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2016-04-28 04:51乔邢星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髋部乙组甲组

乔邢星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233000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乔邢星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233000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后的88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为对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各44例,分别以常规护理和术后康复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乙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比甲组高,且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甲组,两组结果对比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治疗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康复护理;老年髋部骨折;肢体功能;并发症

髋部骨折是指股骨头与股骨转子之间发生骨折,在老年群体中发生率较高,且与患者年龄越大,髋部骨折发生率越高[1]。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还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治疗后都可以恢复到骨折前肢体功能,临床实践表明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针对性康复锻炼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院88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为对象,通过与常规护理做对比,观察康复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后的88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为对象,88例患者中无骨肿瘤、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合并症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各44例,甲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3± 4.6)岁,左侧骨折20例、右侧21例、双侧3例,新鲜骨折31例、陈旧性骨折11例;乙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1±4.2)岁,左侧骨折21例、右侧19例、双侧4例,新鲜骨折30例、陈旧性骨折12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骨折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即P>0.05,有对比分析价值。

1.2 护理方法

甲组患者术后予以环境护理、营养护理、心理护理等基础护理,乙组在甲组护理基础上加实康复护理:

①术后当天:术后将患者患肢外展保持中立位,外展度约为20-30°左右,在患者双腿之间放置三角形软枕,当患者自述下肢恢复柑橘后进行康复护理,患肢踝关节背屈做屈趾活动。②术后第1天:对患者实施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嘱患者直膝,自主控制双下肢肌肉呈用力状态,再放松,目的是为了促进局部血循环,降低患者肌肉萎缩发生率。若患者身体状态较好,还可指导患者进行三点抬臀运动,即以双肘关节和健足为支撑进行抬臀运动。③术后第3天:进行膝关节、髋关节伸曲运动,让患者卧床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运动,每次抬高距离为足跟与床面距离保持在20cm左右,抬高时间5-10s,每日3次,每次30个。④术后1周:将患者膝关节完全屈膝,可指导患者在床上卧位进行,初期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进行,后逐渐让患者主动屈膝,每次屈膝十次,每次屈膝时间为8-10分钟。⑤术后2周: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借助拐杖站立后,纠正患者内收、内外旋等错误站姿,然后让患者独自行走,护理人员做好保护,每次两次,每次十分钟,此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增加时间。⑥术后4-6周:对患肢进行固定负荷训练,根据患者体重比例的1/4、2/4、3/4、4/4逐渐增加负荷量。负荷训练原则为避免患者产生过度疲劳感,并要循序渐进,依照不同患者不同身体情况设置合理康复训练进程。

1.3 观察指标

术后一年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Harris评分量表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型四方面,总计100分,优为90~100分,良为80~89分,中为70~79分,差为70分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和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情况对比

乙组 Harris评分优良率比甲组高于,具有统计学差异(χ2=6.452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情况对比[n/%]

2.2 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甲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1例胃肠功能紊乱、2例压疮、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乙组发生胃肠不适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乙组并发症发生率(4.4%)比甲组(13.6%)概率低,差异有意义(χ2=3.4627,P<0.05)。

3 讨论

髓部骨折术后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床上除了要对患者进行术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外,还应针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存在骨质疏松问题,且骨组织自主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因此对其进行康复护理越早越好。康复护理的重点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所以康复锻炼重点在于促进患者行走和负重功能恢复。许多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仍存在行走困难或行走异常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肌肉恢复较差,存在肌肉萎缩情况,所以康复锻炼的另一个重点便是帮助患者肌肉恢复。康复护理效果因人而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切记不可强度过大,以免造成患者二次骨折,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力求康复锻炼取得最佳临床效果。由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乙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比甲组高,且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甲组,对比P<0.05。可见,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治疗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贺彩霞,曲美岩,贺永萍.延续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4,(08):103-104.

[2]程俊阳.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护理研究进展[J].蛇志,2015,(02):207-209.

R473.6

A

1672-5018(2016)11-130-01

猜你喜欢
髋部乙组甲组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