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反垄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5-07 18:53金明
商场现代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汽车行业反垄断现状

摘 要:通过对汽车行业反垄断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出我国汽车行业反垄断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两大主要对策,一是加强政策保障,二是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汽车行业的变革。其目标是使我国汽车市场更加公开、透明,更加成熟,更具活力。

关键词:汽车行业;反垄断;现状;问题;对策

一、汽车行业反垄断的背景

我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包括国民经济在内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汽车逐步、快速地走入千家万户,自2009年以来我国连续蝉联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的“宝座”,汽车产业依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并涉及到数以亿计的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历史的原因,外国大型汽车生产制造集团长期占据着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乘用车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技术、价格等方面实现垄断性经营,造成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缓慢,价格畸高,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行业的反垄断应运而生,目的旨在打破汽车整车销售垄断以及价格和售后市场现有的模式,只有打破汽车业垄断的行规,才能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汽车生产厂商和消费者共同享受反垄断的积极成果。汽车行业的反垄断,从经济学上分析,可以帮助建立一个更为高效的中国国内竞争市场,在相对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少数汽车生产厂商更难把控市场上消费者的整体需求,极易引起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刺激消费者消费汽车并且能有更多“余钱”进行其他领域消费。与此同时,因为竞争的加剧,倒逼汽车生产厂商进行技术变革,提高生产率,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更低价位的汽车商品。

二、汽车行业反垄断的现状

2014年,日本12家零部件企业因反垄断行为被国家发改委罚款12亿元。随后,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东风日产等众多汽车生产企业也因整车价格垄断被罚20.47亿元。国家对汽车行业反垄断执行力度逐渐加强,但直到2016年1月《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初稿仍在征求意见中,尚未正式发布,可见汽车行业反垄断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棘手的过程。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总局《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于2014年10月1日起得以废除,这标志着汽车行业反垄断步伐的提速。从政府政策层面上,平行进口汽车也逐渐放开,汽车整车销售领域的反垄断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由于汽车行业的反垄断涉及到众多厂商,其间各方利益的纠葛与再平衡使得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过程异常复杂,特别表现在汽车售后领域仍然存在极高的“零整比”,汽车维修技术的垄断依然没有进展。

三、汽车行业反垄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汽车行业反垄断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而是充满矛盾与困惑,其主要表现在以下问题尤为突出。

1.认识层面。汽车行业的反垄断涉及面广,各相关利益方特别是之前享有相对垄断地位的汽车生产制造商和一级总代理经销商大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对破除垄断壁垒的积极性并不高。汽车消费者也不清晰认识到反垄断的进程,也不知道汽车反垄断最终的效果,汽车消费仍然处于“刚需”阶段,对经销商造成的倒逼压力并不足够大。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作为反垄断的龙头,经过近三年来的汽车业反垄断执法和宣传教育,整车经销中的垄断行为得到较为有效地矫正。但汽车售后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依然较为明显,且表现形式多样,这一领域必将是下一步执法的重点。

此外,全国缺乏针对如此巨大的一个行业管理的法律,通常由多个部门出台的“规定”代替法律,使得效率极低。长期以来,我国车辆管理体制也分散到多达十个部门。仅在准入及生产管理方面,实施《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许可由工信部主管,而强制性认证(3C认证)由质检总局与国家认证委负责,环保型式核准又由环保部负责,而营运车辆油耗管理又归交通部管理。

2.技术特点层面。整个汽车行业的产业链由于非常长,从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到整车制造企业,再到一般由整车企业控制的汽车销售公司,到特约经销商(4S)店,最终到消费者。从技术特点来讲,整个汽车行业又可分为整车和售后两大市场。就整车而言,以长安汽车、吉利、长城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势头非常良好,平行进口汽车得到政策的许可,新能源汽车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鼓励支持,整车电商平台层出不穷,整车市场的反垄断已然进入了“深水区”。目前的汽车售后市场反垄断由于其自身特点表现出步履缓慢。《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在国内市场运行长达10年之久,而这一时期恰好是国内汽车市场爆炸性增长的10年,国内消费者已形成了对4S店模式经销商的过度依赖,而经销商充分利用手中的汽车配件供应资源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对消费者进行过度诱导性维护保养和维修,汽车售后市场的反垄断必然还有一个相对“顽固”的过程。

四、汽车行业反垄断的对策

1.政策保障。汽车行业是我国工业中支柱性产业,涉及面广,目前多个部门的多头管理需要得到及时、有效地调整。可以学习国外由国家层面统一对《道路车辆法》进行立法,清除汽车在生产、制造、销售和运维管理的各种政策障碍,这一路径符合“依法治国”的理念,才能满足新常态新形势下各相关方的基本利益诉求。

在一部覆盖汽车整个行业的《道路车辆法》未立法、实施之前,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商务部等政府部门要切实保持汽车反垄断的高压态势,尽快落实《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等内容,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不给既得利益者留下任何幻想,促使汽车行业营销模式发生变革,破除垄断壁垒,保障汽车市场的良性运转。同时,在法律法规层面与时俱进,完善相关措施,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特别要限制汽车生产厂商的过度维修宣传和维修技术资料的垄断,在汽车售后领域的反垄断进行纵深推进。

2.鼓励和支持汽车行业的变革。在美国,有一个组织叫NAPA(全国汽车配件联盟),其实就是一个特许连锁方式组建起来的美国最大的汽车维修美容连锁经营机构,其零部件的供应远远超过了单一品牌的限制,其价格也非常公开和透明。消费者除了在NAPA类似的机构购买汽车配件和服务,也可以在沃尔玛超市这样的地方买到通用的汽车配件。我国汽车市场需要的不一定是NAPA,但一定包含汽车配件的公开透明的价格,可以便捷查询到的维修技术参数。在保障汽车配件质量的前提下,削弱整车厂对零配件的管控,消除整车厂对消费者的“误导”。比如,机油作为汽车保养维护的基础性材料,其替代品也非常广泛,整车厂应提供其具体车型发动机所需机油的类型、规格和参数,而不能误导消费者固定使用某个品牌的机油。最终,汽车行业的变革是市场的变革,一大批基于公平交易的透明消费的汽车配件供应商和维修服务商崛起,将有效阻击整车厂商在垄断时期形成的绝对话语权,从而促进整个汽车行业的深度变革和良性发展。

五、结论

汽车行业的反垄断最终要由反垄断的效果来进行评价,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整车的价格有没有和国际接轨,不断被媒体曝光的高“零整比”有没有下降,汽车消费者的权益有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最终看国内汽车市场是不是在健康的发展直至理性消费,透明消费。由于汽车行业的超长产业链,整个反垄断的持续推进需要政府、汽车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期待我国汽车行业进入更加成熟,更具活力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罗文,让·梯若尔.反垄断理论对我国反垄断的启示[J].时代报告,2016(2):85.

[2]朱向雷,赵帅,张鲁.大数据驱动下的汽车产业链数据整合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6(1):4-11.

[3]金晓彤,王天新,杨潇.大数据时代的联动数据库营销模式构建——基于“一汽-大众”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6):122-134.

作者简介:金明(1981- ),男,四川蓬安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汽车服务工程

猜你喜欢
汽车行业反垄断现状
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 反垄断“大年”新动作
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制造工艺研究浅析
汽车行业供应链审计探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中国汽车年度盛典隆重开幕
评博弈论在反垄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