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016-05-07 10:30陈迪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3期
关键词:写作文日记课文

陈迪

【摘 要】

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教学流程中指导、批改、讲评的不得法,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慢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向课文中学习写作技法,积累课文的材料;课外写读书笔记,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按片段系统有序训练写作能力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作文 课文 指导 兴趣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为什么要练作文,对于这个问题,老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确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仅有思想认识显然是不行的,笔者认为主要靠训练得法。根据这一教学要求。结合本人的具体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一、得法于课文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有着生动恰当的表达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并借鉴,学会迁移创新,逐步将思想、情感、语言、表达方式等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在教学《我的老师》一文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我以同样的“我的老师” 为题插入了一个练笔的环节,将本来安排的其他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学生的情绪顿时高涨,有的学生回忆自己小学的恩师关心他的感人的事迹,有的学生则生动地描写现任教师课堂认真教学时的情景。我想再也没有比学生的兴趣更好的老师了。

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开始,否则只能是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主要是缺少材料,而课文中有很多材料可以运用,但实际教学中老师、学生都熟视无睹。从初中学得最多的还是记叙文,小学时学得则绝大部分是记叙文。初中时仍以记叙文为主,作文时如能用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作者写作构思的方法,学习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则可增强自己文章的感染力。如学习了《母亲》,我则让学生回忆自己父母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父母的双手,父母的头发,父母的皱纹等,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都能较好地有感情地描写自己的父母,同时也加深了对自己父母的理解,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决定更加努力学习,回报父母的爱!

二、得法于积累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周写一篇作文就能提高的,学生要想写出真正文质兼美,有血有肉的作文,还必须靠平时的丰富的积累。写作过程其实也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我很注重学生的积累,让学生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为了不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读书笔记我只让学生每天积累两个以上成语,两个以上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简单写几句读后感。这样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作文时语言不至于干干巴巴,学生写作文时多少能运用一些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另外我还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为真正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日记要求每天写一件事,写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学生就养成了平时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而且学生写的日记都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我的学生每学期都要写两三本日记,多得可以写到四本。因为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同,我日记的字数没有硬性要求,只要不少于200字即可。不少学生能写到五六百字,甚至一千字左右。阅读批改学生的日记,感觉比阅读批改学生的作文更有意思。当然学生的每篇日记我都认真阅读,认真批改,及时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经常在班级表扬日记写得好的同学。学生们学日记的情绪很高,因为日记都是记他们身边的事,所以学生写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没有任何顾虑,他们也不觉得每天写日记是一个负担。在长此以往的日记写作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

三、得法于指导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老师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题目向黑板上一写,自己一句也不说,直接让学生写。自己轻松自在,这样的老师来指导,学生会写成千篇一律。另一种老师在学生作文前做一些无意识的限制性引导,也是学生在写作文时自由发挥的束缚因数,比如着重讲解某种写作方法,着重介绍某篇范文,着重强调某类典型材料,这些其实都是在给学生的思维设置藩篱,是大量“葫芦文”“学舌文”产生的又一温床。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呢?

笔者一直主张教师指导与学生写作文不宜绑在一起,教师要在教室外与学生感悟生活,在讲台下与学生交流情感,在不写作文的时候与学生探讨写作艺术,这样不仅能够和谐师生关系,还能积累作文材料,培养写作兴趣,变“任务式”的让我写作文为倾吐式的我要写作文。

在学生有感情要表达,有话可说时,进行具体的指导可以迅速的提高作文水平。在具体的作文指导中,笔者经过实践发现,片段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片段训练可以按系统分步进行,如描写训练可以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在进行一次环境描写之后,我让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大作文中,结果很多学生能够恰当的运用。如一个学生在写感谢母亲的文章后,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像过去的作文一样无病呻吟地说“啊,我爱妈妈”,而是描写一段和前面文中相似的环境,天空的太阳温和地照着家乡的玉米地,碧绿的玉米叶子熠熠闪光……这样既渲染了氛围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又如在训练心理描写后,学生在作文中能很自然的说“我想”,好的学生能猜想其他人物的心理,这样的文章出来后感觉文章有血有肉,再也不是过去那种干巴巴的文章了。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钱威,徐越化.小学语文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写作文日记课文
写作文的烦恼
小丁写作文
端午节的来历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背课文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