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求下的高校教学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6-05-08 18:40王鑫茹姜鹤
关键词:改进措施

王鑫茹 姜鹤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力资源专业在高校中的热门程度也逐渐升高,但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却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对企业需求与实际教学的调查,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高校教学和缩小人力资源专业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差异的措施,以促进人力资源专业更好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关键词:高校教学问题;人力资源专业;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12-2

0 引言

“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学科,一方面开办该专业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多,自从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首次开办人力资源专业,截至2015年我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达到420所左右(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对人力专业的人才有需求,但要招到合适的人才却很难。

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教学问题,因此研究和分析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问题,并寻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对高校人力资源专业长足发展是必要的。

1 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差异

企业活动的主体是人,对于人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为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毕业生不断扩大的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校培养出来的部分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在企业的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对于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的专业性的教学,培养出来具有高素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使企业有关人才选用、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的活动更为科学,给企业带来更为长远的发展。由此看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从企业实际需求来讲,高校对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培养的结果不太尽如人意。每年会有很多人力资源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但企业要招聘到符合企业需求的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却较为困难。很多企业把人力资源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认为具有必要的人力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才是胜任工作的基础。然而,能够达到企业要求的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却很少。

高校对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培养与企业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不论是在需求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高校在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引起的。其一,對于培养方案的制定存在问题,高校的教学定位不是很准确,与企业所需人才脱节。其二,高校的教学不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式千篇一律,很难教给学生实用的东西,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很难发挥作用。其三,高校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的毕业生能力较弱,理论知识不牢固,操作能力更是缺乏,与企业基本要求有较大差异。

2 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的问题

2.1 教学教材及内容与企业实际不符

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本是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学到的知识,与教材内容有极为紧密的联系。教材内容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中大多是依据西方的著作来教授,西方的背景与思维方式与我国的现实是有出入的。第二,高校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很久以前西方或是中国众人研究的成果。第三,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新兴事物不断出现,高校的教学内容跟上新变化的步伐较为缓慢,与企业的要求相脱节。

2.2 教学方式及方法与时代步伐不匹配

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将会带来非常迥异的结果。高校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即使再合理再前沿的教学内容都不会收到满意的结果。其一,高校的教学方式传统,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很少互动,学生接受的知识很少。其二,高校的教学方式单一,在课堂上老师讲授枯燥的理论,缺乏户外实践性的体验,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三,高校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仪器,但由于技术缺乏或理念的禁锢,大多数的设备仅是摆设很少发挥作用。

2.3 教学实践及实验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不只是培养理论研究者,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企业提供实用人才。然而在高校的教学中对于实践环节极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很少。二是实验教学软件使用次数少,且更新换代慢。三是教学实验的资金投入少,实验设备的投入与相关实践企业沟通的投入都很少。四是,实践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3 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改进的措施

3.1 从高校角度分析

3.1.1 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理念对事物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要想更好地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①转变高校教学的目标理念,明确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应用人才,教与学生实际有用的东西;②更新教学内容的理念,抛弃过时的理念与内容,不断发掘与创新,跟上前沿的事物;③转变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引导解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④转变教学方式,不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参与教与学中,情景模拟等等;⑤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重视实践偏重实践进行实践。教学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转变教学理念是高校人力资源教学不断改进的基础。

3.1.2 改变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人力资源专业的人才会有更高的要求,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学内容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依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有本专业中前沿性的研究,及时了解时代发展下人力资源的新动向与大的趋势。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好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知识,同时需要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实际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操作技能,如让学生动手设计岗位评价,书写职位说明书等。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中得到锻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重视实践,一要树立实践锻炼能力的理念,加大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的投入。包括实验室的设备、软件、师资等方面的投入与完善。如引进ERP沙盘模拟,办公软件操作的课程教学,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二是在课程安排中提高实践培训的课时比重,增加实践课程。提高对于高校的人力资源实验室的运用程度。在课程设计上利用学过的知识组织学生模拟,如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情景模拟教学。三是增加社会实践机会。一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或其他团体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要踊跃参与社会实践,抓住每次实践的机会。

3.2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高校教学改进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一要转变灌输式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多交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会,或去其他高校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二要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使用电脑等先進教学设备的能力,参与技能训练课程等。三要进行创新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模式,营造利于学生进步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环境。

3.3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学生作为高校教学的主体,对于高校教学问题的改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要明确学习是自己的天职,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学好课上讲授的理论,多阅读相关材料,开拓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会学以致用,抓住实习的机会,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实际操作。再则,及时掌握企业要求的变化,有针对性从高校教学中获得有益的知识与能力。

4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企业需要高素质高才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但高校所培养的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处于尴尬的状态,研究能力与操作能力都不足,造成高需求量高毕业率低就业率的局面。为了改变此种相悖的局面,改善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学,各高校都应该找出教学问题的所在,找出改进的措施,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刘岩.浅谈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模式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3).

[2] 丁功慈,李素麦.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8).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
某电子企业电源转换器质量改善研究
浅谈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分析
翻斗量油分离器防淹措施初探
论如何有效实施医院内控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