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6-05-07 10:30陈书杰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

陈书杰

语文是一门最具审美性、人文性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活泼愉快地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站在引领的角度,积极诱发学生的课堂激情,并使之持续。优秀教师的课堂无不是生机盎然,意趣频出。这是一种教学激情,更是一种教学态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给他们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教师“举一反三”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其中教师运用技巧的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进入情境的方式和状态,渲染氛围、启人思维的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情境思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思想、观念、信仰一旦插上情境的翅膀,喻理和情境一旦合成美妙的气氛就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驱动力。”这句话道出了情境教学的本质内涵,思想、观念在情趣和理趣的有效融合中才能发挥出诱人的生命状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才会真正体现出意义。学生在有效的方法引导下,循情说理,必定会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面对各种问题慎重分析,严谨判断,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情感与价值观”的理念。心动则境生,境生则激活潜能,学生在把新旧知识融合生发,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学应该置于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中,因此,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体现了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对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投入。这个目标要落到实处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办法。教师要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并敢于创新、积极创新。语文教师的世界应该是丰富的,同时也要把学生引入这个丰富的世界,因此,教师要改革课堂,扫去枯燥低迷之风,注入新鲜空气,开启学生思维,引领他们探知语文世界的奥秘。无疑情境教学就是这股清风,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创新,精心打磨教学内容,每一个环节都从开启和引领入手,着力于学生情感思维的共性需求,情境的创设遵循学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自主体验、领悟和把握,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学生身临其境,才能有效吸收知识,从而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活跃思维,进而锤炼能力。

教师要积极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课本中选取的大量文学精品,其作者的生活背景、文化阅历、文学修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字去撷取精神营养,培养想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设置精致的导语,如诗词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等,让学生一开始就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比如音乐能给人很强、很直接的感染作用,在教授《春江花月夜》《再别康桥》《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的过程中,或插入古筝独奏等,或播放钢琴曲,营造出艺术的已经和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自觉沉浸于作品当中,带给他们美的享受,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创设画面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不自觉地带入情绪。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作品文字与图画之间的艺术共鸣点,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和欣赏文字意蕴。

语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美的过程,这种美需要教师剖析,更需要学生自我品味、推敲、琢磨。如果说课堂导入语是感情情境,启发学生将感情倾注于审美对象,那么教学过程则是探索美丽生成、美丽内涵和美的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宜开合有度,审慎而灵活,努力发掘作品本身具有的情感美和艺术美,通过典型情境转化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自然地进入到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思之中,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准确而机变的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才会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通过巧妙提问,创设悬念情境,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材紧紧扣住学生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追求目标,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达到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实现语文教学激情达理、默化品质的作用,培育出学生优雅的人文精神境界。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思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