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28例临床分析

2016-04-28 04:50邢隆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尿激酶存活肝素

邢隆

海南省澄迈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571900

心肌梗死28例临床分析

邢隆

海南省澄迈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571900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4例,对照组14例,分别接受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存活例数和一年存活例数以及一年内心脏时间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出院13例,一年存活12例,对照组出院8例,一年存活7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心脏时间发生2例,对照组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心肌梗死;临床;治疗

为了探索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有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心肌酶谱、心电图诊断确诊为心肌梗死,排除合并高血压、脑出血以及出血倾向疾病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14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6.3±3.4岁;男6例,女8例。对照组14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56.2±4.8岁;男7例,女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硝酸甘油0.2mg/min静脉滴注,阿司匹林300mg/d口服,低分子肝素钙5000IU/次,2次/d皮下注射。观察组同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50万 U+2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出院例数和一年存活例数,并统计一年内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出院13例,一年存活12例,对照组出院8例,一年存活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1年内心脏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心脏时间发生2例,对照组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1年内心脏事件发生率

3 讨论

心肌梗死可能发于心绞痛病人,无症状者亦可发病,一些患者早期无明显疼痛症状,一经出现就表现为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也有患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都没有疼痛以及其他症状,之后检查诊疗才发现患过心肌梗死[1]。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居多,机体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反应下降,痛觉阈值上升,疼痛不敏感,也有可能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掩盖了症状,或者冠脉长期慢性供血不足,心脏神经病变,痛觉传导减弱[2]。心肌梗死病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共性表现,如胸闷、心悸、气促、头晕,或者这些症状突然加剧,患者心悸梗死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功能下降,严重者会昏厥、急性心力衰竭甚至休克[3]。听诊有湿罗音或息率失常,胸片提示肺部感染、肺淤血、肺水肿,均为心功能不全导致。腹型患者首发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尤其是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心肌梗死发作,心肌缺血缺氧对神经纤维以及肠系膜动脉造成刺激,甚至激发胃肠平滑肌蠕动,导致腹泻。部分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患者就诊可能处于心电图演变期,血心肌酶、肌钙蛋白检测指标无异常,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超声心动检查,观察心动图上室壁异常运动,判断心肌缺血区域[4]。超声心动图在评价胸痛无特征心电图变化时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心脏整体和局部功能,排除乳头肌功能不全、室壁瘤以及室间隔穿孔。心肌梗死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最高的是血清CTnT和CTnI,心肌梗死发病,3h后二者水平均明显增高[5]。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溶栓治疗为主,有手术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心肌梗死,心功能受损,心肌收缩力下降,每搏量减少,血回流量减少,心室充盈不足,血压下降。扩容治疗可以增加左心室前负荷,改善低血压,常用心肌梗死治疗药物硝酸酯、利尿剂会影响心脏前负荷,心室心肌缺血,这一类药物能够缓解心室充盈,减轻心室前负荷,而心搏出量的下降可能会加重低血压,心室梗死患者应该控制硝酸酯、利尿剂药物,尤其是患者血压下降时[6]。本次研究使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肌梗死,尿激酶能够通过对纤溶酶的刺激广泛讲解全身纤维蛋白,并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钙相比,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抗凝作用,二者联用,能够加快血栓溶解,再通血管,缩小梗死面积,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结语: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1]简芳.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4-1165.

[2]高蕊,罗欢,米杰等.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2):33-34.

[3]刘志,华琦,谭静等.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2):126-128.

[4]叶舟,牛丽丽.B型钠尿肽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380-382.

[5]许海燕,姚康宝,顼志敏等.首次急性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361-363.

R542.22

A

1672-5018(2016)11-099-01

猜你喜欢
尿激酶存活肝素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