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地理学考,我有四招

2016-05-07 10:30朱一鸣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3期
关键词:光照热量沙漠

朱一鸣

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推出,重点高校倾向于“三位一体”招生,因此学考成绩的等第引起了高中生的广泛关注。而地理学科知识多而杂,我们在复习时难免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但上手后不难发现,地理复习也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关键要“实”和“巧”,我靠的是以下四招。

一、记一记

高中地理学考一般安排在高二的第一个学段,对我来讲,只有两个半月的复习时间,且一周二节课。要想拿个好等第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夯实基础,多多记忆。那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时间来记忆呢?

1.课堂上,老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即在脑子里迅速回忆一遍。

2.吃饭排队、等人时,可利用零碎时间有意识地追忆知识要点。

3.寻找尽量多的最佳时间去积极识记,可以是空气清新的早晨,也可以是日落下的黄昏,找个宁静角落看看书,记忆效果特别好。

4.根据遗忘规律,每隔三、四天或一周、一月,再次翻看复习资料,强化巩固地理知识。才会达到记忆的理想效果,让自己受益多多。

二、辨一辨

在地理学习中,有一些相近而有所不同的地理知识极易混淆,这就要求我们辨一辩,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处和不同处,以便记忆。如光照与热量。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越充足。一般光照充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品质好,比如新疆瓜果甜、青藏高原青稞产量高。热量是指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气温高则热量充足,气温低则热量不足。它对农业的影响用无霜期和积温来衡量,直接影响农业的耕作制度(又称熟制,如一年三熟)。对青藏高原而言,农业生产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劣势条件是热量不足。又如,荒漠与沙漠。荒漠是指植被类型,也可指地貌类型。它包含了沙漠、石漠、红漠等地貌类型。“沙漠”只是一种地貌类型,它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在答题时我们要防止沙漠涵盖荒漠,也要注意区别植被类型与地貌类型。

三、画一画

前面提到的记忆、辨别是对知识的储存,而画思维导图是对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结构化、逻辑化、系统化。这更有利于知识的调用与提取,使我们的知识迁移与调动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例:“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的思维导图如下。

四、思一思

没有问题的复习是没有价值的复习,学考复习中我们要敢于暴露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复习。这也是地理学考复习的主要方法。为此,我们在练习、测试中如果扣分了,就要思一思,为何错?当初为何选这个?……

如果不知道——说明知识有缺陷。

如果说了就知道——说明联系能力差。

如果知道了但说不清楚——说明缺乏知识结构,或缺乏逻辑,或缺乏表达能力。

对照这三种情况来,我们的学考复习就能查漏补缺。知识有缺陷的,我们就多看书、多记忆;联系能力差的,我们就画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表达能力差的,我们就尽量把答案写出来,且与同学分析讨论,逐步完善。这样针对“靶子”有的放矢的复习,既节约了复习时间,又大大提高了效率。

以上内容是我备战地理学考的主要方法。回顾一年多的学习生活,我无非是在积累知识方面做了个有心人。“记、辨、画、思”,时时积累、时时借鉴,走自己特色的学习道路,求真务实,全力以赴。

(指导教师 黄存春)

猜你喜欢
光照热量沙漠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隐蔽的力量
走进沙漠
折叠积雪
吃菜不吃饭易得糖尿病
穿越沙漠
“只吃菜不吃饭”,糖尿病易“找上门”
烧饼比油条更少油吗?
当包装Logo被热量值取代,“吃货”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