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让我们离孩子更近

2016-05-07 10:30严姗姗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3期
关键词:案例动作儿童

严姗姗

我们10——15年组分层学习小组,主题为“观察幼儿游戏”,学习开始,我们对幼儿游戏的作用,种类进行了深入地了解,知道在幼儿游戏中,教师要学会认同,把握时机,适时介入,巧用方法,适度呼应,明确走进游戏才能走进幼儿。所以,我们就要学会观察。去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看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了解他们已经到达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实物;帮助他们提供活动、资源或者支持,促进幼儿发展。

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观察方法的学习,了解了多种游戏观察方法,(自由描述、时间抽样、追踪描述、图示样表等等)并初步尝试用叙事描述的观察法进行观察记录,交流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运用“做中学”的方式对叙事描述的观察法在幼儿游戏中进行进一步深入地探究。

一、在经历了一轮的叙事描述后,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

无事可叙,一个好的叙事研究案例应是一个真实生动的故事,理应主题鲜明、事件典型、情节曲折、悬念迭出、令人深省:而老师们总觉得自己遇到的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平凡小事,淡而无味,没有典型性。

二、究竟什么叫叙事描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重新来认识和鉴定一下叙事描述的意义。从字面上来理解,叙事描述是一种具体的交代,与文学创造中表现手法叙事描述的质朴简洁相近,所以我们又把叙事描述艺术化为白描。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叙事描述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采用现在时态将儿童正在做的事情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到底怎样在幼儿的游戏中进行叙事描述

(一)通过一段视频,让老师们畅所欲言,根据上面对叙事描述的定义和标准,运用叙事描述的方法记录孩子在建构游戏中表现,帮助老师提炼叙事表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播放视频,视频内容是两个大班的男孩子在用积木建构常州中华恐龙园的水上游乐园——鲁布拉湾。教师边看视频,边运用叙事描述进行记录。然后老师们将刚才看视频运用叙事描写的记录进行交流。每当有老师进行交流后,作为主持人的我就提问,“这位老师是运用的叙事描述吗?她看到了孩子的什么?”有的老师可能是注意到孩子语言、动作、表情,有的老师则是看到了孩子在游戏中运用的时间,有的老师甚至是多了对孩子的精细动作等等,大家的观察点都不同,是各个方面着眼的。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发现到叙事描述时,可从孩子不同的观察点入手,除了以上老师们关注到的,还可以是面部表情、使用材料的情况、与他人的互动、身体活动、语言(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注意广度、动作、情绪、时间、空间。

(二)出示一个叙事描述的观察记录,让老师们看一看,这个叙事描述的观察记录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通过之前我们这一系列的游戏观察的教研活动、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叙事描述标准首先是客观的,然后是具体,并且要使用直接引语和情态词,老师们发现在这个案例中,不能有观察者主观的评价方面,而且观察描述还可以再细致一点。

(三)通过一段视频(叙事描述指向动作)。视频内容是中班孩子在进行体育游戏,大型木头玩具——攀爬、平衡等动作发展。请教师用叙事描述的方式及时讲述儿童的动作行为。

其实在这个视频中个,不难发现,着重点就是对幼儿动作行为的描述,所以老师们很有针对性地描述了视频中男孩的攀爬的动作,走索桥平衡能力的表现及动作的细节。那么我们还可以注意整个场景的完整描述,动作出现的次序,动作的重复性、持续性、变化性。这会让我们的叙事描述记录成为一个会说话的案例,更能够通过这些细致的描述,折射出孩子们更多的信号(包裹心理的变化,情绪等)

(四)出示一个叙事描述案例(叙事描述指向语言),中班的孩子在进行社会游戏“圣诞节”。老师们找到入手点,进行叙事描述的记录并交流,讨论,总结发现在记录孩子语言时,尽量用孩子原话,用引号,也要关心孩子的动作神态,持久度,语气,音量。

(五)出示一个叙事描述案例,请老师找出次观察记录是着重哪方面的描述。

前面我们对孩子的建构区游戏、图书区游戏、体育游戏、社会角色游戏都进行了叙事描述的记录,那么这第五个案例,并非是游戏中的案例,而是幼儿的生活环节。我们学习叙事描述,其实不仅仅要运用在幼儿的游戏中,而是从幼儿的游戏入手,逐渐用叙事描述的观察方法深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来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问题、需要、想法、态度和愿望。而在这个案例中,主要是通过描述贝贝上厕所这一生活环节中的表情和行为,来表现她的情绪情感,包裹耐心、控制力、沮丧、满足的体现。

四、总结:观察、记录之叙事描述应该是一种有目的和侧重的观察,而不是盲目的观察

儿童需要成人关注他们的成就,并提供环境支持他们进一步的反应,要做好这一点,途径就是观察儿童的进步,评估了解他们的各方面需要。我们用最直观的观察方法叙事描述来观察儿童,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看看目的和目标,通读记下的观察内容,确认在结论部分做了恰当地概括。再看看所观察的年龄段群体的正常发展阶段水平,将之与观察发现相比较。评价要客观,不要对儿童做绝对性的评价和假设,观察发现要尽量保持。最后应该对今后要进一步的观察或者活动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在我们以后的主题学习中,我们将会继续前行。将叙事描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也尝试用其他观察方法进行对幼儿游戏的追踪,并进一步探讨关于观察后的结论、评价、建议。

猜你喜欢
案例动作儿童
下一个动作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留守儿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六一儿童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