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群像

2016-04-29 20:26
大学生 2016年7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

蓝斐历(Philip Richard Blue)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14级博士生蓝斐历是一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2015年凭借在心理学专业优异的学术表现荣获中国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及国家来华留学基金委中国政府奖学金。

李子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4级硕士生。曾获福建驻京团工委郑连发奖学金,福建省优秀学子荣誉称号。以港澳台及留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名,获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奖学金,并荣获2014 年度港澳及华侨学生硕士一等奖学金等奖项。

蓝斐历的理想是了解人类,同时也希望多了解自己。为了追求这个梦想,他选择学习心理学,本科毕业于美国一所以高质量本科教育而闻名的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他也曾在芝加哥大学社会神经科学实验室跟从世界著名心理学家John Caccioppo开展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曾徒步800多公里从法国穿越到西班牙,在阿根廷最高级的餐厅当服务员,同时旁听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La 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的心理学课。2012年,他来到一个对他来说很神秘很美丽的国家——中国。现在,蓝斐历在心理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社会等级如何影响人对公平和信任的感知。

在北大,蓝斐历主要参与了两个科研项目的研究,都取得不错的进展。第一个是关于社会等级如何影响公平感知的研究,第二个项目旨在揭示人为什么相信别人而社会等级如何调节人们对别人的信任。

蓝斐历来中国已有3年了,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很乐意为中美文化交流和友谊做些事。他将在中国的经历和见闻介绍给世界各地的亲戚朋友,鼓励和帮助他们来华参观旅行。他热心帮助身边的中国同学提高英文写作能力,耐心修改他们的学术论文和通讯,发挥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特长(他大学期间是校橄榄球队的主力),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健身活动。

来自香港的李子树,祖籍福建,本科毕业于香港大学中医全科,历任香港大学校董、校务委员、教务委员、校学生会主席、医学院院务委员等职务。曾获全额奖学金代表中国香港参加“亚太下一代领导人培训计划”,与各国代表一同训练、合作、辩论及学习环球经济和环球历史等。在众多社科、经管及政治学专业的各国代表中,他作为该计划有史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医学生,脱颖而出,以满分的成绩毕业。

2014年,李子树来到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甚至可能认为是浪费。不过,对他来说,医学治愈病人,公共管理解决社会问题,有如孙中山先生弃医从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都是把自己的能力投放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服务社会,贡献祖国。

李子树在学期间参加了不少实践考察活动,主动了解国情,包括考察福建平潭自贸区;深入川藏甘孜地区了解祖国不同的少数民族生活文化及国家民族政策;考察天津地区发展,进一步了解“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规划。

李子树同时也用在北大的所学与感悟,充当传播祖国文化的使者,带领外国留学生赴黔西南州,积极向外国留学生分享中国国情与民族文化;他也作为唯一来自中国香港地区的中方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国—澳大利亚青年对话”。2015年,他获得北京大学港澳及华侨奖学金一等奖。

2015年11 月开始,为了能更深入了解国情,李子树赴天津市武清区挂职锻炼,成为北京大学到地方基层政府挂职的第一位港澳台学生。

China Campus

特别报道

王帆

王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博士生。2015年,她荣获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年度“最美演说家”。由于她在节目中的出色表现,受邀作为人民网“出彩2015”代表人物发表演讲。

王剑

王剑,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硕士生。作为院团委副书记和年级党支部书记,王剑积极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他联合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系列活动,走近社区、农村和基层政府公务人员。

王林

王林,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2013级硕士生,被亲切称为“中日友好医院的大白”。

王帆在2015年参加北京卫视第二季《我是演说家》节目,其中第一篇演讲《做一个怎样的子女》火爆全网,引发无数80后、90后共鸣。据粗略统计,截至目前该演讲视频的点击量已经超过4亿。王帆以一位80后独生子女的视角,反映独生子女、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等社会问题,具有人文关怀和反思精神。她呼吁年轻人在传承“孝道”文化上,做一个行动者,多给父母关爱。从上大学开始就经济独立的她自立自强,认为只有生活独立,才能思想独立,才能塑造独立的人格。

在节目中,王帆的演讲还包括《有不为》,强调“人有不为始有所为,面临选择,懂得取舍,面对诱惑,坚守底线”;《体面的假期》呼吁提升国民素质,文明出行,“人本为体,本分自律,我们得体,国家才能有面儿”……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时代的责任和担当。

2014年,王帆获得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全国第四名。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访北大,王帆曾作为“五四诗会”的领诵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老旧社区的绿色改造是北京市低碳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王剑发挥环境学科专业知识,带领支部党员,在白堆子社区开展“老旧社区绿色改造”活动14次。

王剑带领的小组对老年人、中青年人和少年儿童分别开展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开展连续30多天的室内PM2.5监测活动,用数据教导居民改变生活习惯,改善空气;在社区发放安装节水起泡器,每月可给社区节水100多吨;设计雨水收集器,解决社区绿化灌溉问题;帮助社区免费引进塑料瓶回收机;以绿植置换的方式,搭建可借鉴的废旧纸箱回收再利用系统。

王剑还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写成了30多页的《老旧社区绿色改造行动指南》,呈报至环保部、发改委等部门,获得肯定,认为对于首都其他老旧社区改造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015年8月,王剑赴福建三明市洋中镇,挂职镇党委副书记。

自弃艺学医以来,王林一直秉持“责任、荣誉、国家”的信条,牢记《中国医学生誓言》和美国医生特鲁多的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他将裘法祖老先生说过的两句话铭记于心,即“不仅要看到病人身上的病,还要看到这个生病的人”,“做人、做事、做学问”。

医者父母心,他深知病人身上的苦楚,一直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用心对待病人。多次在值班时把危重病人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把自己的早餐让给病人吃,把自己的饭卡借给病人用,深受病人及家属的好评。王林在繁重的临床轮转学习中,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赢得了带教老师及科室领导的肯定与褒奖。

出于对医学的执着追求,王林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时间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准备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USMLE)。虽身为专业型研究生,但他同时致力于相关临床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5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SCI论文3篇。

China Campus

王晓玮

王晓玮,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2级本科生。2014~2015学年,他每学期均选修了5门专业课,还旁听了“现代统计计算”这门研究生课程,学习了大量概统专业及基础数学知识,提升了理论水平。

吴舟桥

吴舟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级八年制连读双博士生。吴舟桥成绩优异,科研成果丰硕,于2011年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前往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留学,2015年2月顺利完成了外科科研博士学位并回北京大学医学部继续攻读临床博士学位,目前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师从季加孚教授。

他所选的专业课成绩每门都在85分以上,其中8门达到95分以上。他还参与了美国数学跨学科建模比赛,并获得Meritorious奖。

在修习数学及统计专业的同时,他凭着对机器学习以及电脑编程的一腔热情,选读了计算机软件双学位,在数据库、C++编程、网络管理、计算机系统等方面都有很多收获。

科研方面,2015年来他参与了三段科研。在贾金柱老师的指导下,他进行了数据流的机器学习模型探索,成功地将谱聚类算法推广到数据流数据上,对UCI数据库模拟交易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此外,他深入分析了家得宝公司销售数据,敏锐地发现了EMPC算法在这一数据流分析上错误率突变的特殊现象,利用这一实验现象,他对EMPC算法加入了变化缓存空间大小的机制,进行了改进,使得该算法更加稳健,错误率变化更加平稳。

在鄂维南老师带领的交通大数据组中,王晓玮参与了数据预处理工作,学习Linux语言,为全组的后续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他使用多种最短路径算法完成了组内类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实现,对北京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好的模拟及预测。

2015年暑期,他在斯坦福统计系王永雄老师的指点下,对生物背景的大数据集进行了聚类分析和高维密度函数估计,在现有模型比较和方法方面均有突破。

2015年至今,他针对吻合口瘘、术后肠梗阻在多本顶尖国际期刊(SCI收录)上发表/接受了7篇论文。其中5篇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丰硕的科研成果使他提前半年完成了博士学业,并发表了超过200页的全英文毕业论著。截至目前,他共计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20篇,共计影响因子47.75,其中14篇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吴舟桥在吻合口瘘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开创性的。他2014年在Surgical Infection上所发表的吻合口瘘模型是全世界首个该领域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他的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其中一些已进入前临床试验阶段。2015年最新发表的炎性肠病吻合口瘘论文,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能够自发诱导术后并发症的炎性肠病外科模型,完成论文后很快被该领域顶尖杂志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发表。这些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攻克术后吻合口瘘奠定了坚实基础,已被多个国际研究团体使用。他已经是多本国际著名杂志的审稿人,多次为Science子刊,Annuals of Surgery,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等审阅论文。

吴舟桥积极参与医学科普,是科普团体“科学松鼠会”会员,为新浪博客认证、知名博客。他在多家知名大众媒体上发表文章,撰写专栏,其文章网络阅读总量达数百万次,多篇文章已被收录于《中国科普年鉴》等科普书籍。他目前正在筹划出版第二部个人科普合集。

China Campus

特别报道

谢诗琪

谢诗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2014年7月作为学生合唱团成员参加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合唱大赛,合唱团获室内混声组、现代音乐组两项金奖。

杨宇潇

杨宇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生。2014年,杨宇潇以笔试、面试均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邹瑞阳

邹瑞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他是最年轻的北大十佳学生党支书,用赤诚之心践行党旗下的承诺。

大家都叫谢诗琪ck。她从小热爱音乐,四岁学习钢琴,九岁接受合唱训练。2012年9月,她作为声乐特长生考入北京大学,并加入学生合唱团。2015年10月,她凭借自己的声乐和合唱能力,以及在合唱团三年间的活跃表现,取得了合唱团2015年唯一的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现已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预录取。

谢诗琪热心于校园中的各类艺术活动,致力于对音乐,特别是合唱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她连续三年担任了学校十佳歌手大赛初赛的评委;在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上用合唱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策划、出演了合唱团举办的独唱音乐会、专场音乐会等活动。每年秋季学期的“129”合唱比赛,她都会协助至少三个院系开展排练工作,为有需要的院系进行艺术指导、创作原创作品、担任指挥或钢琴伴奏。

杨宇潇在研究生会生活维权部工作时,致力于学生维权,参与创建“燕园315维权信箱”,参与揭露校外水果摊质量等学生生活权益问题。在提案调研部工作任内,杨宇潇曾参与开通60小时免费外网、新鲜水果进食堂、浴室时间延后等大型提案工作。目前,该三项提案已经得到落实。2015年,杨宇潇带领提案调研部成员针对微波炉进宿舍、开放深夜自习室两项提案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为调研深夜自习室,杨宇潇曾深入各教学楼通宵调研,至早方归。两项提案在学校学生中均引起较大反响。

杨宇潇的爱不仅体现在关心燕园学子的生活上,更是表现为一种家国情怀。2015年10月,杨宇潇采访北大、清华优秀海归老师,了解他们心中的“中国梦”。作品《我们这一代的爱国表达》刊载于《人民日报》新青年版头条。杨宇潇心系农村学生困境,2015年11月对来自北京6所高校的农村学生进行访谈,作品《好大学里的农村生能再多些吗?》刊载于《人民日报》文化版头条。此外,她参加社会实践跨越半个中国,骑行近万公里。

新生入学伊始,邹瑞阳成为学院13本党支部的学生联络人,这一干就是三个年头。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的党支部已横跨政管13级、14级、15级三个本科年级,成为学院历史上不折不扣的“巨无霸”支部。党支部在制度规范、党建创新、服务实践、红色共建和党团日活动开展等诸多方面均在全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年的时间里,邹瑞阳作为学生领队先后带队赴兰州、台北、宁德、重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足迹遍布南北,成为名副其实的“高产领队”。邹瑞阳被身边同学幽默地称为“正能量的小宇宙”,有他在的地方总有不断的欢笑和不竭的团队力量。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2)举行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给主人的一封信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简介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西夏文课程开设始末
一道北京大学数学金秋营试题引发的思考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La solit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