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2016-04-28 04:50冯志娟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空腹依从性血糖

冯志娟

海南省白沙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572800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冯志娟

海南省白沙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572800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行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行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以及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前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实验组依从性54例(94.74%)显著高对照组42例(73.68%)。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通过行糖尿病小组干预,对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的效果十分显著。

护理小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将会累及患者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1]。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近几年来,由于医疗事业的逐渐发展和进步,糖尿病小组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脱颖而出,对于合理配置医院资源以及提高护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通过行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效果十分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将 2015年 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7例。其中,实验组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龄为25~66岁,平均年龄(56.6 ±2.1)岁,病程1.5~23.5年,平均病程(13.4±1.5)年;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8例,年龄为26~68岁,平均年龄(57.4±2.7)岁,病程2.5~24.5年,平均病程(14.6±1.8)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可进行。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则行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选取各个科室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并由护理主任对每一名护士进行考核和管理,考核内容为:糖尿病基本发生机制、护理常识、治疗手段、并发症类型以及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并由护理主任给出评定结果。针对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培训,并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当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和操作各项措施后,开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首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个人认知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此外,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同样重要,糖尿病患者应该以少糖、无糖的进食原则为主,并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改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增强体质的同时,加快恢复速度。告知糖尿病患者有关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注意事项,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内容,并向患者介绍有关该类疾病的成功病例,为患者树立正确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对糖尿病的用药指导同样重要,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医嘱严格用药,避免出现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药量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除此之外,由于糖尿病具有病程时间长、病情反复的特点,容易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困惑和疑问,及时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正确指导,进而达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目的。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以及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 SPSS19.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利用(±s)来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值验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

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表1所示:

表1 2组血糖控制情况比对[(_x±s)mmol/L]

2.2 比较两组的依从性

实验组依从性54例(94.74%)显著高对照组42例(73.68%)。X2=9.500,P值=0.002,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护理小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通过行护理小组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常识,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得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3]。研究结论显示,实验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依从性54例(94.74%)显著高对照组42例(73.68%),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行护理小组干预,控制血糖效果显著。与郑媛媛[4]研究结论相似。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行糖果尿病护理小组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1]张伊辉,王晓飞,李静.糖尿病护理服务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6):52-54.

[2]李明,徐晓峰,王丽苇.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5):242-243.

[3]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3,25(07):1095-1097.

[4]郑媛媛,马秋芳,任艳芳.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1):282.

R473.5

A

1672-5018(2016)11-117-01

猜你喜欢
空腹依从性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空腹喝水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