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溃疡89例

2016-04-28 04:51杨眉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三联胃溃疡西医

杨眉

贵州省仁怀市人民医院 贵州仁怀 564500

中医治疗胃溃疡89例

杨眉

贵州省仁怀市人民医院 贵州仁怀 564500

目的:研究相较于西医三联疗法,采用中医学方法治疗胃溃疡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排除差异性因素的影响,选取89名胃溃疡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4例接受西医三联疗法,观察组45名患者根据体质类型接受中药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治疗显效和治疗有效的比率达到97.78%,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三联疗法的治疗显效和有效的比率达到81.81%,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且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药物反应。结论:中医方法治疗胃溃疡疾病,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胃溃疡是目前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影响消化系统功能。胃溃疡患者的表现症状为上腹部疼痛,疼痛表现为具有节律性和周期性,经常会伴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目前的治疗方法中,西医对胃溃疡的传统治疗方法为三联疗法,治疗仍存在难以根治、容易复发等问题。中医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本文进一步对西医疗法和中医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比对,确定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对胃溃疡疾病的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方法治疗胃溃疡疾病的有效性。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通过研究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9例被确诊为胃溃疡疾病的患者的医学资料进行研究比对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观察组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参加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46.3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胃溃疡。实验患者分组之前已比较患者其他方面的资料,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总计44例,接受西医三联疗法进行胃溃疡治疗。对照组44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方案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阿莫西林0.5g,日服3次,克拉霉素0.5g,日服2次,奥美拉唑20mg,每天两次,给药时间为四周,观察疗效。

1.2.2 观察组:总计45例,其中经诊断脾胃虚寒者的药剂组方:桂枝 6 g,吴茱萸 5 g,白芍 5g,生姜 15 g,仙茅 10 g,甘草 10 g,红豆蔻 10 g,黄芪 5 g,肉桂 10 g,巴戟天10 g。湿热中阻者的药剂组方:黄芩 5 g,栀子 10 g,半夏 10 g,香附 20 g,蒲公英 15 g,蚤休15 g,金银花 20 g,雪胆 15 g。肝胃气滞者的药剂组方:白芍 10 g,柴胡 10 g,川芎 15 g,枳壳 15 g,香附 20 g,炒川楝 10 g,白术 5 g,半夏 10 g,赭石 20 g。三组患者的药剂都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疗程为一个月[4]。

1.3 疗效判定

通过内镜检查方法,判定患者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胃溃疡患者的胃部病症完全消失,且经过胃镜检查发现溃疡已经愈合判定为治疗显效。胃溃疡患者病症显示消退,且经过胃镜检查发现胃部溃疡明显减少判定为治疗有效。患者病症表现基本没有改变或恶化,胃镜显示溃疡基本没有什么改变或病情恶化判定为治疗无效。其中治疗总有效=治疗显效+治疗有效。

二、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对照组的胃溃疡治疗显著数量为25例,治疗有效11例,治疗无效8例;观察组的患者胃溃疡治疗显著34例,治疗有效10例,治疗无效1例。另外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3名患者出现了不良的药物反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实验数据采用SA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 x2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三、讨论

中医学无“胃溃疡”病名,可归属于“胃脘痛”范畴。以胃脘疼痛、胀满,嗳气、泛酸等症状为主,还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外感的寒、热、湿、邪都可以导致胃部气机受阻不通,出现疼痛症状。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或者饮食习惯偏重于辛辣油腻之物、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引起胃功能不畅,脾胃运化失调,酿湿生热,引发胃病。还有因肝胃不和会导致脾胃阳虚,无力推动气血,久而久之则气血不通,气血淤滞,瘀阻经络,出现疼痛,进而形成胃病。

目前对于胃溃疡的西医治疗,许多药物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存在着疗效不稳定、副作用较多、复发率较高及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胃溃疡药物非常重要。中医学界对胃溃疡的治疗角度可以归结为:升清降浊、养阴和胃、温阳化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健脾、清热泻火[5]。根据多数中医学者对治疗胃溃疡的药物配方总结归纳,治疗胃溃疡疾病的作用机理主要为以下几方面:抑制胃酸的分泌和杀灭幽门螺杆菌[1];增加黏膜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胃黏膜的生长发育;促进胃黏膜溃疡表皮因子(EGF)受体的表达,并通过EGF抑制胃酸分泌,增加黏液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从而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通过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胃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提高黏膜保护作用[5];中医专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情况和体质特征斟酌配药,对症下方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徐艺,叶柏,单兆伟,王礼文.中草药单味与复方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05)

[2]廖新麟,唐秀能.中药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概述[J].中国药师.2009(03

[3]王跃五.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17)

[4]袁伟亮,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第11卷,第26期,2013(09)

R259

A

1672-5018(2016)11-209-01

杨眉 中医内科专业 2009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于仁怀市人民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至今

猜你喜欢
三联胃溃疡西医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