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范读了吗

2016-05-07 10:30吴金华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3期
关键词:范读师范文本

吴金华

【摘 要】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最大程度地在课堂上“示范朗读”,才能迫使自己不断地去练习、探索,朗读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示范朗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课堂上只有教师“示范朗读”,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融洽师生关系。课堂上只有教师“示范朗读”,对文本进行成功的二度创作,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师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所以它对学生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教师 范读 兴趣 能力

一、教师示范朗读可以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曾听过一位老师上《老人与海鸥》,课上,老师让学生听了两遍课文的录音朗读。录音中的朗诵者,声音训练有素,清脆悦耳,张驰自然,但不知为什么,课堂效果并不好,大部分学生提不起兴趣,我也觉得课件播出的声音颇有些隔靴搔痒的味道。课后,我与这位教师进行交流,我建议她,如果能在课堂上亲自示范朗读读,效果可能会更好。她却面露难色,理由却是课文太长了,感觉嗓子吃不消,而且觉得自己读的肯定不如名家读的好,现在提倡的不是电化教学吗?这段音频是她花一个晚上的时间才从网上下载成功的,如果不用太可惜了!其实,许多教师不愿意在课堂上范读课文,一是怕浪费自己讲解课文内容的时间,更怕自己读不准,怕学生会笑话。其实这些想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范读是教师从课文中感受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理解作者的情思,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地、示范性地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方式。

教师要范读好,就必须在课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仔细认真朗读课文,准确把握朗读技巧,反复练习、推敲,这样长久的坚持,自己的朗读能力加强了,自己的教学语言也会随之规范了。教师范读不但能更好地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更是提高教师自身朗读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当然,我们也不能只要教师范读而否定多媒体朗读,走两个极端都不妥,应该以教师范读为主,多媒体朗读为辅。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情况将现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二、教师示范朗读是一种有效的指导朗读的方法

学校里闲聊时常会听到一些语文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不会读书、朗读能力差。然而,在我二十余年的教学经历中却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年级,不同班级,教师朗诵水平高的班级,他的学生的朗读能力往往会好些。这就说明学生读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范读实质上就是一种“身教”、一种“引领”,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有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学生朗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听一位老师执教《两只小狮子》,当她指导朗读时,总是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老师读。她给书中每一个角色的语言在声音上化了妆,读得深情并茂。老师在朗读的同时伴之以传神的面部表情,得体的肢体语言,把课文中几个角色的语言和神态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发现,学生看老师范读时,神情专注极了。他们的表情随着老师的表情变化而变化,眸子里闪着渴望学习的强烈愿望,教室里安静极了。看老师范读后,学生的朗读劲头十足,朗读也特别动情,特别有味,不仅语气、语调,就连老师的表情也“仿”到家了,一招一式,模仿得像模像样。可见,教师示范是多么重要!教师充满情感的朗读最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当学生在细心聆听时身临其境,陶醉其中,达到忘我境界。这样学生的内心世界容易和文本形成共鸣,产生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学生朗读的个性化就会异彩纷呈,许多意想不到的朗读效果便会呈现。

三、教师示范朗读可以拉近师生的情感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融合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教师读,学生听,情感在投入中交融起来,在会意中融洽。记得刚调沙县翠绿小学任教,接六年级,学生已是小大人了,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对于新来的老师似乎总是有些排斥。为此我很懊恼,我想人各有特长、特点,我应该用自己在朗读中的优势来征服他们。因为我了解到前任是一男教师,不擅长朗读,课堂上几乎是“静音模式”。上课时我总是捉住时机范读,或一段,或整篇,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学生会禁不住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有了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而然就形成,反过来,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又会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示范朗读是对文章的二度创作

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教师动情地朗读时,学生是最投入、最认真的,教室也是最安静的,哪怕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也用不着维持课堂纪律,此时绝不会有学生以捣乱来破坏教室的和谐氛围。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能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古人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识其真味。”教师示范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语音清晰,绘声绘色的范读,这样就沟通了文本与师生的感情,并产生共鸣,形成了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课堂上只有教师“示范朗读”,对文本进行成功的二度创作,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师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所以它对学生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范读师范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小书画廊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长沙第一师范附小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