证实了在海南进行羊栖菜冬季南养的可行性,而且显示出周期短、产量高的优势,为建立羊栖菜"冬季南养"的新型养殖模式提供了依据和参考。羊栖菜;冬季养殖;海南;养殖周期;产量羊栖菜[Sargassumfusiform

    水产养殖 2017年1期2017-02-16

  • 龙须菜“鲁龙1号”
    式进行扩繁制种,藻体自身的藻段即可作为繁殖亲本,也即收获的养成藻体可直接用作种苗,因此亲本来源主要是通过直接采自栽培筏架上养成的龙须菜。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品鉴,选择满足以下特征的作为培育亲本:藻体长势良好,红褐色、光泽度好、干净,无敌害生物、杂藻和杂质,无异味,不变红、无腐烂、病烂、颜色鲜红。(二)人工繁殖龙须菜“鲁龙1号”是二倍体藻体,种苗的繁育是通过无性生殖的途径,利用藻段夹苗的方式实现的。其繁殖的起点就是5cm~10cm长的藻段,而非肉眼不可见的孢子等

    中国水产 2016年3期2016-09-12

  • 坛紫菜种质品系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分析
    系为实验材料,对藻体的5个形态特征和14个数量性状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探讨坛紫菜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坛紫菜藻体的形状、颜色、锯齿大小和扭曲程度4个形态特征与藻体长度、宽度、重量和厚度4个数量性状极显著相关(P坛紫菜;表型性状;方差分析;表型变异系数紫菜(Pyropia/Porphyra)广泛分布于寒带至亚热带潮间带的岩石上,是世界上可人工栽培产值最高的大型海藻[1],目前世界上已经记录的134个种中,我国分布有22个种[2]。坛紫菜(Pyr

    渔业研究 2016年3期2016-08-24

  • 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形态建成因子分析
    步研究,通过分析藻体长度与侧枝数、侧枝长度与生殖托数、生殖托长度与生殖托挂卵数之间的数量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估算了海黍子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海黍子成熟藻体平均长度为(164.5±59.9)cm,侧枝平均长度为(10.4±5.3)cm,生殖托平均长度为(9.3±1.5)mm,单个生殖托平均挂卵数量为(378±121)粒,各因子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单株海黍子成熟藻体能够产生(21~400)万粒受精卵,可基本满足1 m2的采苗生产需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02-10

  • 3种马尾藻周年生长和成熟时间以及形态学研究
    8~1.0 m,藻体黄褐色,在浪大的海区能够达到4 m以上;全缘马尾藻,长度可以达到2 m以上,黄褐色;亨氏马尾藻,黑褐色,在浪大的海区能够达到2 m以上。目前对这3种海藻的研究报道不多,已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多糖提取以及保健方面的应用[1-7]。笔者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的方法研究了3种马尾藻周年的生长情况及其形态结构、成熟时间和繁殖盛期,旨在为3种马尾藻生物学、生态学、人工育苗以及藻场构建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 硇洲岛位于广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3期2015-12-22

  • 不同磷水平下铜绿微囊藻对砷酸盐的吸收和净化
    但该环境下的高砷藻体又具较高的砷释放风险.+P和-P环境下,藻体中分别有41.5%和46.3%的胞内砷可在快速清除阶段(2h)被迅速排出.+P环境下经10μmol/L As(Ⅴ)暴露后的含砷藻体,经13d净化培养后,+P培养介质中藻体以砷酸盐释放为主,-P培养介质中则存在砷的还原和甲基化现象,这表明不同磷水平下藻体对砷的净化机理可能存在明显差异.铜绿微囊藻;砷酸盐(As(Ⅴ));吸收动力学;净化;磷砷作为一种有毒、非必需的类金属元素,被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中国环境科学 2015年2期2015-11-18

  • 底泥和藻体对太湖湖泛的诱发及水体致黑物的供应潜力*
    0008)底泥和藻体对太湖湖泛的诱发及水体致黑物的供应潜力*蔡萍1,吴雨琛1,刘新1,尹洪斌2**(1:南京林业大学,南京 210037)(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210008)摘要:为确定底泥和藻体在太湖湖泛形成过程中对致黑物形成的贡献,采用室内模拟系统,研究底泥、蓝藻以及底泥+蓝藻3种处理,模拟湖水在不同厌氧程度下湖泛特征参数(黑度、铁及硫形态)的变化,分析不同处理以及受不同聚藻程度影响区(八房港、焦山)底泥对湖泛的诱发作用及致黑物供

    湖泊科学 2015年4期2015-02-17

  • 大气CO2升高和紫外辐射相互作用对羊栖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A、UV-B, 藻体仅接受可见光,400—700nm)和PAB处理(全波长辐射280—700nm)培养海藻,探讨了羊栖菜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浓度CO2显著提高羊栖菜藻体的相对生长速率,并且紫外辐射的负面效应在高CO2处理下表现不显著。高CO2降低了藻体的光合作用速率,而UVR的负面效应和生长体现为一致性,但是羊栖菜的呼吸作用没有受到环境变化的明显影响。羊栖菜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和类胡萝

    生态学报 2015年21期2015-02-05

  • 高CO2和UVR对叉节藻和刚毛藻生长及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CO2浓度变化对藻体生长的影响表现出极大的种间差异性。Gao, et al.报道CO2浓度升高可以促进红藻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和红藻江蓠(Gracilaria chilensis)的生长[4,5], 但是对绿藻石莼(Ulva lactuca)的生长则没有影响[6,7]。Mercado, et al.的研究也表明 CO2浓度升高抑制了红藻紫菜属(P.leucostica和P. linearis)的生长[8]。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4期2014-11-05

  • 环境因子及藻体密度对条斑紫菜生长与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
    06)环境因子及藻体密度对条斑紫菜生长与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邵 飞1, 费 岚1, 吴海龙1, 张建恒1, 胡 明1, 韦章良1, 何培民1,2,*(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上海 201306)条斑紫菜;生态修复潜力;特定生长率;氮磷吸收率随着现代工农业的高速发展,海水经济动物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近海海域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而趋于富营养化[1- 2]。而大型海藻在生长过程中可去除N、P,同

    生态学报 2014年21期2014-08-08

  • 龙须菜果孢子的紫外诱变及优势突变体的筛选*
    示它的活性变化与藻体的耐热性相关。热激蛋白基因(hsp)的表达也是藻类应对高温胁迫的一种响应机制,当藻体受到高温胁迫时,体内的热激蛋白基因会大量表达,参与体内新生肽链的折叠、组装以及变性蛋白的复性和降解,缓解高温胁迫带来的伤害,产生耐热性[9-10]。本实验首次利用紫外线诱变方法处理龙须菜果孢子,通过对其进行紫外诱变,进一步探索选育龙须菜优良品系的适宜方法。本文以耐高温作为主要性状筛选龙须菜抗逆突变体,就高温胁迫对突变株藻体与981和野生型的MDA含量,S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4-17

  • 基于正交实验的高含量藻红蛋白紫菜丝状藻体优化调控培养条件研究
    藻红蛋白紫菜丝状藻体优化调控培养条件研究林汝榕1,2,邢炳鹏1,2,柯秀蓉1,2,蔡文旋1,2,林锡煌1,2,张稚兰1,2(1.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 361005;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 361005)丝状藻体在紫菜养殖的人工苗种生产中非常重要,在利用于分离提取高价值的藻红蛋白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本研究采集了成熟紫菜叶状体的果孢子释放的初始丝状藻体,基于3因子3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方案[采用具有分析交互作

    海洋学研究 2014年2期2014-04-07

  • 藻体部位、藻质量、碳源、水流对铁钉菜和羊栖菜营养盐吸收的影响*
    ,文章主要研究了藻体部位、藻质量、碳源浓度和水流流速等因素对这2种大型海藻氮磷营养盐吸收的影响,以期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海藻的来源与预培养铁钉菜、羊栖菜采自舟山朱家尖水域,均是成体藻体。选择健康藻体,除去表面附着物,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移到有光照的水族箱中暂养,水族箱的容积为 10L,在 12L︰12D,1500µE/(m2*s),20°C 条件下,放入沉淀自然加富消毒海水[c(N)100µmol/L,c(P) 8µmol

    海洋与湖沼 2014年3期2014-03-09

  • 两种浒苔无机碳利用对温度响应的机制
    ,长度适中的健康藻体于玻璃水族箱内暂养,暂养的条件是温度为15℃,光强为200μmol m-2s-1,光周期为12h∶12h;培养液为过滤的自然海水,每2d更换1次,每天24h通气培养。1.2 pH值漂移曲线的测定称取0.3g的缘管浒苔和浒苔藻体放于含有15ml过滤灭菌海水(pH值为8.0)的小玻璃瓶中,玻璃瓶放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内,将藻体充分舒展后封闭,水体用磁力搅拌器均匀搅动,光照控制为200μmol m-2s-1,温度为15℃。实验设3个重复,每个小

    生态学报 2013年24期2013-12-16

  • 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经济红藻。坛紫菜藻体由壳孢子萌发生长而成,藻体属单倍体,具配子体性质。坛紫菜藻体营养细胞生长分布均匀,有性生殖器官分为果胞和精子囊器,一般由藻体的末梢边缘部分营养细胞转化而来,精子囊器细胞在形成时,颜色逐渐淡化呈现白色或黄白色;果胞及受精分裂形成的果孢子囊中细胞颜色较营养细胞深,呈深紫红色[1]。紫菜叶状体生长在潮间带,前人对叶状体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2-3],对生殖细胞的生理特征主要是对条斑紫菜和半叶紫菜进行了研究[4]。叶绿素荧光技

    海洋科学 2013年3期2013-06-26

  • 七种试剂对单针藻的絮凝作用
    .3.1 单针藻藻体干重与光密度值的关系1.3.1.1 单针藻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称取一定量的单针藻藻粉,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3125、0.6250、1.2500、2.5000、5.0000g/L的藻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做全波长扫描,根据光密度值确定其在不同浓度下的最大吸收波长。1.3.1.2 单针藻藻体干重与光密度值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单针藻藻粉,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05、0.1、0.2、0.4、0.6、0.8、1.0、1.2、1.4、1.6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24期2013-02-22

  • 藻类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优化研究,建立以藻体干重为响应值,以光照强度、通气量、培养时间和装液量为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培养条件优化后螺旋藻最终干重为1.298g/L。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反应器能很好地满足藻类生长,其培养产率也明显提高。光生物反应器,螺旋藻,响应面法,藻体干重1 10.0L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1.1 反应器的主体尺寸反应器容积为10.0L,采用气升式作为循环动力。为了减少占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将反应器形状设计为垂直板式,由主体结构、光照系统和气体循环系统三部

    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10期2012-11-02

  • 生长因子对螺旋藻混合营养生长及藻胆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培养的影响,并对藻体干重(DW)及藻胆蛋白(PCP)的含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VB12对螺旋藻生长以及藻胆蛋白的积累均有较大影响,NAA对螺旋藻生长影响较大,而Arg对螺旋藻中藻胆蛋白含量影响较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RSM)确定三个生长因子的最佳水平:VB12、Arg和NAA水平配比为0.08、45、0.3mg/L,此时藻体干重与藻胆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20.2%和31.9%;以VB12、Arg和NAA为自变量,建立了藻体干重和藻胆蛋白

    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21期2012-10-25

  • 不同温度、盐度下浒苔(Entromorphra prolifera)群体增长和生殖的显微观测*
    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藻体的湿重、特定生长率(SGR)。浒苔生长对温度的变化较盐度的变化为敏感。在同一盐度下,浒苔SGR随温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盐度的降低,最适生长温度有升高的趋势。20℃、S为26时浒苔SGR最高,达37.80%。SGR高的实验组最先进入生殖生长期,随之,SGR骤降,藻体形态也发生的变化。通过对这一变化过程的观测研究加深对绿潮暴发及演化过程的理解。浒苔;特定生长率;营养生长;生殖生长(高 峻 编辑)自2007年以来,我国黄海连续暴

    海洋科学进展 2012年2期2012-01-05

  • 不同N水平下缘管浒苔对重金属铜的响应
    铜离子都显著抑制藻体的生长速率,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N加富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速率,但这种作用在高浓度铜(2 μM)的作用下不显著。高浓度的铜和N同时存在时,藻体的光合作用速率显著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显著降低。高浓度的铜显著降低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N加富的情况下,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缘管浒苔;铜;N; 光合作用;相对生长速率海水的富营养化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海洋环境问题,海域的富营养化日益加剧,影响了大型海藻栖息的海洋生态环境条

    海洋通报 2010年6期2010-12-28

  • 紫菜属海藻性别表现特征研究
    ,雌雄生殖细胞在藻体上的分布规律代表紫菜属物种的特征.在雌雄同株类型中,有的种类分裂为小区域间生或混生,而有的种类雌雄细胞分别位于同株藻体的两侧或上下两部分.条斑紫菜精母细胞分裂成熟后形成条带状精子囊器区域,镶嵌在果孢子囊群中,成为该物种的鲜明特征.然而同为生殖细胞小区域混生的种类,有的物种精子囊器区域较小,且较分散.而少精紫菜(P.oligospermatangia)成熟藻体的外型更象全雌个体,雄性细胞分裂区域极小,精子囊器区呈很小的点状出现于果孢子囊群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2010-08-06

  • 常见石莼科绿藻的生物学特征及分子系统学分析*
    ceae)海藻的藻体呈叶片状或为中空圆柱状,由1层或2层细胞组成,叶状体的构造根据不同的种、属而不同。细胞单核,有1个侧生色素体,色素体内含1至多个淀粉核,藻体基部细胞延伸成固着器。无性生殖时,产生游孢子,孢子囊产生具4根鞭毛的游孢子,成熟后经母细胞壁的开孔逸出,游孢子萌发成具有假根的丝状体或不规则的细胞,再进一步发育成叶状体。有性生殖时,产生具双鞭毛的配子。多数物种异配生殖,只有在不同藻体产生的配子间才能接合,合子立刻萌发成新藻体。石莼科藻类的生活史多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2期20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