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颌骨骨折35例临床观察

2016-04-27 02:39宋燕丰潘惠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内固定

宋燕丰 潘惠龄 黄 劲

广东医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 湛江 524003



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颌骨骨折35例临床观察

宋燕丰潘惠龄黄劲

广东医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湛江524003

【摘要】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术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研究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牵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颌骨骨折效果确切,优于传统颌间牵引术-牙弓夹板治疗。

【关键词】颌骨骨折;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内固定

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由外力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颌面部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功能障碍、骨折段移位、咬合错乱、张口受限等[1-2]。笔者选取所在医院7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与颌间牵引钉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7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X线或CT检查确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36.6±6.1)岁;上颌骨骨折7例,下颌骨骨折18例,上下颌骨多处骨折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36.9±6.3)岁;上颌骨骨折9例,下颌骨骨折19例,上下颌骨多处骨折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选取合适的手术入路,上颌骨骨折采用口内上颌骨相应前庭沟粘膜切口,下颌骨正中和颏孔区骨折采用下颌前庭沟切口,下颌角部及升支骨折采用下颌下或下颌后切口,清除骨折端碎骨片,选取合适的钛板,尽量与骨折线垂直,将夹板弯制成与牙列唇颊面弧度一致的牙弓型夹板进行牵引,分层缝合切口。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循序渐进行张口训练。

研究组:牙周洁治,行经鼻插管全身麻醉,充分暴露骨折断端,彻底清除碎骨片、血凝块、结痂等,手法复位调整咬合关系,用钛板钻孔固定,与骨折线尽量垂直。在与骨折线两侧的合适位置植入4枚颌间牵引钉,注意植入过程中牵引钉应尽量保持与牙面垂直并避开压根。在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的情况下用橡胶圈进行弹性牵引。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循序渐进行张口训练。

1.3疗效判定[3]优:颜面无畸形,切口Ⅰ期愈合,骨折线对位对线良好,6个月颌骨恢复为解剖学形态,咬合关系良好,张口度达三横指;良:切口Ⅰ期愈合,骨折线对位对线基本良好,6个月颌骨大部恢复至解剖学形态,咬合关系较好,张口度2~3横指;差:伤口Ⅱ期愈合,骨折线对位对线较差,6个月颌骨未恢复至解剖学形态,咬合关系差,张口度<2横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5±0.25)个月,短于对照组的(2.98±0.5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颌面部骨损伤,采取有效措施,尽早恢复伤前的咬合关系,减少骨折错位愈合至关重要。传统的钛板内固定后通常需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限制了关节的运动,易引起颌面部肌肉萎缩、瘢痕痉挛[4]。周华[5]研究指出,微型钛板的应用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生物相容性及抗腐蚀性好,具有和骨更为接近的弹性系数,方便快捷,稳定性好,损伤小,可有效促进患者上下颌骨的咬合功能恢复,操作安全可靠,能与骨组织形成良好的生物结合,承受长时间较大的颌间牵引力,较传统牙弓夹板治疗效果好,颌间牵引钉的使用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减少牙周组织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文民等[6]研究结果相近,说明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牵引治疗颌骨骨折效果显著,安全可行。

综上所述,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牵引治疗颌骨骨折效果确切,操作简便,临床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宇,罗小玲,杨荣.颌间牵引钉对比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1):1299-1302.

[2]黄文荣,刘柳芳,周筱怡.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6):754-755.

[3]周明勇.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271-273.

[4]侯莉.36例颌骨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3):499-500.

[5]周华,金松.两种颌间牵引方法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附38例报告)[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4):332-333.

[6]文民,彭绍斌,何泽红,等.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对比牙弓夹板治疗牙槽突骨折的临床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5,17(3):304-305.

(收稿日期:2015.12.10)

【中图分类号】R6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102-02

猜你喜欢
内固定
三踝骨折复位内固定顺序的选择比较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比较分析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23例疗效观察
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比较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远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