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04-28 04:51焦元陈建萍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个体化全程婴幼儿

焦元 陈建萍

咸阳市彩虹医院彩虹社区卫生服务站 陕西咸阳 712021

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焦元 陈建萍

咸阳市彩虹医院彩虹社区卫生服务站 陕西咸阳 712021

目的:研究探讨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患者90例随机予以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组)和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全程干预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全程干预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及心率分别为(18.75±4.39)次/min、(91.74 ±3.02)次/min,均较常规组更低,且全程干预组的 SpO2为(95.47±3.68)%,较常规组有显著提升(t=13.08,12.65,11.74;P<0.05);全程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4±5.30)分,依从性良好的儿童为 41例(91.11%)均较常规组更高(X² =11.73,8.69;P<0.05)。结论: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雾化吸入婴幼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临床依从性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具较高的推广应用意义。

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婴幼儿;雾化吸入;临床效果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无创、不良反应风险低、见效快等优势,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但对于婴幼儿患者而言,由于患儿哭闹导致中止治疗的情况较为常见,影响了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不利于患儿康复。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来提高患儿依从性[1]。本研究采取随机单盲的前瞻性试验方法,探讨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对于接受雾化吸入的婴幼儿的具体作用效果,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患者90例随机予以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组)和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全程干预组),每组45例,均符合雾化吸入的治疗指征,无禁忌症患儿[2]。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基本资料予以分析,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高。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通过抚触、轻拍背部等来帮助缓解患儿情绪等。全程干预组则采取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1)注意分散婴幼儿注意力,对于年龄低于1岁者,可通过播放舒缓音乐、播放动画片等途径来分散注意力,使其忽视治疗干预,针对哭闹不止的患儿则可采取在睡眠时予以雾化吸入处理;(2)由家属学习后操作,对于年龄1-2岁患儿,可首先由护理人员说明并演示雾化吸入的正确操作流程,随后指导家长帮助患儿佩戴雾化器,并嘱咐患儿深呼吸以帮助雾化药液进入体内;(3)对于2-3岁及更大的儿童,则可通过经常使用鼓励性话语、奖励五角星小红花等途径,来帮助患儿维持接收到表扬而带来的愉悦感,更好提高依从性;(4)指导患儿维持正确体位,以半坐位、母亲斜抱体位等,帮助维持患儿头部高位,以便于膈肌下移、增大气体交换量,促进呼吸深度加强;(5)雾化吸入后由专职护士对患儿进行背部叩击,并指导家长清理患儿面部协助喂温水漱口,避免药液在口面部沉积;(6)同时注意在所有患儿进行雾化吸入前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向患儿家属及年龄较大儿童说明雾化吸入的预期过程和效果,避免由于未知而导致的紧张感。

1.3 观察指标[3-4]

对比两组患儿在干预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自制满意度量表,在患儿病愈出院前一天发放给家属,调查其满意度情况;同时评估患儿的依从性,以治疗过程无哭闹、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治疗者为良好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 t检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呼吸功能指标对比

经干预和对应治疗后发现,全程干预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及心率均较常规组更低,且全程干预组的SpO2较常规组有显著提升,对两组间差异进行分析可知其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详情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分析(±s)

?

2.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患儿治疗依从性对比

全程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4±5.30)分,患儿中治疗依从性良好的儿童例数为41例(91.11%);常规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81.65±6.34)分,组内依从性良好的儿童例数34例(75.56%)。全程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儿比例均较常规组更高,组间差异对比结果经处理后显示有统计学意义(X =11.73,8.69;P<0.05)。

3 讨论

雾化吸入疗法是指,将已经制备成气溶胶的微小颗粒物经呼吸过程,吸入到呼吸道内达到治疗效果,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5],在较短时间内发挥药效,且不良反应风险小。为了避免由于儿科患儿哭闹导致治疗中止,要求采取个体化的全程护理干预,从雾化吸入前的心理干预、雾化吸入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护理、雾化后的合理拍背及清理残留药液三个方面出发[6],尽可能地提高患儿的临床依从性,使其在整个雾化吸入过程中保持安静,在维持良好依从性的同时也确保了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疗效改善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要求与患儿及其家属加强沟通,以便能及时解决病患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患者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前瞻性随机单盲试验,发现全程干预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及心率均较常规组更低,且全程干预组的 SpO2较常规组有显著提升;全程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组内依从性良好的儿童均较常规组更高,各指标的组间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存在显著意义(P均<0.05)。与吴建华等人[7]的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在对婴幼儿予以雾化吸入治疗时,可采取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帮助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功能,还能有效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意义和价值。

[1]严华茗,谢兵,刘亚琴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70-72.

[2]沈克军,林平.优质护理对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13):47-48.

[3]叶翠梅.优质护理对婴幼儿雾化吸入配合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9(15):78-79,80.

[4]李艳.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9(2):281-281,282.

[5]祁桂芝.护理干预在提高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7(5):227-227,228.

[6]陈昌粹,魏桂芝.护理干预在婴幼儿雾化吸入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8):1325-1326.

[7]吴建华,刘燕,徐素琴等.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4): 277-280.

R473.5

A

1672-5018(2016)11-151-02

猜你喜欢
个体化全程婴幼儿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手工制鞋全程LOOK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