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情感培养浅谈

2016-05-07 14:52张春玲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3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中考题目

张春玲

【摘 要】

众所周知,在中考语文中,作文占据了半壁江山。一篇优秀的学生作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仿佛在与之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言为心声”,真正能够打动人的文章必定是充盈而又饱满的情感的产物。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作文 教学 写作情感

每个人都拥有七情六欲,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情感最活跃、最丰盛的时期,作文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如果学生能够学会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融入到作文之中,可谓是一举两得。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忘记了写作的初衷,有的一味地模仿借鉴,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有的犹如复制粘贴一般千篇一律;有的则大搞形式主义,文风浮夸,总让人感觉缺了点什么。思来想去,学生们终究没有将真情实感注入到文章中去。那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

一、生活是最好的素材,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纵观学生的习作不难发现,学生的作文之所以情感缺失,是因为缺少了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和感悟,有的学生喜欢罗列历史事件、文人墨客,看似博闻强识,信手拈来,却依旧是在谈论间接获得的知识,少了一些真实度。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回归于生活,语文学科体现得则更为明显,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窗口的一株月季花、每天上学路上遇到的路人甲以及那个同桌的你,都可以化作作文素材。有人觉得初中生每天穿梭于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哪有时间去感悟生活,其实不然,生活就像夜空中的那一弯月亮,只要你愿意抬头望望它,你就会发现它总是在跟着你走,从未离开过。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新学期伊始,春暖花开,我组织学生到学校后面的花园进行了一次春游,带领学生们一起去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嗅一嗅花香,听一听鸟鸣,没有雾霾的侵袭,没有课堂的压抑,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嬉戏玩耍,时不时地传来阵阵银铃一般清脆的笑声,仿佛我的心也跟着年轻了起来。回到学校后,我布置学生将今天的所见所闻写成一篇作文,每个人都无比认真地完成了这篇习作,平日里的抓耳挠腮的样子不见了,因为有了感悟,每一篇习作都是情感的真实流露。为了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和积累的良好习惯,我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个“随笔本”,无论何时何地,产生了情感体验和奇思妙想都可以记录下来,我会定期检查并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奖励。长此以往坚持下来,还怕学生的习作缺失情感体验吗?

二、量身定做恰当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中考作文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以及材料作文,后两种为学生提供的空间较大,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但命题作文就不一样了,学生只能以此来作为作文的题目,并且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命题的题目让学生无从下手就比较麻烦了。初中生毕竟生活阅历、知识储备有限,如果命题题目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点,就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命题作文训练的初期,最好为学生挑选一些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能够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的题目来写,这样写起来洋洋洒洒,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后期循序渐进,提高难度也不迟。例如,2015年某省的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作文题目是《师师生生不了情》,学生经历了三年的初中时光,临近毕业,相信每个学生围绕这个话题都有着说不完的话,包括小学六年难忘的师生情也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考试失利后老师严厉的批评中更带着一丝特有的希冀、最后一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听写的是全班同学的名字、我和老师之间的秘密约定……因为每个学生都曾经历过,所以选择这个题目的学生的习作大部分都流露着真情实感。在进行习作训练时,将类似的题目交给学生,也会取得惊人的效果,相信提到师生情,学生的习作中再也不会出现亘古不变的“老师批改作业至凌晨”“老师送我去医院”等等桥段了,很多时候,古老的桥段之所以会被拿来当笑话,是因为学生只会照搬照抄,完全没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即使这件事真的发生过,也会让人觉得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一旦融入了真情实感,即使是典型事例,也可以触动人的心弦。

三、闻窗外事,读圣贤书——关注时事热点,增强情感体验

在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悟生活的同时,不忘将时事热点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我经常推荐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感动中国》《超级演说家》等电视节目,必要的话,还会截取精彩片段放到课堂上来播放。遇到一些敏感话题,诸如“扶不扶”的问题,会在班级里展开一场讨论,如果你遇到老人摔倒的话,你会怎么做?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进行“爱父母”一类的作文布置之前,我要求学生完成一项特殊的作业:帮父母做家务。或是为妈妈洗脚、为爸爸沏茶,或是为父母做一道菜,让学生去做父母曾经为自己做过的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习作就会感人得多。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存在于学校的同时,更存在于家庭和社会,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是我始终相信,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会走得更远。

总而言之,中考中的满分、高分作文往往是一些更能打动人的文章,抛开中考不谈,人人都是感性动物,所以才会被一篇文章感动得痛哭流涕、逗得哈哈大笑......想要让自己的文章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中考阅卷短、平、快的状况下于众多中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就要学会用心去感悟、去积累,继而去写作,敞开心扉,让自己的心灵去与读者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对话,做一个情感充盈而又饱满的人。

【参考文献】

【1】汤俊.初中作文情感荒漠化刍议【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2)

【2】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中考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初三
初三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