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x线平片、CT诊断评价

2016-04-28 04:51刘开学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医科非手术治疗平片

刘开学

福泉市牛场镇中心卫生院 贵州福泉 55050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x线平片、CT诊断评价

刘开学

福泉市牛场镇中心卫生院 贵州福泉 550500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X线检查与CT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中医科病例库调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录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对其分别采用A组(X线平片检查)、B组(CT检查)等2种方式,对比确诊人数、漏诊人数等情况;结合检查结果,按照患者具体病况实施手术、非手术治疗,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分;按照优(10分)、良(8-9分)、中(6-7分)、差(<6分)等4个级别,统计本次治疗结果。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痛、下肢痛、活动受限等为典型症状,本次A组确诊17例,确诊率21.2%,漏诊63例,漏诊率78.8%;B组确诊74例,确诊率92.5%,漏诊6例,漏诊率7.5%;两组诊断结果差异明显(P<0.05)。本次手术治疗22例,非手术治疗58例,总优良率90%,充分说明了CT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结论:相比X线检查,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率更高,临床可推广CT诊断方式,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向。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CT诊断;疗效

早期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采用X线片检查,这种方式仅能大致判断损伤,对具体病变状态无法准确地检查,影响了后期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现代中医科医学诊断中,倡导采用CT检查作为主要方式,从多个方面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情况,提高患者临床诊治的有效率。本次结合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录的80例患者资料,对其分别采用X线片、CT检查等2种方式,对比具体的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中医科病例库调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录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年龄范围22-60岁,平均年龄37±3.2岁,其中,男50例,平均年龄39±1.7岁,女30例,平均年龄34±2.5岁。疼痛病程1-10h,平均病程5±2.2h;初步检查,所有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与本次研究要求一致。

1.2 方法

1.2.1 检查方式:对其分别采用A组(X线平片检查)、B组(CT检查)等2种方式,对比确诊人数、漏诊人数等情况。具体检查:①X线平片:X线摄像之前,引导患者保持侧卧位,双腿并拢、保持向前弯曲;安排患者接受L3S1椎间盘的扫描,平扫,层距为3mm,层厚3mm,持续全方位扫描。②CT诊断:CT扫描机操作之前,同样保持患者仰卧姿势;采用平扫方式,层距、层厚与X线检查一致;全方位扫描。

1.2.2 疗效评价:结合检查结果,按照患者具体病况实施手术、非手术治疗,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分;按照优(10分)、良(8-9分)、中(6-7分)、差(<6分)等4个级别,统计本次治疗结果。

2 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痛、下肢痛、活动受限等为典型症状,本次A组确诊17例,确诊率21.2%,漏诊63例,漏诊率78.8%;B组确诊74例,确诊率92.5%,漏诊6例,漏诊率7.5%;两组诊断结果差异明显(P<0.05)。本次手术治疗 22例,非手术治疗58例,52例优,10例良好,总优良率90%,充分说明了CT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表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当前,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以青年患者为主要对象,在中医科中属于比较多件的疼痛病症。初步观察,患者以腰部、背部等疼痛为典型症状,伴有明显的坐骨神经痛,破坏了整个腰椎组织功能的协调性。结合CT检查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腰椎组织功能康复与功能性发展。

3.2 X线与CT检查

通过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X线检查与CT检查结果,对2种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具体检查:①腰椎X线平片。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②CT检查。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痛、下肢痛、活动受限等为典型症状,本次A组确诊17例,确诊率21.2%,漏诊63例,漏诊率78.8%;B组确诊74例,确诊率92.5%,漏诊6例,漏诊率7.5%;两组诊断结果差异明显(P<0.05)。

3.3 CT检查下治疗方法

3.3.1 非手术疗法:本次手术治疗22例,非手术治疗58例,52例优,10例良好,总优良率90%,充分说明了CT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①绝对卧床休息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②牵引治疗 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③理疗和推拿、按摩 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3.3.2 手术治疗: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近年来,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使手术损伤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

相比X线检查,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率更高,临床可推广CT诊断方式,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向。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医科临床普遍性症状,对患者腰椎组织形成了强烈的疼痛感,对日常肢体功能造成诸多不便。为了及时掌握患者的病变状态,需安排及时接受专项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位置、形态、损伤程度等情况进行诊断,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贺丽英,要文娟,孙蕴,潘克.某高校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校医.2016(10)

[2]何玉泽,辛兵,袁峰.可扩张管道系统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5例的临床观察[J].生物中医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05)

[3]任龙喜,张彤童,郭函,刘正.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6(05)

[4]王忠明,杨宏涛.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20)

[5]葛强.X线结合双排CT诊断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

R681.5

A

1672-5018(2016)11-223-01

个人简介:刘开学,(1963年—)男,汉,贵州福泉,本科,副高,主要从事:普通X线和CT投照和诊断。

猜你喜欢
中医科非手术治疗平片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更 正 说 明
中医科临床带教中一对一及一对多教学法教学效果对比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浅谈中医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在中医科护理中的作用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非手术治疗在Ⅳ级 Ⅴ级闭合性肝破裂中临床应用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