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2016-04-28 04:50毛奕汀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丙泊酚宫腔镜芬太尼

毛奕汀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850000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毛奕汀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850000

目的: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宫腔镜手术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宫腔镜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药物,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药物。对比2组宫腔镜手术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时间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案,能有效降低宫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反应率,且手术麻醉效果显著。

丙泊酚;宫腔镜手术;舒芬太尼

宫腔镜技术诊断全面、及时、直观、准确,可直接检视子宫腔内病变,并采集病变组织送检,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但宫腔镜手术对子宫的过分牵拉和扩张均会产生刺激,且手术时间较短[1],故此,实施宫腔镜手术的麻醉要求较高,需具有术后清醒用时短、安全可靠、起效速度快、镇静、镇痛效果强等。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是临床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本文通过(2015年2月-2016年11月)对本院就诊的宫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这2种麻醉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宫腔镜手术患者(108例),随机将所有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脑、肾等脏器合并症患者)。

对照组:年龄属于24岁-47岁(35.27±2.16)岁,平均体重范围在(50.43±6.19)kg,其中宫腔镜下刮宫患者 12例、子宫息肉切除术患者16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患者11例、宫腔镜检查患者8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7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在27岁-50岁(36.64±2.51)岁,平均体重属于(51.23±4.78)kg,按手术类型比例为宫腔镜下刮宫(11);子宫息肉切除术(14);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10);宫腔镜检查(13);行宫腔粘连分离术(6)。

2组宫腔镜手术患者手术类型等各项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宫腔镜手术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 0.15μ g/kg及2-2.5mg/kg丙泊酚作麻醉诱导,麻醉起效为患者入睡且睫毛反射消失。

观察组——给予本组54例患者静脉注射0.15μg/kg舒芬太尼及2-2.5mg/kg丙泊酚,手术全程泵注2mg-3mg/(kg·h)丙泊酚作麻醉维持。

术中密切观察2组宫腔镜手术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或异常现象,若患者心律低于55次/min,给予静脉注射0.25mg阿托品药物;若患者血压下降或低于基础值30%时,给予静脉注射6mg麻黄碱药物。

1.3 观察指标

2组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时间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记录(麻醉时间包括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时间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2组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时间(±S,min)

表1:对比2组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时间(±S,mi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麻醉起效时间 清醒时间观察组 54 34.26±4.52* 2.13±0.74* 3.74±1.62*对照组 54 37.42±5.63 2.78±0.46 4.29±1.4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2组宫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宫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特点,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由于宫腔镜手术需在宫内操作,术中扩张宫颈、牵拉等,故此,需提高对患者采用镇痛及镇静药物的要求。若药物镇痛效果不佳,影响患者反射性迷走神经,出现不良反应(如心率减慢、冷汗、呕吐、恶心等)[2],且宫腔镜手术患者在手术前通常存在不良情绪,为达到完善的镇痛镇静效果,麻醉需迅速。

丙泊酚优点为无肌内不自主呃逆、咳嗽、运动等不良反应,且诱导平稳,起效快,苏醒快而完全,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是一种短效、快速静脉全身麻醉药,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广泛[3],其能通过阻断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及中枢化学感受器区,对5-HF3受体具有阻断作用,从而起到镇吐作用。对周围血管直接扩张作用引起的血压下降、心血管负行肌力负行传导作用及较为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等均是丙泊酚的不良反应,且因丙泊酚的镇痛效果较弱,需与其他镇痛药物共同联合以增强麻醉效果。

瑞芬太尼具有代谢快、起效迅速和镇痛效果强等特点,是一种超短效的阿片受体激动药[4]。瑞芬太尼能不依赖肝肾功能,通过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持续输注时间不影响其效果,可根据手术及麻醉深度,及时对给药速度和剂量进行调整。

舒芬太尼麻醉起效时间在2min-3min,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结合血浆蛋白,具有高度的脂溶性,麻醉起效时血流动力学稳定[5],且对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术中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后苏醒快,是一种强效的μ受体合成激动剂。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4.26±4.52)min、麻醉起效时间(2.13 ±0.74)min、清醒时间(3.74±1.62)min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处于优势(P<0.05);且观察组宫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采用泵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质量高,患者术后苏醒快,且不良反应较少。

[1]陈玉,张文强,邱小凤.宫腔镜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疗,2016,35(20):121-123.

[2]侯杰.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中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0):4635-4636.

[3]付冬梅.宫腔镜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167-168.

[4]朱海琴,乔建军,赵勇东.靶控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4):1922-1923.

[5]杨武,陈小丽.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5,21(7):128-129.

R614

A

1672-5018(2016)11-051-01

猜你喜欢
丙泊酚宫腔镜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