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奖学金的力量

2016-04-29 20:31王涌
大学生 2016年7期
关键词:口试商法民商法

王涌

江平民商法奖学金评选一年一度,已经持续17年。

它的评选机制独特和严格,采三轮竞争制,笔试——作文——口试。

笔试,三小时考的题远超司法考试的题量

江奖考试的强度是很“恐怖”的。

第一轮笔试,题量极大。一般有32页A4纸的阅读量,五号字体,150多道选择题,三小时完成。既考学生的专业,也考意志和韧性,甚至还考体力。同样是三小时考试时间,但远远超过司法考试的题量。

第一次这样设计时,赵旭东老师问我:“这样考会不会考出事故来?学生身体能承受吗?要不要请校医到考场值班?”

但是,如果初试全部采用客观题,考试是有缺陷的,无法展现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所以,2005年起增设第二轮为写作环节。每年的写作考试的题目是:

民法是一门科学吗?(2005)

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本科教育 (2006)

我是怎样学习民商法的?(2007)

我最喜爱读的一本法学名著 (2008)

民法解释学——我的理解 (2009)

宏景诉国源案法律意见书(2010)

今日说法两则案例分析——以撒贝宁和萨维尼的对话形式撰写(2011)

乌木案——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分析(2012)

论商法典的制定 (2013)

改编5则案例,出5道不定项选择题(2014)

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考阅读面。

2008年考“我喜欢读的一本法学名著”时,在考场上,一个同学问我:“商法研究所编写的《商法学》是法学名著吗?”我不知道他的提问是严肃的,还是戏谑的。不过看见他稚嫩而茫然的表情,我明白了——他是除了教材,再也想不出一本法学名著了。

与学生过招,老师得小心

2014年江奖的第二轮的考法又有了新花样,因为在参与各种出题工作中,我深切感到出题工作的强度,以及出题对于综合能力的考验。所以,就让学生出题,在所给的案例素材的基础上,出五道不定向选择题,要求语言精练,设计精巧,法理深厚。看似简单,其实难度很大,综合考察阅读、法理、写作、逻辑思路和想象力等多种能力。

2014年的评选中,有一名学生叫张峰铭,在第一轮笔试中,得104分,名列第一,但在第二轮考试中,惨遭淘汰。张峰铭同学只出了四道题,我看了他的试卷,四道题出得不错,稍作修补,直接作司考真题也不差,看得出他是有天分的,还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但是,也许他在前面的四道题耗时太多,最后一道题来不及写,就只写了一句话,活活丢了30分。

我们考虑过:要不要为他开特别通道进入面试呢?最后,放弃了这一想法,还是按规则执行,因为“依法评选”是“依法治国”精神在微观上的体现。

在第二轮的作文考试中,2007年李弯弯同学写的《我是怎样学习民商法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写到:“从乡村高中来到法大,学习完全不一样了,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学习,书也看不懂。哭着给爸爸打电话,爸爸说:读书和锄田的道理是一样的。一遍看不懂,就看第二遍,第二遍看不懂,就看第三遍,直到看懂。”一个高中生就是凭着这样坚韧不拔的精神进入了民商法的殿堂。

看到李弯弯的这段话,我甚感教师责任之重。在讲商法时,我也常看到学生无助和迷茫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有的学生甚至陷入不能自拔的抑郁症中,我曾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来信:“孩子患抑郁症多年,一路走来诸多辛酸、诸多泪水。孩子经常哭泣,诉说脑子变笨了,背不下来要背的东西。”

当然,抑郁症是极端情形,但是,如果老师讲课讲不好,或根本不合适于学生稚嫩的心智,也会对学生造成伤害,这是老师的罪过。所以,我甚感探索本科生的民商法教学方法之重要,民商法学是一门有意义的学问,但如何讲授民商法学则是一门更有意义的学问。当然,法大民商法学本科教育是成功的,原因在于:一是有一批有责任心的教师,二是法大本科生素质普遍高,增加了教师教学的热情,三是民商法主课通常同时开十多个课头,十几位老师同时上,形成了实质上的竞争格局,学生经常串课听,博采众家,学生会用家安老师的问题去考于飞老师,用景善老师的理论去回答管晓峰爷爷的发问。所以,在法大的课堂上,你与学生过招,还得小心点。

他在舞台上高兴得发抖,大声问:“这世界怎么了!”

江奖的第三轮是口试,口试在意大利和俄罗斯的法学院中是主要的考试形式,今年我在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法学院访学,发现期终考试时,教授们要化好几天对学生进行口试,虽然强度大,但能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反向促进了学生的法学学习。

早期几届的口试都是民商合一的口试,记不清是从哪届开始“民商分立”了,学生要分别进入民法所和商法所的口试考场,通过两轮口试。民法所采一对一的方式,商法所采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式的口试效率高,有比较,气氛活跃。2014年民法所“从善如流”,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了。

民法所口试气氛比较严厉,2010年一位秦同学被民法老师折磨得头晕目眩,扶着墙出来,摇摇晃晃张着大嘴走进商法口试教室。他的牙极白,远处看,我以为他口吐白沫了,赶紧上前扶他。

江奖考试确实可以测试出法大民商法教学水平,在浓郁的民商法学习氛围中,法大学子也确实需要一个民商法奥林匹克大赛,华山论剑,竞技比武,考出状元。

经过长久观察,我发现江平奖学金承担着重要的心理学上的功能。青春期的学子,在自信和自卑之间,在激昂和彷徨之间,心理上极需一种荣耀和光环对自己进行肯定。如果得到了,则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自信满满,鹏程万里。很多学子从江奖中获得自信,并且没有陷入自傲,改变了自己人生的面貌。他们在昌平大礼堂的舞台上,他们到达了青春的巅峰。2011年郑凯强同学获得江奖第一名时,他在舞台上高兴得发抖,大声问:“这世界怎么了!”

2006年张笑滔在江奖的舞台上表白爱情,轰动全场,江奖给予一个男生在大礼堂向自己暗恋的对象大胆表白的力量,江奖竟然蕴含着这样的力量啊!

在江奖的三轮考试制中,我发现一个规律:多数同学在三轮中成绩稳定,专业基础、写作能力和面试能力紧密关联,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第一轮脱颖而出的同学,多数是综合素质很高的同学,不是“死记硬背之徒”。印象中,也有同学在三轮考试中跌宕起伏,例如现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梁娇龙同学,她在2008年江奖的第一轮考试中,勉强进入复试。但在第二轮表现神勇,在写作《我最喜爱读的一本法学名著》时,她选罗尔斯的《正义论》来写,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像是一个孙女在介绍她爷爷的著作。她获得第二轮第一名,排名跃至前列。但在最后面试环节,抽到一道担保物权的题目,却答错了,又前功尽弃,淘汰出局。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口试商法民商法
我省将于7月25日前公布高考成绩及录取分数线
民商法课程体系:经验与改革方向
明股实债的税法规制思路——基于商法联动的视角
关于民商法的研究方法
浅谈商法的变革与实践研究
韩国商法上关于认股权证(warrant)导入的议论动向
PETS口试评分培训效果的多面Rasch分析
商法上的权利外观责任
市场经济视域下民商法承载的伦理内涵
BEC加试:口试成了成败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