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别人家的孩子长成记

2016-04-29 20:33
大学生 2016年7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实验室化学

她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优秀、勤勉,还自带喜剧属性,聚会总能把大家逗乐。

但直到那次表彰大会,同学才知道她的身世。

赵月:

别人家的孩子

长成记

文/特约撰写 张盖伦 摄影/陈澍祎 化妆/洪伟

A面:乐天少女,拼命三娘

赵月自己似乎自带喜剧属性,大概这是东北人骨子里的某种天赋。同学聚会,她就是那个活跃气氛小能手,总能把大家逗乐。

赵月的娱乐活动并不丰富,看视频勉强算是一项。她对视频节目的兴趣点相当集中——要看就看搞笑的!《万万没想到》《欢乐喜剧人》……赵月感觉,之所以能成为同学聚会时的气氛担当,随便说点什么就逗乐一片人,可能跟节目的熏陶关系紧密。

“她休息的时间特别少,每天早出晚归。但是,明明这么累,你根本看不出来。”赵月本科同学马丽爽评价,赵月永远都是精气神满满的样子,像个小太阳,活力十足,还辐射正能量。“总之你觉得,她好像从来不会遇到困难。”马丽爽说。

当然,赵月一直都在碰到困难。只是和这些困难过招时,旁人并不容易看到。

2014年,赵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并以综合排名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在学业新阶段,赵月就遇上了大麻烦。研究生入学第一场专业英语摸底考试,就把一直都是学霸的赵月考懵了。本科时,赵月从来没有接触过专业英语。摸底考试,她考了不及格。

学语言这事情,确实也没有捷径可走。专业词汇量不足,看起英文文献,赵月也觉得头晕脑胀,而且效率极低——一篇文章要看好几天,时间都花在查单词上。没办法,那就只能更勤奋。疯狂背那些专业术语,逼着自己多看文献。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赵月终于能在不借助词典的情况下顺利啃下专业文献,而且愈发得心应手。

研一时,赵月整天整天地泡在实验室,用这种方式来补自己本科阶段留下的短板。只要没课,就一定能在实验室里找到赵月。她习惯了睁眼就去,到了晚上十一二点再回宿舍。有时天色晚了,实验又进行到了下一阶段,赵月就干脆不走,呆在实验楼里,通宵达旦地守着。整栋楼,到了凌晨,经常只剩下赵月和看门的保安。实验楼的走廊悠长,没有人走动,声控感应灯便也不再工作。从实验室里推开门,只能看到一团一团的黑暗聚集在走廊尽头。专心做实验时可能还没事,要是稍微放松了些,听到什么窸窣的声音,能让赵月提心吊胆半天。她最怕听到脚步声,也怕感应灯突然亮起。每次一害怕,赵月就慌里慌张关窗锁门,试图将自己和外面那个世界隔绝开来,获得一点安全感。

尽管害怕,实验还是要继续做;边做边调整,还要查数据、看文献,没有片刻打盹,忙忙碌碌,就到了晨光微曦。化学物质该反应的反应完了,实验结果记录好了,赵月才回到宿舍补觉。

对室友来说,赵月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几个姑娘难得和赵月碰面;大多数时候,她们只能在晚上睡觉之前,看见赵月带着满身疲惫回来。一个周末的下午,赵月生病,躺在宿舍休息。室友很是惊讶了一把,脱口就问:“你怎么在这?”

泡实验室的日子过久了,赵月得到江湖封号——拼命三娘。“确实很累,但也挺值。”赵月主要研究的是钌的金属配合物性能。简单来说,就是以钌为主体,尝试给它加点其他东西,看结合出来的化合物具有怎样的特性。

赵月的第一篇论文来得很快,进入实验室没多久,就出了成果。而那个时候,她才刚刚翻越专业英语那座大山。“第一次投论文,从收稿到发稿才半个月;返回来的修改意见只是让我改改语法;语法改了之后,第二天编辑部就发来邮件,说论文收了。”编辑部将邮件发给了赵月的导师,导师再将这个消息转告给了赵月。赵月露出笑容,回忆说,一整天的心情都跟中彩票一样,晚上翻来覆去,兴奋得睡不着。

在学术道路迈开第一步后,后面的路途也顺遂了起来。现在,赵月已经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她研一的综合成绩,位列专业第一。

B面:东北姑娘,良心老师

上个学期,赵月减少了泡在实验室的时间,因为她有了一份实习——在北京市二十五中当化学老师。工作和学业的双重压力,把赵月压得够呛。但是,这不是一份单纯为美化简历而做的实习。当老师,是赵月珍而重之的梦想。

赵月对这份实习倾注了十足了精力。她带高二两个班的化学课,加起来一周要上8节;不上课的时候,她还会去旁听课程组长的课,学习授课技巧;回到宿舍后,赵月还要观摩教学视频,打磨讲义,将课程内容在脑海中反复排演。

“她特能调动课堂氛围,性格特别活泼。”赵月代课班上的学生支羽白毫不掩饰对她的喜爱之情。一提起赵月,就拿出一大箩筐的赞扬。“上课认真,还细心,又负责任,又没有老师架子。我们都喜欢她,特别乐意上赵老师的课。”

赵月喜欢拿她的东北腔逗人。支羽白说,有时下午上化学课,大家昏昏欲睡,赵月就会使出东北腔,插科打诨一番。“我们都乐了,就精神了。”

光上好课还不够。赵月觉得,既然是老师,就要对班上每个同学负责。她拿出了死缠烂打的精神去给一名篮球生补课,在他篮球训练的间隙,主动跑到操场找他,给他分析知识点。大男孩刚开始觉得挺烦,后来被赵月磨得也乖乖学起了化学。赵月记得很清楚,这孩子学期开始时的化学成绩是37分,一个学期之后,高二会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他拿到了68分。

还有一女孩, 11月下旬才来学校上课,课程落了一大截。女孩的父母找上赵月,说女儿要出国,如果想申请到好大学,化学会考成绩得拿到A才行。赵月一看,女孩知识体系漏洞太多,哪哪都得补,就每天抽出90分钟时间,给女孩补习化学。

孩子们会考前两个月,赵月忙得要崩溃。每个工作日,她在不见天光的清晨就匆匆离校,坐上一个小时的车到二十五中,踏进校门就停不下来,把自己变成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赵月尽心尽力想做到最好。上课、补课,还要在中午挤出时间,给有疑问的学生答疑解惑。她坚持对两个班学生的化学作业逐册批改,因为觉得批改了之后,学生能对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点留下更深印象。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实验室化学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