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生活

2016-05-07 10:30叶海燕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3期
关键词:广播站小喇叭广播

叶海燕

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关心生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语言材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小学中年级语文 “换个角度看生活”口语交际的初探。

点击现状——引思考

1.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班级里的部分孩子喜欢宅在家里面,原因是多方面的,班级里独生子女多,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玩伴也比较少;双休日要学这个、学那个,孩子慧眼看世界成了奢望;出于安全考虑,孩子户外活动的空间与时间都大打折扣;电脑的普及,个别男孩子喜欢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久而久之,一些孩子不愿意外出,不愿意与人沟通,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成了孤独的“宅宝宝”。

2.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五彩斑斓的,如一条七色的彩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孩子放眼世界,所见纯真、美好。但是在我们的世界里,生活有时如方糖那样甜,有时像咖啡那样苦,又似姜那样辣。

如何让孩子用童眼正确认识这多姿多彩的世界,与世界对话呢?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寻寻觅觅,在语文微课中找到了方向——“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用“广播”打开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

实践探索——出真知

1.多个视野,小眼睛看新闻

(1)看中央台新闻

最初是由老师进行推荐,要求每个孩子保证一周三次(周五、六、日)(此举考虑部分孩子在托管,晚上回家赶不上看新闻)看中央一套7:00—7:30的新闻联播。再次提出要求,如果能带动家里人看更好。

(2)听“红蜻蜓.fm”广播

周三、五上午8:00—8:10 我会准时开启教室里的一体机,打开蜻蜓.fm界面,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我们班主要听《儿童有声》、《校园之声》等声道。虽然《儿童之声》的听众为3—7周岁的儿童,但是该台播出的内容我们班的同学却很喜欢,如同学们在这里听到了最美的故事、最经典的诗歌、最新奇的儿童剧……

《校园之声》则是专门为我们的学生量身制定的,你听:我们每个人都从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着一条河流逆勇而上。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一些美妙、绮丽而又略显天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河流边那些五光十色的鹅卵石。我们都曾陶醉于那些绚丽的颜色中。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目光由脚边的鹅卵石移向前方。《校园之声》里,学生们找到了自信、勇敢,扬起了前进的风帆,在这里学生们为自己鼓劲,开展自我批评,穿越障碍,寻求动力的源泉……

这两个清晨学生很快乐,男孩说这是“绿色的早晨”,女孩说粉色的一天又开始了。

(3)订阅报刊杂志

我们征订的报刊杂志有《中国少年报》《读者》。而《温州晚》《温州商报》等报纸则是学生从家里带过来的。下课了、午间静校时在教室里、走廊上、花坛边总能见到我们班孩子看杂志、阅报的身影。于是,这就成了我们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建立qq群、班级微信群

网络技术发达了,我们也与时俱进,但我也不敢在这里交流更多的信息,担心学生沉迷网络。在微信群里我每天会从茫茫网络信息中,截取一段最适合孩子阅读的新闻。主要有关于学习习惯的养成、阅读书目的推荐等信息。传递给孩子们的是一种正能量,带孩子们的是一缕春日里的暖阳

展望未来——受启迪

“与世界对话,铸就多元人才。”是“换个角度看世界——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欣喜与幸福。

1.视觉冲击,带来新视野

经过三个多学期的“换个角度看世界——小喇叭广播”站活动,我们许多的孩子知识不再贫乏,而是变得博学多识。一些孩子能及时发现并敏锐地从学习中、生活中捕捉到有意思、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孩子通过“童眼看世界,小嘴侃新闻”认识了世界原来不是单一的,外面的世界很大,也很精彩。他们了解了校园、家庭、社会的变化动态。孩子们会用真实、批判的目光注视着世界,有着与时俱进的视野。孩子们知道了世界其实并不太平,许多地方的孩子还正忍受着饥饿,忍受着流离失所的痛苦。于是,孩他们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放飞和平鸽,捎上我们的祝福。”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说:“还是中国好,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花儿真快乐。”孩子们是真正的现代人,有新思想,有新见解。

2.言语表达,文从字顺

“小喇叭广播站”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策略。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积累、感悟和语言文字,养成了爱听说读写思、多听说读写思、会听说读写思的良好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在“小喇叭广播站”言语实践中 ,孩子们留心周围事物,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小喇叭广播站”言语实践中,突出语言学习运用,习得语文基本方法,学生沉浸在文本语言中,徜徉在文本语言中,自觉地迁移运用。成就感使孩子们平添了习作的动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了!

“小喇叭广播站”给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带来了一些灵气,让孩子有了交际的欲望,让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更显深度,说起话来,如源头活水。“小喇叭广播站”给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带来了一些智慧,孩子们具备了构思习作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会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 有序。

3.人格健全,和谐幸福

本杰明.富兰克林受到了世世代代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们的敬仰。当他回顾他一生的经历时,把成就归功于他完善的人格。“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给孩子带来最生动的冲击就是人格的健全,生活变得和谐,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小喇叭广播站”里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他们能和别人,甚至是陌生都有话题可以聊。他们变得有礼貌、自信、勇敢,有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他们不仅学会怎样做事,更要的还学会了怎样做人。孩子们身上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会把对人类的痛苦和欢乐、呼声和需求、灾难和不幸视为自己的责任。

【结 语】

“童眼看世界,小嘴侃新闻”“换个角度看世界——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这里有最新的新闻资讯”……我将继续通过“小喇叭广播站”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开发了身边的潜在语文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童眼看世界,小嘴侃新闻”“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我们用快乐的心情来丰盈,用真挚的情来感动,用激情的力量来充实。换个角度看世界,我们愿意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刘静波,付彦军 :微课程设计与案例赏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孟建,祁林.广播电视新闻写作【M】.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大均.有效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

【4】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语文课程标准【P】,2011(9)

猜你喜欢
广播站小喇叭广播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奇幻的“科技之旅”
开学新花样
我是小保姆
牵牛花,小喇叭
好书伴我成长
争做守法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